很久没有在这里留下我的脚印👣了,说明是好事情,一般写笔记可能是自己的心情不太好,比较惆怅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写日记时间是在浦发那一段,郁郁寡欢工作不得志,现在的阶段比那时候好点,毕竟换一份工作,换了环境心情舒畅不少。
现状
-
回首已经从浦发离职3年了,老东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不做太多的阐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少了很多闯进,技术上也不过多追求上进,也可能是环境的原因,即使在厉害,当前环境下也未必找到合适的工作和涨薪,所以也就不再追求上进。
-
其次自己新身份(当爸爸)的定位,已经基本适应了,自己足足花了3年的时间才适应这个称呼,从生活习惯上、心理上适应,其中那过度的三年时间,自己还是有些颓废。
目前的现有工作有三、
- 学习英语,这个是占用自己时间最多的,毕竟自己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为自己定了2-3年的学习计划,依旧在坚持,也作为以后择业或者维持生活的一项技能做准备,但是学习的前提是得有一份工作保持自己继续学习。尽量在工作能保持住的前提下,维持学习现状。可以设想下:如果工作没了,活着都困难了,哪还有学习的动力。
- 视频剪辑,自己购置了拍摄视频的装备,但是剪辑视频也是比较耗时,在这三个方面,自己只能择优,目前视频断更有半年了,因为学习英语的缘故,时间都是抽出来了,我还是得要定制详细的计划,保证视频的持续输出,不然设备真的是摆设了。
- 技术方面,发现没有我居然把吃饭的家伙排到了第三位,说明有多不重视,不重视的后果就是可能不会长久保证自己的这份工作,其实也是想开了的,就算持续性学习也未必能保持住,毕竟这个行业比较吃年龄,自己已经到了红线,早晚的事情,不如多一份热爱留给自己的未来。
仰望
-
这个年龄阶段,特别是在中国生活需要认真考虑下自己的后续的规划,我一直半开玩笑的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回家养猪、养鸡等,过着自己平时无话的日子,其实要想过着这种日子还是有一定的前提的,比如说不为资金发愁等。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幸福是在建立在资金的基础上,还有比较担心的是:孩子是否能接受农村的生活,毕竟一直在城市里长大,接触的书屋不太一样,比如说每周带她游泳、出去旅游、游乐场等等。 所以我向往的日子孩子未必向往。
-
设想下, 自己如何才能保证所有不变的前提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 老家得有自己的窝,在当前房产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老家人越来越少,所以不用发愁,随时回去随时购买即可
- 回去靠什么维持生活?这个肯定要扪心自问。干点啥?但是又要干啥的?唯一让我可以联想到的就是继承老婆家的养鸡事业和餐馆事业,所以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当然自己不能空手而归,需要自己带着一定的积蓄回去,那么需要多少才够自己的生活?我个人认为需要100万。但是目前自己在上海购置了房产,属于负债,以目前的价格卖出170万-95万=75万,也是远远不够的,自己购买的总价200万,亏了这么多,肯定不舍的卖,其次房产也是依托品,毕竟孩子老婆都在住是刚需产品,那这样算下来也不符合自己的希望预期,如果房子是增值品,这种顾虑就不会有了,目前恰恰相反,但是大家都预测未来房价还会降,那么其他这么多人为什么没有抛售? 可能跟我一样吧,要自己住着。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自己失业了, 是不是就会变卖房产,然后选择回老家生活, 所谓国家倡导的返乡建设。这时候自己在变卖资产的时候 又能留给自己多少的空隙资金差额,这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一种等自己房贷还清了,留着一套房子在上海作为日后养老生活,那么还是一样自己回老家一分钱没有,那么回老家的收入高低才是决定自己是否能够回去的唯一标准,起码回去的时候不能有任何负债。
规划
- 如何坚持自己的三个规划是现阶段的重点,如何做到合理利用时间保证三个同时的输出,现阶段是只能保证一个的输出,肯定是自己方式方法出了问题。
无法保证三项同时输出的原因分析
希望每天保证每项能有一小时的时间安排,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3小时其他安排 = 11小时,加上3小时通勤时间,一天的时间安排也是蛮多的。从时间上计算确实无法保证这样的安排,但是如果穿插开,每天保证两项,然后穿插着来还是可以完成的。
并且返现自己学习英语时间占比较重,虽然后面可能会靠这个维持生计,但是这中是长久计划,还是需要尽力分撒些,不然会拖累其他方面的项目。
生活规律
- 路途中:发现自己生活规律是早8点出发,晚8点到家,中途路上将近三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以灵活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刷英语句、或者语法等,作为英语的输出时间。
- 工作中:可以抽出一小时时间进行英语上、或者技术上的学习,可以规定时间段“每天进行时间排版”几点到几点学习等。
- home:尽量保证俩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居家更适合视频剪辑工作一小时,另一小时保证学习英语或者技能,这样安排会充足些,
特列
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这么循规蹈矩,比如说我每周有会有一天居家办公,这种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