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Ksmart液冷技术如何实现PUE<1.2的绿色数据中心

15 阅读3分钟

传统数据中心因依赖风冷技术,能源使用效率(PUE)普遍在1.5以上,导致大量电力被用于散热而非计算本身。面对“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RAKsmart凭借其创新的液冷技术,成功将数据中心的PUE降至1.2以下,为行业树立了绿色标杆。

202505151.jpg

数据中心能耗困境与液冷技术的崛起

  数据中心的能耗主要由IT设备、制冷系统和供电损耗构成。风冷技术通过空气循环散热,但存在两大瓶颈:一是空气比热容低,需消耗大量电能驱动风扇;二是难以应对高密度服务器集群的热量堆积。据统计,全球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已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3%,其中40%以上用于散热。

  液冷技术通过液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热源,其导热效率是空气的1000-3000倍,成为突破能耗瓶颈的关键。RAKsmart将浸没式液冷与冷板式液冷技术融合,打造出新一代智能散热系统,从根本上重构数据中心的热管理逻辑。RAKsmart的液冷方案已在美国硅谷、新加坡等20余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

  RAKsmart液冷技术的核心创新

  浸没式液冷:重塑服务器散热架构

  RAKsmart采用单相浸没式液冷方案,将服务器完全浸入绝缘、无腐蚀性的氟化液(如3M Novec)中。液体通过直接接触CPU、GPU等高发热元件,迅速吸收热量,并通过外循环系统将热能导出。相比传统风冷,该技术降低散热能耗达90%,同时允许服务器在更高功率密度下运行(可达50kW/机柜)。

  冷板式液冷:精准控温的模块化方案

  针对部分无法全浸没的场景,RAKsmart研发了微通道冷板技术。通过贴合在芯片表面的定制化冷板,冷却液以层流状态带走热量,温差控制在±0.5℃以内。结合AI驱动的流量调节算法,系统可实时匹配算力负载,实现“按需冷却”。

  余热回收与能源循环系统

  RAKsmart独创的热能回收管道,可将60℃的冷却液余热转化为办公供暖、热水供应甚至吸附式制冷能源,使数据中心从“能源黑洞”转变为区域综合能源站。

  PUE<1.2背后的系统工程

  实现超低PUE不仅依赖散热技术创新,更需全局优化:

  供电架构革新:采用高压直流(HVDC)供电与锂电储能系统,将电能转换损耗从传统UPS的10%降至3%。

  AI能效管理平台:通过数万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负载数据,动态调整制冷功率。在低负载时段,系统可自动切换至“节能模式”,PUE最低可达1.08。

  气候适应性设计:在寒冷地区部署自然冷源利用系统,全年90%时间无需机械制冷,直接通过外部空气冷却循环液。

  综上所述,RAKsmart的液冷技术不仅是散热方式的革新,更标志着数据中心从“能耗大户”向“绿色引擎”的范式转变。欢迎访问RAKsmart网站,获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