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储能系统行业:锂离子电池是最大的细分市场

7 阅读5分钟

本报告基于QYResearch的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全球家用储能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特别聚焦于中国家用储能系统企业在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加码背景下的应对策略与全球化布局。报告从定义、供应链结构、上下游关系、主要生产商企业简介、政策环境、市场分析、发展趋势及行业前景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剖析,旨在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决策参考。

 

行业概述

1.1 定义与背景

家用储能系统是指通过储能技术将生产电力储存起来,供家庭在用电高峰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平衡电网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供应链结构

家用储能系统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如锂离子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制造商、系统集成商、销售渠道及终端用户。制造商处于核心地位,负责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并通过系统集成商销售给终端用户。

1.3 上下游关系

上游: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电子元器件制造商等。这些原材料和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家用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游:主要包括家庭用户、能源服务公司、电网运营商等。随着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家用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市场现状与规模

2.1 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QYResearch调研,2024年全球家用储能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了87.38亿美元,预计2031年市场规模将为728.7亿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3.7%。这一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重视,以及家用储能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

2.2 地区市场分析

欧洲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家用储能系统市场,市场份额约为60%。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大,家庭用户对储能系统的接受度高。

北美市场:市场份额约为23%,美国和加拿大是主要市场。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北美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亚太市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市场份额约为7%(此处原文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因亚太市场潜力巨大,实际份额应更高)。随着亚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家用储能系统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

其他市场:如中东及非洲、拉美等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家用储能系统市场也将逐步扩大。

主要生产商企业分析

3.1 核心厂商

全球家用储能系统的核心厂商包括Tesla、BYD、LG、Sonnen、E3/DC、SENEC、AlphaESS、VARTA、RCT Power和Solarwatt等。这些厂商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份额,显示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3.2 厂商简介

Tesla: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和家用储能系统制造商,其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在全球享有盛誉。

BYD:中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制造商,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家用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

LG:韩国知名电子企业,其家用储能系统产品以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称。

Sonnen:德国知名家用储能系统制造商,专注于智能能源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

发展趋势

5.1 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家用储能系统的性能将不断提升,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市场整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整合将成为趋势。大型厂商将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应用拓展:随着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家用储能系统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如与太阳能光伏系统结合、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等。

结论与建议

本报告对全球家用储能系统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行业前景。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挑战,中国家用储能系统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加速重构全球供应链布局,并通过市场多元化、技术突围与合规升级寻求战略破局。未来几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家用储能系统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专业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把握投资机会。同时,建议中国企业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家用储能系统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5年全球及中国家用储能系统企业出海开展业务规划及策略研究报告》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家用储能系统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