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火墙配置(以 Windows 防火墙为例)
-
打开防火墙设置
- 在 Windows 系统中,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找到 “Windows 防火墙” 选项。
- 在许多企业网络环境中,也可能使用第三方防火墙软件,如天融信、深信服等防火墙设备的管理界面,登录到其管理控制台,找到访问控制或安全策略相关的设置部分。
-
创建入站规则(针对外部访问)
- 在 Windows 防火墙中,选择 “高级设置”。
- 点击 “入站规则”,然后在右侧操作栏中选择 “新建规则”。
- 规则类型选择 “自定义”,点击 “下一步”。
- 在 “自定义规则” 中, “程序” 选项可以选择特定的程序(如果是针对某个应用程序的访问限制,如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等),或者保持默认(针对所有程序进行 IP 限制)。
- 在 “协议和端口” 部分,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协议(如 TCP 或 UDP)和端口(例如,如果是 Web 服务器,可能是 80 或 443 端口)。
- 在 “范围” 选项中, “远程 IP 地址” 处选择 “这些 IP 地址”,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允许访问的 IP 地址或地址范围。例如,输入 “192.168.1.100 - 192.168.1.200” 表示允许这个 IP 段内的设备访问,或者单独输入 “10.0.0.1” 表示只允许这个特定 IP 访问。
- 接下来,在 “操作” 处选择 “允许连接”,这样只有白名单中的 IP 地址才能连接。
- 最后,为这条规则命名,如 “允许特定 IP 访问 Web 服务器”,并点击 “完成”。
-
创建出站规则(可选)
- 对于出站规则,如果需要限制某些内部 IP 访问外部特定 IP 地址,操作类似。进入 “出站规则” 选项,创建新规则。
- 同样在 “范围” 中指定本地 IP 地址(内部设备的 IP)和目标 IP 地址(外部要限制访问的 IP),然后设置允许或阻止等操作。
二、路由器配置(以常见的家用路由器为例)
-
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 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管理 IP 地址(通常默认如 192.168.0.1 或 192.168.1.1),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
找到访问控制或安全选项
-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路由器界面有所不同,一般在 “安全设置”“访问控制” 或 “防火墙” 等类似选项中查找 IP 白名单功能。
-
设置 IP 白名单
- 在相应的访问控制设置页面,找到 “白名单” 部分。
- 可以添加允许访问外网的设备 IP 地址。例如,在一些路由器中,可以选择手动输入设备的 IP 地址,或者从已连接设备列表中选择设备并将其 IP 添加到白名单。
- 设置完成后,保存设置并重启路由器(部分路由器可能需要重启才能使设置生效),这样只有在白名单中的设备才能访问外网,而其他设备会被限制访问。
三、服务器软件配置(以 Apache Web 服务器为例)
-
编辑配置文件
- 在 Linux 系统中,Apache 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httpd/conf/” 或 “/etc/apache2/” 目录下,文件名为 “httpd - conf” 或 “apache2.conf” 等。
- 使用文本编辑器(如 vi 或 nano)打开配置文件。
-
设置访问控制
- 在虚拟主机(VirtualHost)或服务器级别的配置部分,添加如下内容来设置 IP 白名单:
perl
<Directory "/var/www/html"> Require ip 192.168.1.100 10.0.0.1 </Directory>
- 这里 “Require ip” 后面跟着允许访问的 IP 地址,多个 IP 地址用空格隔开。 “/var/www/html” 是网站文件所在的目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 保存配置文件并重启 Apache 服务。在 CentOS 系统中可以使用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httpd”,在 Ubuntu 系统中可以使用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这样只有在白名单中的 IP 地址可以访问该 Web 服务器上的网站内容。
四、注意事项
-
定期更新白名单
- 随着网络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要及时更新 IP 白名单。例如,当有新的合法设备需要访问,或者发现某些 IP 地址存在安全风险时,要及时添加或删除相应的 IP 地址。
-
测试配置
- 在完成 IP 白名单设置后,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可以从允许的 IP 地址和未允许的 IP 地址分别尝试访问受保护的资源,确保配置正确。
-
记录和监控
- 要记录 IP 白名单的设置情况,并且监控访问日志。这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可能的异常访问尝试,如有人使用未授权的 IP 地址试图访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