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中最受关注和最具竞争力的学科之一。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还是网络安全、软件工程等领域,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都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了解和分析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全球排名,对于学生、学者以及教育政策制定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权威排名标准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个权威机构发布大学计算机学科的排名,其中以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ARWU)最具影响力。
1. 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简介
《QS世界大学排名》(英语: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为英国一家私人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所发表的年度大学排行榜。QS公司最初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合作,两者于2004-2009年期间联合发表《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2010年后,QS公司以固有的方式继续公布自家的排行榜,泰晤士则采用新的方法,并自行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目前,QS公司与爱思唯尔合作发布排名,榜单涵盖世界综合与学科,另有亚洲、新兴欧洲与中亚地区、拉丁美洲、阿拉伯地区、金砖五国共五个持不同准则的地区排名。
该排名是全球最受关注和引用最多的大学排名之一,旨在为学生提供选择大学的信息,并帮助雇主识别顶尖人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Events & Careers Advice | Top Universities www.topuniversities.com/
排名指标
QS排名考量的主要指标及其权重如下:
- 学术声誉(Academic Reputation):基于全球学者的问卷调查,询问他们认为在其领域内哪些大学是最好的。
- 雇主声誉(Employer Reputation):基于全球雇主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更倾向于从哪些大学毕业的学生中招聘。
- 教师学生比例(Faculty/Student Ratio):衡量教学资源的充足程度。
- 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Citations per Faculty):评估学校的科研影响力。
- 国际教师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考察学校吸引国际教职员工的能力。
- 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考察学校吸引国际学生的能力。
自2024年起,QS世界大学排名新增了以下三个指标:
- 国际研究网络(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
-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这些新的指标反映了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能力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简介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又译THE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该排名每年更新一次,以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为全世界最好的1000余所大学(涉及近90个国家和地区)排列名次。为保证排名的公正和透明,由普华永道(PwC)进行独立审计。
Times Higher Education home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排名标准
THE排名的计算方法包括:
- 教学环境:评估教学资源、师生比例等。
- 研究环境:衡量研究质量和影响力。
- 论文引用数:反映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 国际展望: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情况。
- 行业收入:衡量大学与行业的合作程度。
3.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ARWU)
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于2003年首次发布的全球大学排名系统。自2009年起,该排名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并保留所有权利。
除了整体的大学排名之外,软科还发布了学科排名,即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 简称GRAS)。这一排名系统专注于评价全球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表现,并为学生、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评价方法的客观、透明和稳定著称,全部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数、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被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每年排名的全球大学超过2500所,发布最为领先的前1000所大学(查看排名方法)。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导和大量引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大学以ARWU为标准,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英国、法国、日本、荷兰、俄罗斯等国在人才引进政策中以ARWU排名作为标准,曼彻斯特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将提升ARWU排名定为学校战略规划的明确目标。软科每年定期发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等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许多国外高校在录取中国学生时公开将“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作为判断申请者背景的参考标准。
排名标准
ARWU排名主要依据以下指标:
- 论文发表数量:衡量研究产出。
- 论文被引用次数:反映研究影响力。
- 国际合作情况:评估国际合作的程度。
- 学术奖项: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等的获得情况。
例如: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如下为2024年,工学各学科排名,人类天顶星技术
4. CSRankings
简介
CSRankings(csrankings.org/)是一个专注于计算机科学学科细分领域学术研究实力的排名系统,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的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Emery Berger 于 2016 年创立并维护。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客观的学术发表数据,为全球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院校、研究机构及学者提供更精准的科研实力评估,尤其适合学术导向的学生(如计划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研究者参考。
CSRankings 的独特之处在于:完全基于学者在计算机科学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量化排名,排除了声誉调查、主观评价等人为因素,强调 “用数据说话”。这种纯粹的学术导向,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认可度极高的计算机学科细分领域排名工具。
排名标准
1. 数据来源:DBLP 学术数据库
CSRankings 的数据完全依赖于DBLP(Data Base for Logic Programming) —— 一个覆盖计算机科学领域核心期刊和会议的权威学术数据库。DBLP 收录了从 1936 年至今的大量高质量文献,涵盖约 1300 个期刊和会议,其中 CSRankings 重点关注的是计算机科学最顶尖的约 200 个会议和期刊(根据不同子领域划分)。例如:
- 人工智能(AI) :包括 NeurIPS、ICML、CVPR、ACL 等顶会;
- 系统与网络(Systems & Networks) :包括 OSDI、SOSP、SIGCOMM、TOCS 等顶会 / 期刊;
- 理论计算机科学(Theory) :包括 FOCS、STOC、ICALP 等顶会;
- 计算机科学基础(Foundations) :包括 PLDI、POPL、SIGMOD 等顶会。
这些会议和期刊被公认为各子领域的 “黄金标准”,论文发表难度极高,因此其数量能直接反映机构在对应领域的科研活跃度和影响力。
2. 排名方法:论文数量的量化统计
CSRankings 的核心指标是机构成员(包括 faculty、research staff、PhD 学生等)在指定会议和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具体规则如下:
-
作者贡献权重:默认情况下,每篇论文的所有作者(包括共同作者)均获得同等权重。例如,一篇有 3 位作者的论文,每位作者所在机构各计 0.333 分。
-
时间范围:通常统计最近 5 年(含当年)的论文发表情况(具体以 DBLP 收录时间为准),确保排名反映机构的最新科研实力。
-
细分维度:提供三种排名视角:
- 总排名(Overall) :涵盖所有子领域的综合论文数量;
- 子领域排名(Subfields) :按人工智能、系统、理论、跨学科等 12 个细分领域单独排名;
- 地区排名(Regions) :分为全球、美国、欧洲、亚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方便区域性对比。
3. 排名对象:机构与学者双重维度
CSRankings 不仅对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排名,还提供学者个人排名(如 “Top Authors”),可按子领域查询全球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者。这对于学生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核心特点
-
客观性与透明性
- 所有数据直接来源于 DBLP,排名算法公开可查,避免了主观评价带来的偏差。例如,QS 排名中 “学术声誉” 占比 40%,依赖问卷调查,而 CSRankings 完全基于可验证的量化数据。
- 对论文作者的定义严格:仅统计机构当前成员(current members)的成果,已离职的学者论文不计入现机构,确保排名反映机构当下的科研实力。
-
细分领域深度聚焦
- 传统综合排名往往给出一个笼统的 “计算机科学” 名次,但 CSRankings 将学科细分为 12 个子领域(如 AI 又细分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并单独排名。例如,某院校可能在 “系统” 领域排名全球前 10,但在 “人工智能” 领域仅列 50 名开外,这种细分信息对学术规划至关重要。
-
动态更新与实时性
- 排名随 DBLP 数据实时更新(通常每周更新一次),而非年度固定发布,确保用户能跟踪机构最新的科研产出。例如,某实验室在某一年集中发表多篇顶会论文,其排名会迅速提升。
-
跨地区可比性
- 覆盖全球 6000 + 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和企业实验室(如微软研究院、谷歌 DeepMind)。例如,企业实验室可通过 CSRankings 展示其研发实力,学生也可关注企业合作紧密的院校(如卡内基梅隆大学与 Google 的长期合作)。
CSRankings vs. 传统综合排名:差异与适用场景
维度 | CSRankings | QS / 泰晤士高等教育 / US News 计算机排名 |
---|---|---|
评价核心 | 学术发表(论文数量,侧重科研产出) | 综合指标(声誉、教学、科研、国际化等) |
数据来源 | DBLP 顶会 / 期刊论文数(客观量化) | 问卷调查、引用率、师生比等(部分主观) |
细分能力 | 支持 12 个子领域单独排名 | 仅提供 “计算机科学” 大类排名,细分不足 |
适用人群 | 学术研究者、博士生、追求顶尖科研资源的学生 | 本科申请者、注重综合声誉或就业资源的学生 |
典型案例 | 卡内基梅隆大学系统领域全球第一(论文数碾压) | 斯坦福大学综合排名高(声誉 + 科研均衡) |
结论: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例如,本科阶段学生可参考 QS 排名中的 “就业声誉”,而博士申请者则更应关注 CSRankings 的子领域排名,选择在目标研究方向上产出活跃的机构。
二、计算机学科排名
计算机科学科排名涵盖以下学科:软件开发与工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数据科学与分析;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与网络;理论计算。
2.1 QS世界大学排名—2024
2024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的排行中,第一名麻省理工学院,得分 94.8。紧随其后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得分均为 93.2,并列第二。
后续排名如下图所示,分别是:牛津大学、UC 伯克利、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并列第十一,得分均为 86.5。
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样上榜,排名第 15。
前一百名内,后续还有上海交通大学(27 名)、浙江大学(29 名)、复旦大学(40 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 69 名)、哈尔滨工业大学(91 名),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并列 99 名)。
2.2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2025
根据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计算机科学排名,全世界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的1122所学校榜上有名。
在计算机科学科学的世界前200名大学中,有55所大学来自美国,16所来自英国;德国有17所,澳大利亚有12所,韩国有8所。
计算机科学排名中评估了以下学科的卓越表现:
- 软件开发和工程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 数据科学和分析
- 信息系统
- 网络安全和网络
- 理论计算
2.3 软科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24
2.4 CSRankings—2025
全领域全球Top50院校
全球总排名
美国计算机强校依旧稳坐王座
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强校表现依然强劲。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毫无悬念地蝉联全球第1,继续稳坐“计算机王者”宝座。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曾连续多年稳坐全球第2,虽然今年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并列第6,却依旧牢牢占据前十位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老牌名校,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科研实力,依然是全球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
中国高校集体爆发,AI领域表现亮眼
2025年是中国高校在计算机科学排名中大放异彩的一年!
中国高校首次集体进入世界计算机科学排名的第一梯队: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2,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并列第3,北京大学排在第5。
在人工智能这个热门子领域,中国高校更是表现强劲,包揽了全球前4,还在全球前10名中占据了6个席位,成为人工智能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
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高校势头强劲
除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高校表现也非常强劲。
香港科技大学在整体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新加坡国立大学整体排名也是全球第8,在人工智能子领域排名第7。
南洋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排名中更是跻身全球第5,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科研中坚力量。
人工智能领域全球Top20院校
在AI板块,主要有5个细分领域:1.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2.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3.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4.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5.网页信息检索(The Web & information retrieval)。
中国顶尖学府在 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非凡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与 清华大学携手登顶,北京大学与 浙江大学分别位列第3、第4, 成功包揽全球高校前四强。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第5的成绩领跑海外高校,其后依次是 韩国科学技术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作为前十名中唯一的西方院校排在 第10。
计算机系统领域Top20院校
在2025年度计算机系统研究领域全球排名中,清华大学以压倒性优势问鼎全球第1,上海交通大学以亮眼表现占据TOP2位置。
值得关注的是, 卡内基梅隆大学、北京大学与 浙江大学三所顶尖学府并列排在 第3, 展现了全球计算机系统领域"中美双强"的竞争态势。
传统工科强校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稳居 第6。
而 佐治亚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普渡大学及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四所名校则并列排在 第7, 共同构成了全球计算机系统研究的“精英方阵”。
计算机理论领域全球Top20院校
在2025年 计算机理论研究全球榜单中, 美国持续领跑,Top10中占据7席, 彰显其在基础理论研究的传统优势。
卡内基梅隆大学与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以同等研究贡献值并列 榜首。
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及 波兰华沙大学紧随其后,并列排在 全球第3。
美国西海岸高校表现亮眼:
佐治亚理工学院与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并列 第7。
康奈尔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及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则并列第9。
交叉学科领域全球Top20院校
美国CMU卫冕冠军,其机器人学、人机交互研究持续领跑全球。香港科技大学在金融科技方向崭露头角,与普渡大学、UIUC并列第14名。
三、结束语
计算机学科排名作为评估高校科研实力与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为学子与研究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择校指南。无论是强调顶会论文的CSRankings,还是兼顾学术声誉与就业导向的QS排名,抑或聚焦“立德树人”的国内学科评估,不同的标准映射出学科发展的多元生态。然而,排名并非万能钥匙——其背后隐藏的学科特色、地域资源与个人适配性更需审慎考量。
下期预告:我们将深度解析全球计算机领域的“双塔”——卡内基梅隆大学与清华大学。前者以“系统与理论双冠”蝉联CSRankings榜首,课程设计贯穿产学研闭环;后者则在AI与高性能计算领域领跑,以“姚班”“智班”等顶尖班级重塑人才培养范式。关注公众号【技海拾贝】,获取两校课程设置、科研合作与就业资源的一手解析,为你在计算机领域的学习和探索提供更详细、更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