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减震器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30.9亿美元

0 阅读6分钟

2024-2030全球与中国减震器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篇幅】:119

【报告图表数】:112

【报告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报告出版机构】:(QYReserach)

报告摘要

2023年全球减震器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30.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6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6%(2024-2030)。根据QYResearch调研统计,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 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30年将达到 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

汽车中的阻尼器和减震器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类部件,都是用来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震动,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这两个术语在日常交流中经常被互换使用,但严格来说,“减震器”是更通俗的说法,而“阻尼器”则更加倾向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表述。减震器(或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通过小孔的阻力或油液在活塞缸内的往复运动产生热量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将车辆悬挂系统吸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掉。这样一来,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轮胎和悬挂系统的震动不会直接传递到车身上,乘客感受到的震动就会大大减轻。

减轻汽车自重、降低能量消耗率以及改善车辆的 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是汽车行业始终追求的目标。目前,汽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多以车身结构为主,而零部件的总质量约占整车整备质量的3/4,具有很大的轻量化潜力。例如,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成形性好、耐腐蚀等特点,故而适用于摆臂、副车架和减振器支座等悬架零部件。而商用车悬架弹簧原材料一般采用优质合金钢,钢板弹簧悬架总成占商用车总体质量的5%-9%,在轻量化方面潜力巨大,未来可向空气悬架方向发展。未来,汽车悬架系统零部件的轻量化研究将会得到进一步重视,轻量化材料亦将在悬架零部件中大量应用,悬架零部件企业须加大研发力度,攻克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和先进制造工艺等技术难题。

车辆悬架系统智能化主要涉及电子控制减震器。悬架的电控技术使得被动悬架向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方向发展。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减振器阻尼或者其他部件的特性,使汽车的悬架特性与行驶的道路状况相适应,是平顺性和操纵性两个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的一种新型悬架结构型式,其工作原理为传感器对悬架振动信号、车辆行驶状态、路面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计的控制策略,将控制信号返回给执行器,从而实时调节悬架系统的阻尼性质和弹性系数。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控单元模块功能的不断丰富,传感器和控制器成本的不断降低及精度的不断提高,为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是自独立悬架面世以来汽车悬架行业的重大突破。目前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在欧美国家的商用车以及豪华轿车上开始应用。但从国内来看,由于电子控制悬架与传统被动悬架系统相比,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和能耗大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推广应用。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悬架会成为汽车悬架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减震器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9至2023年,预测数据为2024至2030年。

主要厂商包括:

Tenneco

ZF

KYB Corporation

Hitachi Astemo

HL Mando

Bilstein

Marelli

京西重工

富奥

南阳淅减

KONI

宁江山川

正裕工业

戈尔德

KW

Gabriel

成都九鼎科技

万向钱潮

SNT Motiv

Tein inc

BC Racing

森森集团

路得坦摩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传统式

电控式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汽车原厂

售后市场

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地区

北美

欧洲

中国

日本

本文正文共10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报告统计范围、产品细分及主要的下游市场,行业背景、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等

第2章:全球总体规模(产能、产量、销量、需求量、销售收入等数据,2019-2030年)

第3章:全球范围内减震器主要厂商竞争分析,主要包括减震器产能、销量、收入、市场份额、价格、产地及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4章:全球减震器主要地区分析,包括销量、销售收入等

第5章:全球减震器主要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减震器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减震器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减震器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产业链、上下游分析、销售渠道分析等

第9章:行业动态、增长驱动因素、发展机遇、有利因素、不利及阻碍因素、行业政策等

第10章:报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