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与行业需求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核心载体,面临人流密集、场景复杂、应急响应要求高等挑战。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存在设备兼容性差、数据孤岛严重、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SkeyeVSS国标视频云平台基于GB/T 28181-2022标准设计,通过端-边-云一体化架构,为轨道交通提供高可靠、智能化、全链条的视频融合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安全运营、高效调度与降本增效。
二、核心功能与技术架构
-
多协议接入与全域视频汇聚
平台支持GB/T 28181、RTSP/RTMP、ONVIF等协议,兼容海康、大华等主流设备厂商,实现轨道交通站点、隧道、车辆段等场景的视频资源统一接入与管理。通过低延迟传输(≤500ms)和4K/8K超高清视频流实时分发,满足车站人流监控、列车运行状态监测等需求。 -
AI智能分析与主动预警
- 安全监测:集成AI算法仓,支持区域入侵检测(如轨道禁区闯入)、人群聚集预警、遗留物识别、异常行为分析(如可疑人员徘徊)等功能,实时推送告警至指挥中心。(@ref)。
- 设备健康管理:通过边缘计算节点预处理视频流,结合智能诊断工具,实时监测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状态,降低运维成本。
-
云边协同与弹性扩展
- 边缘计算:在车站部署边缘计算网关,实现视频流本地化分析(如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减少中心云带宽压力。
- 微服务架构:支持动态扩展计算节点,单集群可接入10万+设备,适配轨道交通线路扩建需求。
-
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 GIS地图融合:将视频监控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应急事件快速定位(如轨道故障点、车站拥堵区域)。
- 多终端操作:支持PC端、移动端、电子大屏多屏联动,提供分屏监控、录像回放、云台控制等功能,便于调度人员实时决策。
-
数据共享与平台级联
通过GB/T 28181协议实现省、市、站三级平台级联,打破数据孤岛,支持交管部门与公安、消防等系统联动,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
三、典型应用场景
-
车站综合安防
- 实时监控站厅、站台、出入口人流密度,结合AI算法预警踩踏风险。
-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追踪重点人员,联动安检系统提升反恐能力。
-
列车运行监测
- 分析轨道应力状态(通过DIC技术辅助监测轨道变形),预防设备故障。
- 车厢内视频智能分析,检测乘客异常行为(如突发疾病、物品遗留)。
-
应急指挥调度
- 突发事件(如火灾、设备故障)发生时,平台自动调取多路视频,生成处置预案并推送至移动终端,支持语音对讲远程指挥。
-
智慧运维管理
- 云端存储7×24小时录像,支持按时间轴快速检索取证。
- 设备故障自动生成工单,结合可视化数据看板优化资源分配。
四、技术优势与效益
- 降本增效:通过复用既有设备、减少重复建设,降低硬件投入30%以上;AI自动化巡检替代人工巡查,节约人力成本。
- 高可靠性:采用分布式存储与NVR冗余备份,系统可用性≥99.99%,保障极端环境下数据安全。
- 开放生态:提供标准化API/SDK,无缝对接信号系统、票务系统等第三方平台,支持定制化开发。
五、部署方案
- 混合云架构:核心数据(如安防录像)本地化存储,非敏感业务(如客流统计)云端处理,平衡安全性与成本。
- 快速响应:支持SaaS模式快速开通,或私有化部署满足轨交集团数据隔离需求。
六、总结
SkeyeVSS通过标准化协议兼容、智能化分析能力与弹性云架构,为轨道交通构建了“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全闭环管理体系。其技术方案已在机场、高铁站等场景落地验证,未来可进一步扩展至无人驾驶轨道车辆监控等新兴领域,推动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