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鸿蒙生态应用再次接受“大佬”的背书。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四张谢存在会上表示,将推动更多应用程序上架鸿蒙应用商店,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无独有偶,在早一些时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会长张连起在3月份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栏目时强调,“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成熟的鸿蒙生态”。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原生鸿蒙系统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加速构建鸿蒙生态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鸿蒙应用生态市场的流量,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似乎是企业获取增量业务的潜在推广平台。
谁来为纯血鸿蒙的APP开发买单?
“纯血鸿蒙”的Harmony OS NEXT基于鸿蒙微内核系统框架开发,不再像安卓和iOS等系统一样依赖Linux或Unix内核,不再兼容安卓开发的APP应用,仅支持鸿蒙内核与鸿蒙原生应用,只能安装HAP后缀的安装包。需要专门针对该系统开发鸿蒙原生应用,是独立于安卓和iOS的手机操作系统。
换句话说,大量APP将上架鸿蒙 百万APP面临重新开发。
企业APP要上架原生鸿蒙,需要招聘+重写APP?
我们可以看到鸿蒙官方的开发者文档上,有很详细的开发教程及文档,其中划重点的是,其技术语言为ArkTS语言(直接区别于IOS和Andriod的开发语言)。
这个办法是最完美的开发方式,但也是最慢的开发方式。如果按照鸿蒙原生开发的“套路”去一步步开发鸿蒙版App,就好比中国人学外语一般,开发者还得从0开始学习新的技术语言(ArkTS语言),可能时间窗口就错过了...
混合App开发思路是更快速的上架应对方式
混合app开发框架是指能够同时支持原生开发和Web开发的框架,它可以将原生应用和Web应用的优势结合起来,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开发体验。
混合app开发框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PhoneGap(现为Cordova)框架的发布标志着混合app开发的开始。PhoneGap允许开发者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来开发跨平台的移动应用,并通过插件来访问原生设备功能。随后,混合app开发框架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流行的框架,如Ionic、React Native、Xamarin等。2016年至今,混合app开发框架趋于成熟,并开始向更细分的方向发展。
有了混合开发框架和技术实践下,让”一端开发,多端部署“的概念执行成为可能。
混合app开发框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技术原理:
- WebView:使用WebView控件将Web页面嵌入到原生应用中,从而实现跨平台开发。
- JavaScript桥:提供JavaScript与原生代码之间的通信桥梁,使得Web代码可以访问原生设备功能。
特性包括以下四点:
- 跨平台开发:使用一套代码可以开发Android、iOS等多个平台的应用。
- 快速开发:提供丰富的UI组件和API,可以快速构建应用原型。
- 性能优化: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应用性能。
- 原生功能支持:可以访问原生设备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小程序技术或者HTML5技术天然的跨端,以及受益于微信小程序生态近几年来的蓬勃发展,小程序应用场景复用且通过“小程序转换工具”(小程序容器技术,如FinClip;或跨端框架,如Flutter、Weex等),将已有微信小程序一键转换成App,并进行用户活跃和留存,加上社交平台应用作为引流,企业可谓低成本(只需有小程序)的将业务覆盖用户整个生命周期,具了解,凡是小程序容器技术,都有将自己SDK适配鸿蒙操作系统的计划(或者说已经适配了)。
更智能化的APP:AI框架+小组件
既然都在开发行业混,最近AI能力及应用是越来越火了,笔者从事前端开发多年,最近也在研究AI能力是否可以让前端开发更具备效率性。于是调研了多个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发现好几个工具平台都不错,例如FinClip 的IDE工具,接入了大模型,通过几行简短的自然语言就可以帮助我们生成小程序前端的UI界面,真是大大的提升了开发效率,有时候1天一个小程序的雏形就能完全搭建好了。
更值得兴奋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AI调用能力,加上小程序的小组件功能,前端「乐高化」开发真的可以实现,以实现更复杂、更智能的用户交互和内容展示,提升用户体验 。
似乎全球都在入局AI,不进步就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