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双雄合体!Deep Seek + Kimi一键生成高质量PPT,科研人告别熬夜改稿!

45 阅读4分钟

凌晨1点,博士生小林盯着电脑屏幕,第6次删掉了课题汇报PPT的“技术路线图”——导师的批注刺眼地挂在邮件里:“逻辑混乱,设计像高中生作业”。而隔壁实验室的师兄却早已提交了国自然答辩PPT,封面上赫然写着“AI辅助生成”的水印。

这不是个例。《Nature》最新调查显示,92%的科研人员每月至少花费20小时制作PPT,其中67%因“排版灾难”在学术汇报中吃过亏。2024年,一场由Deep Seek(深度求索)与Kimi双AI驱动的科研PPT革命,正在改写学术人的宿命:中科院某团队用双AI系统1天完成15份基金答辩PPT,中标率提升40%;《Cell》封面文章首次接受AI生成的技术路线图,审稿人称赞“视觉呈现堪比设计工作室”。

今天,我们以“基于纳米载药系统的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的PPT文献汇报为主题深入拆解这套科研利器,让你告别无效内卷,把时间还给真正的科学探索!

一、选择文献主题与范围

首先,明确你要梳理的具体文献。比如,你的导师让你研究关于“基于纳米载药系统的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的发展现状和现阶段的相关技术,那么围绕这一主题,划定具体研究领域(靶向递送、响应释放、多药协同等)。在进行文献筛选时,优先选择近5年发表于高影响力期刊(如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的原创性研究,重点关注载体设计、机制验证、临床转化潜力三大维度。运用一些数据库检索技巧,在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ci Finder等平台,使用组合关键词(如"DNA nanocarrier AND drug delivery"、"tumor microenvironment-responsive AND chemotherapy")提高检索精度,利用布尔运算符(AND/OR/NOT)​过滤无关文献。

二、借助Deep Seek /ChatGPT 提取关键信息

将收集到的文献内容输入Deep Seek或ChatGPT。以Deep Seek为例,我们将筛选的文献PDF导入文本框,它会依据文献内容进行分析,条理清晰地输出关键信息。完成上传后,你可以提出具体要求,输入Prompt“解析以上文献,分析归纳这几篇文献关于"纳米载药系统、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的内容”。 1-0.png

1-1.png

1-2.png

1-3.png

1-4.png

如果你想对某一方面(如DOX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导入相应文献,进行下一步分析,输入Prompt:“分别阐述DOX的递送机制,并对其创新点进行总结”。可以看到,Deep Seek不仅会分文档进行机制阐述和创新点概括,还会对三篇文档进行综合描述和整理。 2-0.png

2-1.png

2-2.png

2-3.png

2-4.png 三、联合 Kimi 自动化生成 PPT

打开Kimi网页版,你也可以点击此链接kimi.moonshot.cn/kimiplus-sq…,找到“Kimi+”图标,选择“PPT助手”模块。

将Deep Seek输出的分析文本导入对话框,触发智能分段功能:Kimi会自动识别核心论点,生成章节标题(如"靶向策略"→"适配体介导的主动靶向");将长段落拆解为多级项目符号,突出数据(如"载药量提升2.3倍")与一些结论性的语句。

3-0.png

3-1.png

最后,点击“一键生成PPT”。Kimi根据关键词(如"纳米医学"、"肿瘤治疗")推荐学术风模板库,进行模块化布局(左图右文/上下分栏,适配机制示意图与数据表格);添加可视化元素,如自动调用内置Science图标库(如纳米颗粒、细胞膜结构);支持一键配色优化,根据学校/会议主题色(如深蓝+科技蓝)自动调整色系。选择合适的PPT模板并生成,这样一个精美的PPT就做好啦!(后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节的调整和完善。如字体、颜色、形状等,让视觉更美观、信息更清晰哦~) 4-1.png

4-2.png

当AI工具链深度融入科研流程,我们终于能跳出机械劳动,将精力聚焦于真正的科学创新。Deep Seek的精准解析能力+Kimi的智能设计思维,不仅是效率革命,更是科研范式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