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等级
能力等级0级∶不完整级
不完整的过程是没有得到执行或部分得到执行的过程。过程域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目标没有得到满足,并且该等级下通用目标也不具备,这是因为没有理由对一个部分执行的过程进行制度化。
能力等级1级∶已执行级
能力等级1级的过程被描述为已执行的过程。已执行的过程是完成所需工作而产生工作产品的过程;过程域的特定目标得到满足。尽管能力等级1级会取得重要改进,但如果未得到制度化,那些改进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丢失。利用制度化(CMMI能力等级 2 级与3级的通用实践)有助于确保改进得以保持。
能力等级2级∶ 已管理级
能力等级 2 级的过程被描述为已管理的过程。已管理的过程是一种已执行的过程,这种过程按照方针得到计划和执行;雇用有技能的人,具备充分的资源以产生受控的输出;使相关干系人参与其中;得到监督、控制与评审;并且对其过程描述的遵守程度得到评价。 能力等级2 级所体现的过程规范有助于确保现有实践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得以保留。
能力等级3 级∶ 已定义级
能力等级3级的过程被描述为已定义的过程。已定义的过程是一种已管理的过程,这种过程按照组织的裁剪指南,从组织的标准过程集中裁剪得到;它具有受维护的过程描述;并且将过程相关经验贡献给组织级过程资产。
五个成熟度级别定名为1级至5级,每一级是一个层次,作为继续进行的过程改进的基础。
● 1.初始级。
● 2.已管理级。
● 3.已定义级。
● 4. 已量化管理级。
● 5.持续优化级
成熟度级别
成熟度级别1级∶ 初始级
过程通常是随意且混乱的。组织往往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来支持过程。
成熟度级别2级∶已管理级
项目确保其过程按照方针得到计划与执行∶ 项目雇用有技能的人,具备充分的资源以产生受控的输出;使相关干系人参与其中;得到监督、控制 与评审;并且对其过程描述的遵守程度得到评价。
成熟度级别3级∶已定义级
过程得到清晰的说明与理解,并以标准、规程、工具与方法的形式进行描述。
成熟度级别 4 级∶ 已量化管理级
组织与项目建立了质量与过程性能的量化目标并将其用作管理项目的准则。量化目标基于客户、最终用户、组织、过程实施人员的需要。 质量与过程性能以统计术语的形式得到理解,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期内得到管理。
成熟度级别5级∶ 优化级
组织基于对其业务目标与绩效需要的量化理解,不断改进其过程。组织使用量化的方法来理解过程中固有的偏差与过程结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