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颠覆者,甘为连接器,在技术叠层中培育智能新物种

13 阅读3分钟

二、工具集定位:技术军火商的生存哲学

  1. 武器库构建方法论

旧刀新磨:将D2R映射工具改造成“业务语义转换器”

拾荒者智慧:Apache Atlas元数据管理+自研图谱引擎=轻量级知识中枢

接口即武器:提供SQL到NLQ的双向翻译网关,而非重建整个数据平台

  1. 价值创造的精准卡位

图片11.png

  1. 有界与无界的辩证法

能力边界:不做全栈解决方案,专注“最后一公里”工具链

生态无界:开源工具、商业软件、自研模块皆可即插即用

价值信条:让20%的核心工具撬动80%的场景适配性


三、生态协作:技术乐高时代的生存法则

某零售集团实战样本

  1. 需求迷宫:要同时改造ERP系统、构建用户画像平台、落地智能补货预测

  2. 分工方程式:

  • 合作伙伴:负责业务流程重塑与系统集成

  • 飞速灵燕平台:提供“智能决策关节”工具包

图片12.png

▸ 库存规则校验器(Python+OpenAPI)

▸ 需求预测沙箱(Prophet+微调GPT)

▸ 跨系统数据路由器(Spark+Flink混合引擎)

  1. 共生成果:6个月上线复合型智能系统,历史数据利用率从35%提升至82%

四、实施哲学:技术农民的种田智慧

• 分层播种

  1. 基础设施层:用开源工具嫁接企业现有IT系统

  2. 智能增强层:注入轻量化AI模块实现关键突破

  3. 持续进化层:建立技术组件的动态淘汰机制

• 精耕细作指南

  • 每个工具模块不超过3000行核心代码

  • 接口设计遵循“三小时对接”原则

  • 留足技术债偿还通道,不做过度封装


五、致技术决策者的合作启示录

• 融合型团队的构建法则

  1. 70%传统IT工程师+20%数据工程师+10%AI专家

  2. 建立“技术翻译官”角色,沟通业务与算法语言

  3. 采用“探月计划”工作法:用小步快跑验证技术组合

• 避坑三诫

  1. 警惕“大模型原教旨主义”——先用规则引擎解决确定性问题

  2. 拒绝“数据湖幻觉”——没有元数据治理的数据聚合都是伪命题

  3. 破除“工具洁癖”——能解决问题的代码就是好代码


结语:在技术爆炸时代做清醒的连接者

飞速创软灵燕智能体平台不做颠覆式创新的孤胆英雄,而是成为技术生态的“路由器”——用开放的工具接口连接传统IT与前沿AI,用模块化设计粘合确定性规则与概率性推理,用务实主义精神在技术叠层中开辟企业智能化的第三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