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最火的技术一定是AI,国内AI最火的一定是DeepSeek。
年后至今,DeepSeek的热度持续高涨,虽说经常会出现“服务不可用”的状况,但是并不妨碍大家对这个产品的推崇。
关于DeepSeek的介绍文章,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很多。
我也相信大家基本上都使用过DeepSeek,至少体验了它的对话功能。
网络上,众多关于DeepSeek的使用教程,遍布各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的去看过,但是我相信大家一定有所了解。
你会发现,这些教程,大多在讲述如何在其他产品中使用DeepSeek的能力,并没有什么文章是真正在详细的告诉我们如何更好的使用DeepSeek的。
今天,我来整理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DeepSeek简单使用场景
DeepSeek 是一个强大的语言模型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使用方式。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用户,对DeepSeek,应用的都是最基本的使用场景。
注册与登录
访问 DeepSeek 平台,首先要打开 DeepSeek 官方网站(官网地址: chat.deepseek.com),找到注册或登录入口。
选择验证码登录或者微信扫码登录的方式,如果第一次使用,会自动完成注册。如果选择的是账号密码登录的形式,没有账号的话,可以点击“注册”按钮,填写相关信息(如邮箱、密码等),完成注册流程。注册完成后,登录平台。
简单的使用方法
登录后,我们会进入到DeepSeek的Web界面。
在界面中输入你的问题或指令,点击“提交”按钮,即可获得模型的回答。
模型会根据输入内容生成回答,你可以直接查看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操作。
常用方法介绍
通过DeepSeek官网,在聊天框中,通过对话框聊天的形式,进行使用。应该是普通用户最常用的使用场景了。
智能对话
DeepSeek 的智能对话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自然语言交互,回答各种问题。
可以说,我们人与人之间怎么交流,你就可以怎么与DeepSeek交流。他完全能够理解你的意图,甚至有时候,可能会比你自己还要更了解你的意图。
但是在众多自媒体博主不厌其烦的宣传推广下,大家一定有所了解,与AI进行智能对话,也是有讲究的。这个注意事项,就是要优化你的提示词。说到提示词,网上给了很多模板,甚至还有人专门卖教程。最意想不到的是,竟然真的会有人买。
在我看来,完全没用。这就是你基础的表达能力。你能表达清楚自己,系统就能理解你的需求。在ChatGPT掀起这波AI热潮之处,众多大模型产品的理解能力还不像现在这么强大智能的时候,提示词更像是一种帮助我们与机器交流的模版。但是现在,模型不断推陈出新,层出不穷,能力更是日新月异,AI已经完全能够理解我们的每一句语言。
归结起来,我觉着这是语文功底。但既然讲到了学习,确实并不是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那么出类拔萃。从这个角度上看,那些提示词,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这里,我也介绍一种方法,如果你的提问要想得到更贴切的回答,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模版进行。
背景:提供问题的背景信息。
任务:明确任务目标。
要求:提出具体要求。
补充:添加补充信息。
比如,我正在写一篇介绍咖啡的公众号文章,我就可以在DeepSeek的对话框中,输入下面这样的文字
【背景】我是新媒体运营新人
【任务】需要撰写公众号推文
【要求】语言活泼,带 emoji 表情
【补充】产品是智能咖啡机,目标用户是都市白领
看一下结果吧
文件处理
DeepSeek 支持上传 PDF、Word、Txt 等格式的文件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入口,上传各类文档和图片,单个文档不能超过100M,最多可以上传50个文档。
我们就拿上面这张图,进行一下测试,看看DeepSeek的能力
对于文件处理,DeepSeek提供了几个常用的指令:
总结:提取文档核心观点。
对比:分析多文档差异。
制表:将条款转为表格。
看看结果如何
非常好用,功能非常强大。
代码生成
同其他大模型产品一样,DeepSeek 也可以生成各种编程语言的代码,并提供代码解释功能。
比如你的代码运行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你想实现一个功能,你都可以在DeepSeek中进行描述。
使用技巧,输入 注释
可让 AI 解释代码逻辑。
高阶使用技巧
深度思考模式
在使用DeepSeek的时候,我们一定都发现了输入框的左下角,有一个【深度思考(R1)】的按钮。
这个模式是 DeepSeek 的高级推理模型,适用于处理复杂问题。
只要将【深度思考】的按钮点亮,接下来,我们再问的问题,就会在深度思考的模式下进行。
这个模式下,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会给出他的思考过程,让我们能够明确的知道,呈现在面前的结果是经过怎样的思考得来的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用过这个功能。但是大家可能也有疑问,这个模式与普通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难道就只是多展示一个思考过程么?
深度思考模式和普通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处理信息的深度、广度和效率。下面,我分别从这几个角度进行比较。
信息处理深度
深度思考模式会深入分析问题,考虑更多细节和背景信息,提供更全面的回答。
普通模式, 会快速响应,但是信息处理较为表面,适合简单问题。
响应时间
深度思考模式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复杂推理和信息整合。
普通模式的响应迅速,适合即时需求。
适用场景
深度思考模式适合复杂问题、学术研究、战略规划等需要深入分析的场景。
普通模式适合日常对话、简单查询等即时互动。
输出内容
深度思考模式提供详细、结构化、多角度的回答,可能包含更多数据和引用。
普通模式的回答简洁直接,信息量较少。
用户体验
在深度思考模式下,用户需等待较长时间,但获得更高质量的答案。
普通模式中用户体验流畅,适合快速获取信息。
总结一下
深度思考模式:适合复杂问题,提供深入、全面的回答,但耗时较长。
普通模式:适合简单问题,响应迅速,适合日常使用。
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具体需求和场景。
联网搜索模式
联网搜索模式基于 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可以实时抓取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
使用方法同深度思考一样,需要点亮【联网搜索】按钮
相比其他模式,联网搜索模式是DeepSeek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信息并生成回答的能力。它的核心特点是实时性和信息更新。
这个模式,比较适合对信息实时性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
查询实时信息(如新闻、天气、股票价格)
获取最新研究、数据或趋势
需要外部来源支持的问题
假如我想知道今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先用普通模式试一试
系统会提醒我们选用联网模式
调用 API使用DeepSeek
上面介绍的方法,都是基于DeepSeek官网的Web页面。
对于很多有能力的企业或者个人,更希望将DeepSeek的能力集成到自己的AI产品中。比如自己做一个聊天机器人,前端页面自己提供,但是AI能力使用DeepSeek。
如果是这种需求,就需要借助DeepSeek开放平台的API来实现。
以下是使用 API 的步骤:
-
访问DeepSeek开放平台,网址是platform.deepseek.com
-
下一步需要申请API Key
点击创建API Key,填写一个名称后,就会生成完成。生成好的Key一定要保存好,因为官网只会显示这一次,如果你忘记了,以后想用的时候,就只能重新生成一个新的了。
3. 准备开发环境
根据你的开发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DeepSeek 支持多种语言的 API 调用,例如 Python、JavaScript 等。
4. 编写代码
在控制台中找到“API 文档”或“开发者文档”部分,查看详细的 API 接口信息,包括请求地址、参数和返回格式。
在自己的程序代码中,按照官方提供的API文档进行接入,我们就能用最小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里,拥有当下最强大的AI能力。
高级隐藏用法
上面提到的,其实都是一些常规用法。
但是同样的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往往会发挥出不一样的能力。
下面,我再介绍几个DeepSeek的高级隐藏用法,绝对震惊你的感官。
文风模仿与内容创作
经典文风转换
DeepSeek可模仿鲁迅、莫言等作家风格,或古典文体(如汉赋、骈文)。
提示词:模仿王勃的《滕王阁序》文风,写一篇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赋。
商业文案生成
结合具体场景需求,生成营销话术、演讲稿等。
示例:我需要一篇小红书文案,主题是推荐智能家居产品,要求模仿刘润的跨年演讲风格,重点突出科技感但避免晦涩。
多模态处理与编程辅助
图片+代码联动
上传手绘草图或设计图,DeepSeek可生成对应的前端代码(HTML/CSS/JS),适用于快速原型开发
示例:“根据这张UI草图生成响应式网页代码,并添加点击交互功能。”
高效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自动化数据可视化
输入原始数据(如CSV),DeepSeek可生成统计摘要及可视化代码(如Matplotlib图表),适用于市场分析报告
示例:“分析销售数据,生成月度趋势折线图并标注关键节点。”
商业场景模拟
创业者可通过角色扮演生成可行性报告或用户反馈预测。
注意事项
DeepSeek非常强大,但是大家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使用,我也给大家做了相应的总结。
无需模板化提示词:直接描述真实需求(如“我要写周报,重点突出项目A的进展”)
避免长文本写作:超过4000字易出现逻辑断裂,建议分段落生成
敏感内容处理:内置审核机制可能触发限制,需多次尝试或调整表述
通过灵活运用上述技巧,可最大限度释放DeepSeek的潜力,覆盖从日常创作到商业决策的全场景需求。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DeepSeek的详细用法。
虽然网上有着众多同类型的内容,但是像本文一样全面详细,深入浅出的,并不多。
我相信,不论你对DeepSeek是深度用户还是新手小白,在看了本文后,都会有新的收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