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众号『风象南』
本文与架构设计、具体的技术无关,是某年公司布置的年终作业,公司宣贯了聚焦&增效的理念,我对此形成一些理解与感悟。
第一节 关于聚焦
一家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商业机构,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创造营收并产生利润,从而在市场中立足并生存下去。其中,营收用一个公式进行概况如下:
营收 = 可销售产品 x 单价 x 销售数量
通过观察营收公式可知,如果要增加营收,有三个方面可以进行提升
- 增加可销售产品数量
- 提高产品单价
- 增加销售数量
其中,增加可销售产品数量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带来更多的经营成本,组织管理复杂度也会进一步提升。另外,产品不可能无限延伸,会达到收益递减点,失去竞争力。
个人理解适合目标、定位不清晰,前期业务探索、摸索阶段。
提高产品单价与增加销售数量,依赖于产品的竞争力、公司的品牌力、客户的口碑等因素。
个人理解适合战略目标清晰、业务方向明确,发力冲刺阶段。
综上,并结合公司战略目标,通过增加产品单价或增加销售数量符合公司当前实际情况,而在这两个方面技术维度能够直接参与影响的点在于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提升公司的品牌力、客户的口碑等促进产品单价或销售量的提升,进而帮助公司创造更多的营收。
则问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如何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再进一步问题可以继续转化为什么样的产品是有竞争力的产品。
基于个人理解有竞争力的产品具备以下特质
- 功能稳定
交付的功能具备可用性,能够很好的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无阻塞性问题与明显的缺陷影响用户使用,此项为其他两项的前提。
- 有技术壁垒
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别人能做的,我能做的更好,更稳定,更可靠,或成本更低,一定有一个点上的绝对优势。
- 能够适应变化
架构灵活,具备前瞻性,能够根据客户实际情况与政策、市场等变化灵活做出调整,能够顺应技术发展趋势。
产品要具备以上特质,则需要
- 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时间保证产品功能的稳定性
- 持续探索找到业务或技术创新点,形成壁垒,提高竞争力
- 组织建立标准且规范的业务、技术设计与评审流程,并严格执行
结合公司现状,要做到以上三点,则需要采取以下关键措施
- 做减法,资源倾斜,核心产品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 能力平台化,从全局视角进行企业级架构,抽离可复用组件,进行资产沉淀,减少重复投入成本(人力与时间)
- 组织调整,以能最大化发挥团队战斗力的方式匹配上面两条
以上,从资源、解决方案(具体产品)、平台、组织架构4个方面以围绕XXXX为基础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进行部署执行,此为个人理解的聚焦,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体现为对外扩大营收。
基于个人理解执行团队及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聚焦策略展开工作
- 产品设计避免贪大求全
产品业务、功能设计必须有明确的亮点与核心域,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好这部分内容形成优势。
- 职责清晰,目标清楚
执行团队或个人的具体职责与工作目标清晰可度量,定义关键结果,有明确的验收、检验标准。减少损耗,发挥团队战斗力。
- 打好基本功
团队内及团队或部门之间做好配合,协作,严格遵守公司、项目上的流程规范,同时注重关键节点的检查与反馈。
对于个人平时及工作中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努力提升个人技术能力,主动学习,提前储备,培养创新与产品意识。
第二节 关于增效
结合x总年终总结中关于增效的定义及个人理解,问题可以进一步转换为如何提高人效,而人效可以用一个公式进行说明
人效 = 利润 / 人数
进一步的
利润 = 营收 - 经营成本
结合两个公式,如果要增加人效,有两个方面可以进行提升
- 增加营收,参考第一节内容
- 降低经营成本
关于增加营收部分第一节已经进行具体说明,此处主要针对第二条降低经营成本进行详细说明,而其中与技术中心有关的主要是产品研发相关的成本,为了便于理解在此处统称为产品开发活动成本。
问题进一步缩小为如何降低产品开发活动成本。再进一步,产品开发活动包括哪些过程与步骤,通过优化这些过程与步骤,理论上即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结合以往经验与公司实际情况,产品开发活动主要包括需求、设计、研发、测试、运维5个关键过程,那么问题最终转化为找出产品开发活动中影响效率、质量、成本浪费的点,并予以优化。
此处省略具体的建议措施若干条
从产品开发活动需求、设计、研发、测试、运维过程中找出ROI较高的可优化的关键步骤,结合自动化、平台化、可视化等手段进行优化,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此为个人理解的增效,通过提高人效最终体现为对内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