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wave初识

5 阅读3分钟

开发方式

传统

前后端代码编写,前端写页面做数据展示,后端写接口做数据处理 。

Codewave

在他们的ide上做开发前后端同时开发,页面通过拖动组件的方式编写,后端也是以可视化组件的形式拖动构建,所见即所得 。

主要组件

页面

优势:页面就是之前前端的一个个vue页面,他们这个平台方便之处就是将常用的页面组件都进行了封装,只需要对数据进行绑定便可以进行展示。
劣势:UI相对比较简单,相较于之前开发的方式样式较难调整依然需要高代码调整 。

逻辑

codewave把前后端方法,接口都封装为他们平台对应的页面逻辑和服务端逻辑 。
优势:逻辑复用简单,只要一次编写,后续试用只用点击勾选即可。

劣势:上手需要一定时间熟悉使用方式 。

数据

在此平台上创建项目的前提,需要做相关增删改查时需要先把数据实体创建出来,后续项目运行会直接在数据库中创建库表。类似实体类。

调用第三方平台接口也可以构建数据实体类似DTO的作用。

组件

这里的组件就是在构建一个页面时所用到的表单、表格、面板等页面组件。

  • 布局
  • 导航
  • 容器
  • 展示
  • 表格
  • 表单
  • 选择器
  • 图表
  • 反馈
  • 特效
  • 流程

属性

每个页面或者页面组件的类似于之前的style、function、等功能,用于调整样式,绑定数据,触发事件。

资产

应用模板

通过将codewave平台上开发项目发布为应用模板,可以达到一个租户内的所有用户共享。

局部模板

将应用开发中的某一个页面或者某一个表格,表单等组件发布成局部模板,以用来共享 。

前端组件

高代码开发的前端组件 。

后端依赖库

高代码开发的后端逻辑处理。

连接器

用于连接redis,nacos,及一些平台不支持的中间件。

搭建Demo

搭建demo可以建设一个空项目用于自己熟悉测试组件。也可以通过应用模板快速创建一个应用通过对于数据的微调。

运行调试

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所写页面的效果查看,逻辑调试都可以通过ide自带的debug来进行调试,这个调试跟原来的debug是相同的,但是比较简陋,没有那么强大。

结果输出

在他们平台上开发完项目之后,有不同的产物处理方式 。
1. 直接在平台上运行对外开放一个接口
2. 导入前端静态文件以及后端jar包
3. 导出前后端源码
4.  远程部署到服务器上以docker容器的形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