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总结: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后,我学会了躺着喘口气

3 阅读5分钟

凌晨两点,我蹲在城中村出租屋的楼道里抽烟,手机屏幕上是刚写完的简历。楼下烧烤摊的油烟混着隔壁小两口的吵架声往上飘,这个场景,和七个月前坐在科技园落地窗前喝手冲咖啡的我,中间隔着一整个魔幻的2024年。

一、年初那记闷棍:裁员来得比年终奖还快

1月15号那天,老板突然把我叫进会议室。我还以为要聊晋升,结果他递过来一张离职协议,笑得像过期酸奶:“公司战略调整,你们AI模型优化组整体裁撤。”我盯着协议上“N+3”的数字,手指头在裤兜里把工牌捏得发烫。

回家路上买了瓶二锅头,坐在还没捂热乎的新车(贷款买的)里算账:房贷9800,车贷4500,媳妇肚子里四个月的娃,还有下个月要交的早教定金。打开招聘网站,发现“AI算法工程师”的岗位一夜之间少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都写着“要求精通大模型全栈开发”——这行他妈的变天比深圳天气还快。

二、创业三个月,赔光了丈母娘的养老钱

三月份,原同事老张找我合伙搞智能家居。他说得热血沸腾:“现在家家都要全屋智能,咱用AI做个性化场景联动,绝对蓝海!”我俩在车公庙租了间20平的办公室,用前东家的技术文档当模板,两个月搞出个能自动关窗帘、调灯光的系统。

结果第一单就栽在福田的别墅项目上。客户家的德国进口窗户和我们的电机死活不兼容,现场调试时把人家价值六位数的电动轨道烧了。赔完钱,老张蹲在马路牙子上抽了半包烟:“兄弟,我老婆要离婚了。”后来才知道,他偷偷把丈母娘存的30万养老金填了窟窿。

六月份公司注销那天,我们蹲在工商局门口吃盒饭。老张扒拉着凉透的土豆丝说:“早知道该听你的,先做软件方案,别碰硬件。”我盯着手机里孕妇学校的缴费通知,突然特别想抽自己——当初为什么要给媳妇画“创业成功换大房子”的大饼?

三、在人才市场当白菜的日子

七月最热的时候,我穿着皱巴巴的衬衫穿梭在会展中心的招聘会。HR们像挑菜似的翻着我的简历:“32岁?我们招中级只要95后。”“做过管理?我们只要能干活的。”有家小公司倒是给了offer,但开的工资还没我三年前应届生的水平高。媳妇挺着大肚子帮我整领带:“要不先接着?孩子产检不能断。”

转机出现在八月某个凌晨。我在CSDN上帮人改代码赚外快,偶然解决了某制造厂的MES系统卡顿问题。对方CTO凌晨三点打电话过来:“兄弟,要不要来我们厂搞工业智能化?工资可能没互联网高,但包住。”看着床上熟睡的媳妇,我咬着牙说了句:“能预支三个月工资吗?”

四、在车间里重生的码农

现在我在东莞的电子厂里敲代码,办公室隔壁就是轰隆隆的贴片机。新工作是给老旧产线做智能化改造,第一天看见工人们拿着纸质工单跑来跑去时,我差点以为穿越回了2010年。

头一个月过得特别拧巴。要给只会用微信的老师傅培训物联网设备,要教中专毕业的车间主任看懂数据看板,还要在机床轰鸣声中调试边缘计算节点。有回服务器宕机,我在35度的车间里蹲了三小时,汗水把键盘浇得短路——这比之前在空调房里调参刺激多了。

但奇怪的是,上个月领到工资条时,我居然对着那笔“迟到扣款50”傻笑了。可能因为产线主任老王塞给我的咸鸭蛋,可能因为亲眼看见自己写的排产系统让工人们少加了两个小时班,也可能只是因为现在每晚七点能准时视频看儿子傻笑。

写在最后

昨天去人才市场办事,看见有个小伙子的简历上写着“精通ChatGPT4.0应用开发”。突然想起年初被裁时,我赌气把所有AI相关的证书都锁进了抽屉。现在那串钥匙正挂在我的工位上,旁边是产线工人送的螺丝刀——他们说,这把能拆开厂里所有设备的“祖传神器”,比什么算法都实在。

2024年把我从写字楼的空中楼阁拽到了充满机油味的地面,现在反而觉得踏实。那些被大厂优化的焦虑、创业赔钱的羞耻、找不到工作的恐慌,最后都变成了儿子奶瓶上的温度传感器代码。生活这孙子虽然下手黑,但至少教会我一件事:能在机床震动中写不报错的代码,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