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口测试-工具实现
采用apifox的自动化测试功能
2.性能测试-代码实现
3.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作用
- 防止漏测
- 实施测试的标准
用例编写格式
用例设计编写格式-说明
- 用例编号:项目模块编号
- 用例标题:预期结果(测试点)
- 模块/项目:所属项目或模块
- 优先级:表示用例的重要程度或者影响力P0~P4(P0最高),重要程度取决于用户的使用频率。
- 前置条件:要执行此条用例,有哪些前置操作
- 测试步骤:描述操作步骤
- 测试数据:操作的数据,没有的话可以为空
- 预期结果:期望达到的结果
如何设计测试点
1.能对穷举场景设计测试点
等价划分法
正向:一条用例尽可能覆盖多条:逆向:每一条都是一个单独用例,主要基于长度、类型、规则三点来划分
2.能对限定边界规则设计测试点
边界值分析法
选取正好等子、刚好天于、刚好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 上点:边界上的点(正好等于)
- 离点:距离上点最近的点(刚好大于、刚好小于)
- 内点:范围内的点(区间范围内的数据)
以下面的一条-99到99为例:
注意:边界值能解决位数限制问题,但是不能解决类型问题(要结合等价划分类)
3.能对多条件依赖关系进行设计测试点
判定表法
定义:是一种以表格形式表达多条件逻辑判断的工具
案例:验证“若用户欠费或者关机,则不允许主被叫”功能的测试
说明: 等价类边界值分析法主要关注单个输入类条件的测试,并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各种组合、输入条件与输出结果之间有相互制约关系的测试。 组成:
- 条件桩:列出问题中的所有条件,列出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 动作桩:列出问题中可能采取的操作,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 条件项:列出条件对应的取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 动作项:列出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结果。
规则: 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
假设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的取值有两个(0,1),全组合有2的n次方种规则
4.能对于项目业务进行设计测试点
场景法
例如画出下图的流程图
然后交给ai让其生成出对应的测试用例,这里举例的是通义千问,提示词:
请根据此流程图写出一套完整的测试用例,用例请按照我下面的用例设计编写格式来写: - 用例编号:项目模块编号 - 用例标题:预期结果(测试点) - 模块/项目:所属项目或模块 - 优先级:表示用例的重要程度或者影响力P0~P4(P0最高),重要程度取决于用户的使用频率。 - 前置条件:要执行此条用例,有哪些前置操作 - 测试步骤:描述操作步骤 - 测试数据:操作的数据,没有的话可以为空 - 预期结果:期望达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