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 跟着清华公开课一文搞懂(思维导图)

126 阅读13分钟

0. 背景

学习 Web3.0 扩展自己的认知

1. 概念

  • 区块链:使用密码技术将共识确认的区块按顺序追加形成的分布式账本

    • 技术维度: 利用可以信任的机制和多层底层技术的组合,形成分布式账本的体系,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共同管理
    • 经济维度: 可信的价值链。
  • 区块链类别

    • 公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维护这个账本
    • 联盟链:准入机制
    • 私链:中心化私有的网络
  •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相关学术

    • 区块链
      • 密码学(数字签名、哈希):安全的传输和验证信息,保障交易的真实性、难以篡改。
      • 分布式计算(共识协议):如何让所有人共同维护,达成一致。
      • 博弈论:如何给予激励促使人们参与记账
    • 数字货币
      • 经济
      • 金融
      • 会计
      • 管理知识
  • 矿工: 维护比特币网络的人

2. 比特币

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2.1 区块链

  • 发明者: 中本聪
  • 基础信息
    1. 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网络
    2. 区块链网络创建出来的价值载体

2.2 比特币

  • 比特币的特性:(创始人中本聪)
    • ** 2100 万枚:** 比特币的总量,避免调控经济而增发/减少到来的问题
    • 每隔四年发行币减半: 2009 年 1 月开始,系统每隔十分钟左右产生 50 枚比特币
    • 2140 年发行完毕
  • 奖励机制: 激励人们记账奖励,在账本里新增一页记账的人。
  • 组成结构: 链式结构,区块为数据储存单元
    • 区块头:摘要信息
    • 区块体:交易信息
  • 特征
    • 目的: 支付
    • 形式: 点对点,不需要中介,用密码的方式创建信任
    • 支付手段: 系统币

2.3 数字签名

  • 中间机构: 创建双方信任机构(淘宝、传统银行)
  • 安全转账支付系统:
    • 我的钱只能我花出去:数字签名
      • 签名方式
        • 对称加密 - 同一个私钥
        • 非对称加密 - 公钥/私钥
      • 步骤
        • generatekeys: 生成私钥和公钥(地址/钱包)
        • sign: 生成数据签名
        • verify: 验证签名(公钥、Message、数字签名)
    • 及时记好每一笔账:避免篡改、避免双花
      • 哈希函数:SHA256 输入任何形式数据,输出固定长度形式的值
        • 特征1:已知输出结果,但很难倒推原始值
        • 特征2:不同的输入,则无法得出相同的结果值
      • 区块链形式:当前区块头指向上一个区块体
      • 所有人都在维护同一个相同账本,账本链表有一一对应的哈希值则避免篡改/双花

区块头:

  1. Version:版本号

  2. Previous block header hash:上一个区块头的哈希值

  3. Timestamp:时间戳

  4. Diffculty:难度

  5. Nonce:找答案 —— 工作量证明机制

  6. MerkleRoot:当前区块交易信息的哈希值

区块体:交易信息

2.4 比特币分叉

  • 比特币分叉
    • 原因: 两种不同对比特币用途的建议
      • 意见1:比特币具有存储价值
        • 价格波动不适宜支付
        • 没有频繁交易的需求
        • 网络安全第一位
      • 意见2: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
        • 用户频繁交易
        • 交易手续费低
        • 交易速度快 - 区块内存
  • 硬分叉: BCH(Bitcoin Cash):新的网络区块链,彼此隔离不兼容
  • 软分叉: 技术升级社区开发者持续接受并维护

2.5 共识机制

针对比特币 “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维护一致账本的方法

2.6 工作证量明机制

  • 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共识机制 * 激励
  • 共识两个机制
    • 最长链
    • 工作量证明机制(POW)
  • 挖矿(POW): 找到区块头的 None,使得当前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一个系统规定的数(2^256)/(难度 * 2^32)

关键是 “难度” 决定这次规则的计算量

  • 难度规则:2016个块调整难度使得10分钟出一个(2016 / (6*24) = 每 14 天比特币调整难度)

2.7 矿工的激励

  • 奖励1 创建区块的系统奖励: 每个 10 分钟区块,系统奖励矿工计算出“当前区块的哈希值满足一定条件,并接入区块链网络最长链中”。
  • 奖励2 记录区块的交易手续费: 区块所有的交易的交易手续费,由于容量有限,会优先记录手续费高的交易。
  • 双花机制: 双花得将当前自身创建的区块链创建得比之前最长链还长,大部分矿工仍在原来链上挖矿,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激励机制保障了双花机制的问题。

2.8 矿工的算力

  • 算力: 每单位时间的哈希运算的次数(Hash/Second)
  • 全网难度: 当前区块链找到哈希值产生区块的平均算力

比如全网难度为 16.1T => (16.1 * 10^12 * 2^32) / (600s) = 115EH/S

  • 矿工成本:
    • 物理设备
    • 电费
    • 运维(机器/人工)
  • **挖矿设备: ** CPU => GPU => ASIC 矿机

ASIC 矿机 73T(^12)H/S,1kg,2019 美元

算力达到全网 51%:(115EH/S) / (73TH/S) * 2019 = 15E 美元

  • 实现双花可能性低
    • 全网算力:花费成本巨大
    • 比特币价格:收益成本可能低
    • 公开透明:区块链各方相关警觉关注

3. 公链之争

不同网络的共识方法,使之参与者可以达成一致。

3.1 以太坊

  • 背景: 继比特币后产生的较高价值的数字货币
  • 目的: 世界计算机(比特币是为了 “支付”)
  • 愿景: 将全世界计算机和区块链结合,形成去中心化的世界计算机。
  • 白皮书:
    • 新时代的智能合约
      • 合约: 书面或口头的共识,由法律保证强制执行。
      • 智能合约: 运行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自动化合约
    • 去中心化应用平台
  • 去中心化应用: DApp(Decentralized Apps)
  • 形式:
    • 货币点对点的支付:Ether
    • 虚拟机运行智能合约
  • 记录内容:
    • 支付转账
    • 运行合约或应用程序:需要支付使用费用(Ether)
  • 与比特币对比:
    • 相似点
      • 工作量证明机制
      • 点对点的网络
      • 数字签名和哈希函数
      • 数字货币
    • 不同点
      • 相比会不断更新的区块链网络
      • 合约和应用

3.2 以太坊应用

  • 背景: 将区块链从数字货币进入到了智能合约的时代
  • DApp: 智能合约的组装
  • 与传统应用区别
    • 利用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如 ERC721),确保唯一性
    • 运行在去中心化的以太坊平台中
  • 数字世界的金融活动
    • 账户地址:唯一的网络账户地址
    • 数字资产:用数字化的形式来表现实物资产或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
    • 智能合约:计算机程序自动化进行数字的金融活动
    • 稳定币:在区块链上发行的和法定货币具有一比一对应价值关系的数字货币
  • 应用:CryptoKitties(加密猫)
    • 价值:在以太坊上,让每一只猫都有独一无二的 ID,记录在以太坊所有节点
    • 玩法:用户可在以太坊上繁殖、购买、出售猫咪。
  • 优势:
    • 节约成本:人工/运维/物理开销等
    • 消除疑虑:计算机自动运行的程序,降低信任的成本

3.3 以太坊繁荣和衰败

  • Token
    • 广义定义:数字化的价值代表
    • 举例代表:
      • Currency:用户支付的数字货币
      • Collectible:应用程序的价值含义(加密猫、名画等)
      • Asset:传统的实物资产(房子、商标、宝石等)
      • Equity:控制权或所有权
      • Utility:获得服务或资源的权利
  • 融资 ICO: 用市场应用价值的故事向公众售卖 Token 进行融资(如 IPO 公司股权售卖)
    • 方式一 功能型:获得服务或资源的权利(Utility token)
    • 方式二 证券型:某种事物的控制权或所有权(Equity token)
  • 衡量 Token 是否有价值:
    • 是:带动大规模经济的商业价值
      • 无太大价值的事物/服务/资源
      • 流动性差,限定用途
  • Token 价值风险性:
    • 创业本身自带的风险
    • 以太坊平台的风险
    • 经济体的风险
    • 监管风险
    • 程序技术风险

3.4 权益证明

  • 背景:反对工作量证明机制
    • 能源耗费
    • 算力集中(掌握在世界前几大矿池,与去中心化矛盾)
    • 毫无意义的计算(社会价值意义,反之毫无意义才能确保比特币网络安全)
  • 权益证明机制(POS): 维护网络的人需证明自身权益大小,而非算力
    • 权益衡量:
      • 持币的数量成正比
      • 持币的时间成正比
      • 稳定在线时间成正比
  • 委托权益证明机制(DPOS): 持有 EOS 币者投票选出委托节点,降低效率和稳定性
    • 应用: EOS (以太坊 DPOS 货币应用)
    • 机制: 选择出的节点(超级节点)轮流记账
  • DPOS 特点:
    • 目的: 商业应用平台
    • 形式: 点对点形式,无需中间人
    • 区块内容:
      • 支付转账
      • 运行合约或应用程序
    • 数字货币: EOS(支付、功能性货币)
    • 共识机制:
      • 投票委托节点进行记账
      • 在不能逆转的区块上链接(需 2/3 超级节点同意区块)

超级节点,可能会产生半中心化。

4. 加密数字货币

4.1 加密货币争议

  • 争议点
    • 货币创造:监管对货币创造的争议
    • 投资产品:价格波动
    • 购买商品、转账的支付手段
  • 证监会监管的不同态度:
    • 向市场进行融资
    • 流通交易
  • 中国不允许
    • 售卖数据货币进行融资
    • 交易平台
    • 支付使用
  • **主流投资机构态度:**比特币不属于资产
    • 无现金流支撑
    • 不能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
  • 主流投资机构开始关注:
    • 机构投资者考虑投资比特币期货
    • 机构投资者投资加密基金
    • 数字货币交易的银行渠道

4.2 加密货币的价格因素

  • 股票的价值 = 未来的现金流的折现
  • 影响币价格两方面因素
    • 每个币自身相关的因素
      • 区块链团队的技术能力
      • 区块链项目的社会活跃程度(去中心化的形式)
        • 技术者的交流社区
        • 投资者的交流社区
    • 整体市场相关的因素
      • 宏观信息:整个行业或世界的信息
      • 市场交易信息
        • 流动性
          • 交易深度
          • 跨交易所转账慢
        • 交易量
        • 内容信息

4.3 加密货币的减半机制

  • 成本不变收益减半
  • BTC 减半后算力降低:收益 < 成本
  • 全网算力降低导致,维持平均 10 分钟出区快的难度机制波动
  • 减半与比特币价格成正比

4.4 加密货币的会计计量和税收

  • 货币存在分布式记账本
    • 没有实体
    • 不是法定货币
    • 不是和实物对应的电子货币
    • 数字化的价值代表
      • 资产类数字货币
      • 证券类数字货币
      • 功能类数字货币
      • 用于支付的数字货币
  • 记账基本原则: 资产 = 负债(租借) + 股东权益(投资)
  • 资产定义:过去事项形成的,由主体控制的,现时经济资源
  • 现金等价物: 价值稳定短期的投资
  • 无形资产: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 持有数字货币的税收:
    • 资本利得税:高于成本售出/支付,差值缴纳税
    • 收入税:企业/个人收入、分叉币、空投币,均需缴纳税

5. 区块链应用

5.1 如何设计区块链的应用

  • 区块链: 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 应用设计特点:
    • 治理结构:
      • 公链的形式
      • 联盟链的形式
      • 中心化的形式
    • 技术特点:
      • 不可篡改
      • 全程留痕
      • 可以追溯
  • 价值产出:
    • 离散型架构模式,降低中间节点成本
    • 可信任机制,降低信任成本
  • 应用范围:
    • 涉及 Token:资产价值应用
    • 不涉及 Token:记录信息
  • 应用例子:
    • 广泛金融应用
    • 城市管理
    • 社会服务,扶贫慈善
    • 物流应用

5.2 数字货币

  • 关键点:
    • 满足超大市场高并发的需求
    • 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
  • 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
    • 基于公链的加密数字货币
    • 基于联盟链的加密数字货币
  • 主权数字货币
    • 基于中心化的形式
    • 利用了区块链的技术特点
  • 主权数字货币应用
    • 数字货币(DCEP):央行货币的替代品
    • 数字美元计划(CBDC)
  • 数字货币优势
    • 发行/销毁成本
    • 防止盗窃
    • 唯一性且可追溯

5.3 供应链金融

  • 供应链金融应用: 联盟链形式 + 涉及 Token
    • 目的: 利用区块链来改进资产的价值转移和交易的功能
    • 功能: 利用核心企业信用在区块链上的传导性
    • 特点&优势:
      • 流动性
      • 可拆分
      • 确权
    • Token 含义: 应收资产

5.4 存证应用

  • 存证应用: 不涉及 Token 的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的区块链应用
    • 原创艺术作品
    • 金融合同
  • 存储证据应用特点:
    • 哈希值不可逆转
    • 哈希值唯一性

6. 区块链的挑战

6.1 中心化信任和分布式信任

  • 区块链存在价值的条件
    • 信任很重要的环境
    • 中间机构出现问题
      • 银行
      • 代理机构
      • 投资银行、审计事务所
    • 无中间机构
    • 区块链价值和效益大于中间机构失信的成本
  • 两个实用场景
    • 需要创建信用的环境
    • 新技术手段提升效率

6.2 商业生态基础锚定币

  • 正在研发的数字货币
    • 非主权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
      • 比特币
      • 价值稳定的稳定币
    • 主权数字货币
      • 基于中心化(如央行)的形式发行
      • 价值稳定
  • 基础锚定货币
    • 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
      • 一比一对比对比等价值的主权货币
    • 大型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
      • 基于联盟链,需符合监管管控
      • 提供个人/机构用户使用
    • 央行数字货币
  • 优势
    • 点对点交易
    • 跨境电商
    • 无中间机构成本
    • 交易体验效率高

6.3 物理世界和数据世界的链接

  • 结合区块链应用治理结构和技术特点
  • 可信的区块链
    • 上链过程信息真实(难以保障)
    • 上链之后不可篡改
  • Token 的信息真实风险
    • 交易的人是否有真实资产?
    • 资产所有权会依据 Token 的转手和而转手?
    • 实物资产是真实的?
  • 如何解决区块链外信息风险:
    • 依赖人工智能监控每个链路环节
    • 区块链可溯源、可透明的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