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遍全国20个省收集4000多万条车辆违章信息搞钱600万,有期徒刑六年半

89 阅读5分钟

【听律师讲故事】

(注:本故事根据真实案例演绎,主要情节及相关数据均来自判决,无虚构)

一、【程序员铤而走险用爬虫创业】

程序员小A大学毕业后,因为少不经事,稀里糊涂的犯了诈骗罪蹲了6个月的监狱,在监狱里想明白了——不再给别人打工,所以出狱后自己创业开公司。但一开始囊中羞涩,只能先招个java程序员小B和一名财务小C,小A自己不仅做公司法人,还兼着产品经理和销售,甚至客串起软件测试和运维,虽然说累点是累点,但每天过得很充实,也是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希望。

公司成立前,小A作为独立开发者,自己做了一个简单的车辆违章查询系统,但苦于没有数据没法落地,用户没几个,也没赚着钱。在公司成立并补充了技术骨干后,小A和小B开始商量如何完成原始数据积累,但对于初创小公司来说,一没资金二没资源,拿什么去跟人家竞争?思来想去好像也只能靠爬和抓来收集数据。于是两人商量编写爬虫去爬各地交警网站、app、公众号等渠道的车辆违章及驾照分数数据。

小A毕竟蹲过监狱,在这方面也算是有经验,在跟其他人微信聊天过程中,又听说这个行业很容易因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就进去了,所以叮嘱小B一定要通过对抓取数据进行加密的方式,来降低被抓的风险,可以说是法律意识很强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爬虫是编好了,但各省的交警网站及app大多都设置了防爬措施,比如同一IP访问限制、验证码验证等,但这种简单的防护机制,肯定难不倒程序员小A和小B,两人通过在爬虫程序中注入IP代理以及OCR(图像识别)技术,轻松的绕过了上述网站及app的限制。就这样,放出爬虫爬遍了全国20个省的交警信息网站、app、公众号等,当然并不是每次都是那么顺利,比如如果在省级网站爬不到信息,两人就指挥爬虫去爬相应省会城市的相关信息。

二、【爬来的数据带来了丰厚利润】

不爬不知道,一爬吓一跳。通过这种方式,爬虫为小A的公司爬取了2000多条驾照分数信息、4000多万条车辆违章信息(可能包括无效或者重复数据)。看着这么多数据,小A和小B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不怎么付出也能有回报,还真是个公平的社会。当然在心里偷着乐的还得是小C——公司的财务,因为在财务眼里,这些数据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只要能顺利洗白变现就发大财了。

所以下一步,就看公司总经理兼产品经理——小A的了。显然小A是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对于海量数据如何营利有着清晰的认知,小A马上指示小B开发API接口,通过开发标准接口代码的方式,让想买数据的下游买家——主要是汽车后端公司,接入自己的接口,在数据的海洋里各取所需。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小A为每条查询设置了精准定价——按车牌收费,查违章1个1分6,查道路交通运输许可证1个2分钱,当然还有代办代缴一条龙服务,但那就不是几分钱的事了。

可以说小A看准了市场需求,因为接口开发后,向其购买查询服务的公司和个人有很多,去除各项经营成本,小A的公司每月还能结余5-10万元,这对于一个只有1个老板1个技术1个财务的3人公司,那肯定是高利润公司,就这样小A的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迅速积累了将近600万的财富。真是一个感人的创业故事,说不准已经被很多投资者盯上,准备下场进行A轮投资了。

三、【欲壑难填程序员疯狂试探】

四、【天网恢恢程序员二进宫】

【听律师有话说】

【普通看官消费者】

看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车辆信息以及行踪轨迹信息。说不准在停车场停个车,您的车辆信息就泄露了。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爬虫等方式获取,然后共享在各类群里,群里不停滚动的信息包括您的车牌号、停车场地址、进场时间等。如果您是豪车,那就更得注意了,有的犯罪分子会进停车场偷偷安装GPS定位系统,从此您的车就处于监控之下了。上面的案例中,小A定向出售某市车牌及豪车数据,购买者肯定是别有用心,具体干哪些不法勾当就不得而知了。

【软件开发者及创业者】

【打工人程序员】

【数据购买使用者】

【跟律师学法律】

【累犯】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

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特别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情形。

**(累犯可享受的三大“优惠”政策):**1、从重处罚;2、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3、减刑限制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追缴违法所得和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