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过年前执意要回一趟老家。尽管老家已经没什么人,荒芜萧条!他还买了肉菜,提了礼物要分给仅有的几家邻居。父亲每年都要回好几次老家,虽然不住了,但总要打开那生锈的锁,清扫一下家里的蜘蛛网,里里外外的查看一下,在屋里坐上一会儿。仿佛只有在这土墙房子里心灵才能平静,才能得到得到安抚。
回老家我是非常情愿的!如今已然寂静的村庄,可承载着我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尽管物是人非,可回忆这道光一直照在心灵的深处,永不黯淡!
回乡的路只有一车宽的水泥路,道路两边密林如织,竟见不到一点土地本来的面目。以往整齐划一的农田也变成了茂密山林。要不是政府修了这条水泥路,估计连道路也被植物侵占。
村里安静如故,村口的大树依然屹立,只是再也不见故人相聚,再也没有了人声鼎沸,令人恍如隔世!
几位老邻居听说我父亲要回来,都来到我家门前的晒谷场上等候。他们的子女基本也都在城里安家,而他们固守故土,不愿离开。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愿麻烦子女。
父亲到了,他们都迎上来,拉着这位老友相互问好,拉起了家常。父亲照例发了一圈烟,分发了礼物。并把肉菜拿出来,去离我家近的二叔家里煮。大家一起聚上一聚。
父亲跟老友邻居们聊天,我则到处走走看看。看着荒芜了的小路,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奔跑,嬉戏。
看着村口的大树,就想起了人们夏天时纳凉,农闲时聚一起聊天,纳鞋底的场景,而我们小孩子总喜欢围着大树,围在大人们的身边跑呀,跳啊,笑啊!大人们也总时不时抬起慈爱的眼光看着自家孩子。
到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人陆陆续续的开始出去打工。每到过年,这些打工的人就成了围观的对象。而他们总是穿着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打着晃眼的红领带,口袋里装着好烟,一副我混得很好的模样!
而今的人即使回到这里也已经分辨不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是一副休闲打扮。孩子们也习得一口普通话,对家乡的所有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孩子们早已经不把这里当成家乡,而是把这当成了郊游,当成了游乐场。也许这些孩子以后是没有乡愁的吧!
二叔拿出了自酿的土酒。一帮老友相聚,父亲不自觉的喝多了!他有点结巴地说:“我…我为什么还要维护我的老房子?我就想死了以后我还要埋到这里,我的牌位我要放在我的老屋里,这样我才能安心,我要回我自己的老家!”几个老友连连点头称是。
我的父母本不愿去城里生活。但无奈母亲腿脚有疾病,行动不便,去医院更难。我们几个子女凑钱给他们买了一个二室的小房子栖身。可父母从未将城里的房子视为家。他们心里的家一直在这里。
其实我是理解他们的。故土难离!叶落归根!这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情节。我们父辈们这种情节更深。他们这一辈还有根可落。到我们这一辈老了都不知道去哪里寻根了!
村里最后的几个老人去世后,这个村落算是彻底消失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许多的村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城镇化让城市和乡村割裂开来,而我们这一辈注定再也没有故乡可回!那些儿时的回忆,也只能在梦中寻觅!
回不去的故乡是我们无法抵挡的现实。在怀念和感慨中,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拥抱未来。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