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為了身體健康,生活是非常簡單。回去以後,每天走路、行香,走個一兩個鐘頭,回來一打坐,或者半個鐘頭走一走,回來上座。如此練習,不要說學佛修道,飲食清淡,身體自然健康,少病少痛。
——南懷瑾先生講座
我有些朋友,其中學佛、學道,或打坐的來問我修道的工夫,我總是勸他們不要搞這一套,是有這種方法,但做不到,也不要想成佛成仙,一個人健康快樂地活著,死的時候乾脆俐落,不牽累別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這個話也是經驗中得來的。因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許多老朋友真可憐,死得不乾脆俐落,拖累了別人,也苦了自己。所以不要拖累別人,不要拖累自己。
——《論語別裁》
修行人飲食要調配得好,飲食很重要,飲食調整不好修不成的,所以許多人的功力不進步,是因飲食調整不好。
——《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
我們人有許多思想不通,或者有自閉症、憂鬱症,實際上最重要的,你們諸位醫生去研究,是吃東西進去,食道管不乾淨。如果食道管乾淨了,自閉症、憂鬱症就沒有了。
——《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
中國人以農立國,講究吃飯。其實一個人身體真正需要做燃料、能量的飯量只有半碗,如果吃三碗,其餘兩碗半都浪費了。有許多消化不良的渣子,變成大便排泄出來,還有許多是供給了身體內的蛔蟲、細菌等。中國人喜歡吃,腸胃都吃壞了,而很多病都是腸胃堵塞,中氣不足所引發的,要少病就得使腸胃健康。
一般人如果一星期中,一天一夜不吃飯,清理清理腸胃,那是非常好,非常合乎生理衛生。因此,伊斯蘭教有齋戒月;天主教、基督教真講修持的也有不吃飯的一天;學瑜伽術的人,一個禮拜也禁食一天,很健康。
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是百丈禪師創立的,他也告訴你:“疾病以減食為湯藥”,不管什麼病,先要把腸胃清理一番,比吃什麼藥都好。中國人還有一句土話:“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可惜大多數人卻喜歡在晚上拼命吃。
——《藥師經的濟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