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1.腾讯发布免费开源AI视频生成器挑战OpenAI的Sora
2.浪潮云行业大模型市场居首位
3.比亚迪吹响集结号,10万+车型吃上高阶智驾,入门车更卷了
4.OpenAI发布全新“o1”推理模型和200美元的ChatGPT Pro订阅服务
扫码加入AI交流群
获得更多技术支持和交流
(请注明自己的职业)
1.腾讯发布免费开源AI视频生成器挑战OpenAI的Sora
腾讯近日发布了一款名为Hunyuan Video的免费开源AI视频生成器,这款工具在视频生成方面的表现可与现有的顶级视频生成器相媲美。腾讯表示,Hunyuan Video采用了一种新的开源视频基础模型,能够实现与闭源模型相似的性能。该模型使用了一种解码器-only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作为文本编码器,这有助于模型更好地遵循指令,抓住图像细节,并在不需要额外训练的情况下学习新任务。目前,用户可以在GitHub和Hugging Face平台上下载完整的源代码和预训练权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行该模型需要至少60GB的GPU内存,这对于大多数游戏PC来说是一个挑战。
2.浪潮云行业大模型市场居首位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中国行业大模型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浪潮云位居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第一位。在政务、交通、应急三大行业领先,全面领跑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浪潮云打造的海若大模型,具备“可信赖、可落地、可持续”三大核心优势,依托海若智能体生态伙伴,共同开发打造了300余个行业大模型场景。浪潮云助力济南市大数据局打造了“大模型创新工厂”,并在黑龙江、上海等地推动大模型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赛迪顾问认为,云计算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加速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推动了数字经济的提质升级。浪潮云将继续秉持“云网边端、云数智、建管运”十字融合方针和MEP战略,以场景驱动,加强与垂直行业深度合作,打造更加安全可信的行业智能体应用。
3.比亚迪吹响集结号,10万+车型吃上高阶智驾,入门车更卷了
今年8月,余承东宣布“全民智驾时代来了”,智驾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24年下半年,智驾开始下探到20万元以内,多款支持智驾的新车陆续上市。比亚迪宣布将高阶智驾下放到10-20万元的车型上,基础智驾功能还计划下放到入门级的车型上。其他车企面临如何实现智驾普及,推出更多低价智驾车型的挑战。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显示,10万+区间是用户购车的主流价位,这部分购车用户关注汽车的硬件设备和软性因素。车企需要在10万+这个区间,做出一辆动力不错、外观不山寨、内饰不塑料,安全性过关、娱乐功能拉满,同时还拥有智驾的车,还得保证不是亏本买卖。
4.OpenAI发布全新“o1”推理模型和200美元的ChatGPT Pro订阅服务
OpenAI近日发布了全新的“o1”推理模型和200美元的ChatGPT Pro订阅服务。该模型能够处理图像和文本,速度比之前的预览版快50%,错误率降低34%。ChatGPT Pro用户将获得更强大的“o1 Pro Mode”,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推理搜索和提供更好的答案。该服务主要面向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其他需要高级智能的用户,旨在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和让他们站在人工智能进步的前沿。
5.中国AI开源大模型与框架市场研究报告
国际数据集团(IDC)发布了《中国AI开源大模型与框架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AI开源大模型与框架市场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景。报告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技术创新等方面,旨在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指导。报告预测,中国AI开源大模型与框架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推动中国AI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6.蔚来计划推送端到端大模型架构 追平对手
据报道,蔚来计划于2025年1月推送Banyan 3.1.0版本的智能系统,该系统将实现首次推送用于智能驾驶的端到端大模型架构。这一举措被认为是蔚来在智驾领域的重要一步,虽然较晚,但终于实现了端到端智驾。蔚来的8款在售车型均基于NT2.0平台研发,近期将推出NT3.0平台新车。蔚来的端到端大模型架构与小鹏、华为等国内车企类似,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段式大模型,而是由多个小模型组成。
7.作业帮银河大模型再落地:墨水屏学练机问世
近日,作业帮推出了搭载银河大模型的墨水屏学练机。这款设备采用了最新的墨水屏技术,能够提供清晰的显示效果和流畅的操作体验。银河大模型是作业帮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智能辅导。该设备的推出标志着作业帮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
8.360杨晓红分享生成式AI营销新范式
360商业化高级总经理杨晓红出席见实科技举办的“多平台·新玩法——硬核增长”2024见实年度私域大会,分享了《生成式AI营销新范式与落地实践》主题演讲。杨晓红表示,生成式AI正在重塑企业营销,要想让AI应用真正落地转化,单靠底层技术的改进还不够,将“明星场景”做深做透至关重要。360智能营销云瞄准明星营销场景进行了基础技术沉淀和AI原生应用开发,在数字化浪潮中为企业实现高效增长提供多维助力。杨晓红分享了360对行业趋势的洞察,企业生成式AI营销应用呈现出三大趋势:企业对生成式AI的关注度和应用热情持续攀升,生成式AI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已从最初的图文进化为音视频创作的多模态内容,企业对生成式AI营销的应用从单点进化为全链路覆盖。
9.GPT Healthcare 将在印度贾姆谢德布尔建设一家现代化医院
印度医疗保健公司 GPT Healthcare 近日宣布,将在贾姆谢德布尔建设一家现代化医院。该项目是与 Naveen Singh 等租户签署的一份谅解备忘录和意向书。医院将采用最新的基础设施,旨在改善贾姆谢德布尔的医疗服务。GPT Healthcare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目前运营着四家多专科医院,共有 561 张床位。该公司专注于管理中型多专科医院,致力于扩大印度的医疗服务可及性。
10.机器开始理解人类语言的细微差别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chatGPT-4在理解人类语言的细微差别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了人类的表现。研究人员测试了chatGPT-4和谷歌的LLaMA2在理解讽刺、暗示和复杂故事方面的能力,结果显示chatGPT-4的表现与人类相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好。然而,在识别社交失误方面,chatGPT-4仍然落后于人类,而LLaMA2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则超过了人类。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chatGPT-4采取了更加保守的方法来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机器学习算法正在变得越来越擅长理解人类语言的细微差别。
11.MiniMax副总裁刘华谈大模型生存战
近日,MiniMax副总裁刘华表示,大模型公司对技术、方向的判断尤为重要,这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上限。MiniMax在大模型研发方面,有三个明确的方向,包括降低模型错误率、实现无限长的输入和输出、多模态路线发展。刘华指出,大模型要进入严肃的生产、研发、科研、设计,那它的错误率肯定要降低,最好能降低到2%-3%最好。同时,MiniMax也在与腾讯云合作,后者为其提供了一系列集计算、存储、网络为一体的高性能智算产品,让MiniMax释放更多的精力聚焦在模型本身的训练和工程化上。
12.科大讯飞与中国华能集团战略合作 加速“AI+能源电力”发展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研、人才、平台、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AI+能源电力”发展。双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联合运营、能源项目等领域的合作。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希望双方在华能大模型平台底座建设、“AI+能源电力”关键技术研究、场景应用等方面加强合作,以“AI+”助力中国华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13.探访棋坛巅峰赛事:大模型体验区火爆,AI拉满存在感
近日,智东西受邀参加了2024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在新加坡现场体验了AI技术与棋艺的碰撞。谷歌作为大赛冠名赞助商,将AI和国际象棋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让AI既做设计,又当起专业国际象棋解说。在体验区,智东西亲身体验了生成式AI设计棋子,仅需输入关键词就能创作出一组个性化的棋子。除此之外,谷歌还推出了Chatting Chess体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国际象棋中各种复杂概念。谷歌DeepMind资深研究科学家Nenad Tomašev还分享了AI与游戏的关联、AlphaZero的发展历程等内容。整体来说,AI在国际象棋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提高棋艺,还能带来新启发和创造力。
14.中国太保携手科大讯飞发布“百岁人生蓝智伴”助老公益产品
中国太保集团与科大讯飞集团近日联合发布了“百岁人生蓝智伴”助老公益产品。该产品是一款AI交互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百科知识、智能绘画娱乐、健康食谱推荐等服务。同时,产品还可以开展脑健康智能早筛,提供个性化的生活建议,并开展专属陪伴。该产品旨在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情绪,丰富长者的精神世界,帮助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水平。中国太保集团党委副书记周丽贇表示,希望双方合作持续深化,在“公益+科技”“养老+科技”等领域结出更多丰硕成果。科大讯飞集团党委副书记张云飞表示,希望通过“科技+公益”,推动AI技术在公益事业领域的应用,为特殊群体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15.星纪魅族与阿里云合作 加强AI大模型和云计算服务
近日,星纪魅族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AI大模型和云计算服务领域展开紧密合作。通过此次合作,星纪魅族将能够更好地利用阿里云的技术优势和资源,进一步提升其在AI大模型和云计算服务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同时,阿里云也将为星纪魅族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帮助其更好地实现业务创新和发展。
16.泛微网络发布“大模型+小模型+智能体”数智大脑
泛微网络于上海举办体验大会,正式发布数智大脑Xiaoe.AI。该平台基于“大模型+小模型+智能体”构建而成,提供50+智能体服务和100+智能业务组件。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切换适合自己的大模型,也配备了各种不同专项职能的小模型。用户只需“多轮对话、在线编辑、权限设置、业务集成”四步即可实现适应客户应用场景的智能体构建。泛微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50+智能体只是起点,未来平台上会产生成百上千个智能体,让办公的每一个流程都智能化。
17.智能体成大模型战争关键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智能体已经成为客户、大模型企业和服务商关注的核心。智能体必须能够切实解决业务问题,至少在降本增效方面要有10倍、20倍的提升,才能获得客户认可。业界认为,智能体的落地应用需要具备三个主要特征:能够进行交流和理解;依据反馈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自我规划;与外部能力单元进行互动和协同。目前,大厂仍是智能体落地的主要推动者,但未来行业智能体的产出来源主要将是两类玩家:一类是有AI原生能力的服务商,另一类是行业传统信息化服务商。
关注「阿杰与AI」公众号
与AI时代更靠近一点
资讯汇总 omini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