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历史了。
历史呢,你要是左右不了历史,那你的历史就只能由着别人写,所以看历史不能把动态的历史静态化,不能把复杂多变的人简单化和脸谱化。
白居易这首并不是讽刺君王,这一首诗的流传,恐怕主要原因是大唐开明的风气,白居易说的这些事情,按照我们现在所谓的礼教来看,这是白居易在谴责,但在当时却不是,当时风气确是如此的,先有李世民纳弟媳为妃,后有高宗李治立庶母武媚为后,再有玄宗李隆基纳儿媳为妃。
这首诗是一个故事,一个浪漫的悲剧故事,一个未讲完的故事。
全诗分三段:
第一段写什么呢:写快乐,写皇帝和杨玉环是初见时的快乐,写这段美满的姻缘。
第二段写什么呢:写悲伤,杨玉环死了,皇帝的悲伤。
第三段写什么呢:写思念,与杨玉环不能相见。
写第一段的时候,是有带着点讽刺,可写到第二段的时候,越写越悲伤,写得很悲苦。最后白居易把自己感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讽刺了,全是同情。到了这一段的最后,诗人已经无法再控制自己的同情,以至于要帮着这个被自己同情的皇帝找一个办法缓解皇帝的痛苦。同时也要释放自己的悲伤。于是就有第三段。第三段一开始的时候几句很欢快,但写着写着又回到了悲伤。
显然啊,此时的诗人的酒已经喝高了,情绪已经无法控制了,这个时候就不可避免的越写越悲伤。直到最后写到最悲伤的时候,竟然无法继续,诗也就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表面上指的是这个汉武帝刘彻,后边提到了金屋藏娇的故事和那些宫殿的名字,都是汉朝宫殿的名字,但这其实是说的是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这个重色,确实皇帝是有很多老婆的,而且这是法律规定,是必须有的,在隋唐以前,尤其是汉朝,这皇帝啊,其实是必须儿子多的,因为当时执行的是家天下,要靠封王来管理天下的。儿子越多,将来政权越稳定,用儿子代替兄弟,这是国泰民安的诀窍。倾国我们知道大概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指国家处于危难,要亡国了,第二个呢,是指全部,你看历史上经常说,xx发倾国之兵,是指全国的兵力,倾国之兵就是全部的意思。在这呢,这个倾国是美女的意思,在这里有一点贬义,大体就和红颜祸水差不多,国王、皇帝会因为这些美女而亡国,这种美女就是有亡国的美貌,叫倾国。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一句的意思就是刘彻喜欢美女。
御宇多年求不得,咱们这位皇帝,刘彻也好,李隆基也好,御宇多年求不得,就是宫里的还不够搞到宫外去了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个地方已经露馅了,刘彻都知道他找的是陈阿娇,李隆基是和杨玉环,明眼人看到这就明白了,这不是汉朝,这是唐朝。杨家有女初长成,杨家有女,就是杨玉环, 初长成是指十五到十七岁。唐朝的规定,女孩十五岁就算成年,那就可以出嫁。养在深闺人未识,是说这是一大家闺秀。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十七岁的杨玉环这个时候正待闺中。
好了,读完这四句,我们知道了,这边皇帝正满世界的寻找美女,那边又有一大姑娘正等着嫁人,他们有戏吗?往下看,这得看这个姑娘条件了,这毕竟是皇帝选妃一般条件的肯定不成。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表面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杨玉环太美了,被皇帝选中了。从她进宫,皇帝的以前的那些嫔妃就都让他给比下去了。
杨玉环美吗?很美,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我们常说的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指的就是四大美女,这其中羞花就是指杨玉环,据说杨玉环到后花园散散心的时候,所走过之处,周围那个花都合上,比不过生气了不和你比了。闭月,这个闭月是指貂蝉,貂蝉晚上出门准阴天,这是一个让嫦娥看了都郁闷生气的美女。沉鱼,是指西施,她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这个鱼见到她就沉底,那鱼沉底是因为水温太低,这是个冰美人。这个落雁呢,这是王昭君。据说这个昭君嫁去北方匈奴的时候,沿途的大雁看着她就一头栽下来了。
这是四大美女,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前后跨越两千多年,选出了这四个美女,其中就有这个杨玉环。
开元七年,杨玉环生在成都。
杨玉环的父母在她很很小的时候双双亡故,她从此离开了成都,被叔父杨玄璬接到了洛阳抚养。
洛阳当时是唐朝的第二大城市,著名的人文荟萃之地。杨玉环因此也获得更好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除了天生丽质,她还能歌善舞,史称"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开元二十三年玄宗为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举办婚礼,这个儿媳就是杨玄璬的养女杨玉环。皇家的规矩多,李瑁是当时又是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的儿子,所以这个事情去办得很隆重,从降旨订婚那不得走一套流程是吧,眼看着这就要正式结婚了吧,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出什么事了呢?这个武惠妃呀,是一个这个心眼很小的人。这个李瑁,只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当时王皇后早已被废去世了,所以武惠妃不是皇后,地位相当于皇后,准皇后了,武惠妃实际上老想着呢,让这个寿王李瑁呢,就是将来当太子,所以就和宰相李林甫暗中搞陷害这些。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全部废为庶人,而后又将这三个赐死。就在杨玉环要过门的时候,这个武惠妃突然死了,似乎是,历史上是说有说法是都吓死的,就是她害人太多,仇人在这个阴魂呢纠缠不放。反正在这个时候,武惠妃突然就得了精神病疯了,很快就死了。寿王这就开始守孝是吧?这媳妇儿还没过门呢,都等了好久了,现在又得守孝四年,这就是说,武惠妃是按照皇后那么对待的。唐玄宗实际上还是很喜欢这个武惠妃的,虽然这只是一个贵妃,只是一个妃子,但是她是按照皇后的这个丧事办的,所以杨玉环就一直等着。
杨玉环到底有没有嫁给过这个李茂,这个历史上是有争论的。
这个事不是问题的重点?不管你办过婚礼没有?入没入洞房,是不是有孩子?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时杨玉环现在已经是李瑁的老婆了,是唐玄宗的儿媳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为什么强调这个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呢?因为杨玉环,最后又做了唐玄宗的老婆。为什么会这样?
武惠妃一死,唐玄宗呢,精神受沉重打击,一下子变得消沉颓废,六宫粉黛、三千佳丽对他而言都失去了吸引力,就变得胡天胡地、瞎玩乱搞,面对这种情况,一贯善于替主子分忧的老奴高力士会怎么做,当然会千方百计的帮玄宗再物色一个新的意中人,开元二十八年在高力士的精心安排下,杨玉环正式于玄宗李隆基相会,这年杨玉环二十二岁,李隆基五十六岁。杨玉环绝对不会料到,她婆婆的死给她公公造成的感情创伤,最终要她这个儿媳去抚慰;而李瑁也更不会料到,自己失去了母亲,守完孝又失去了妻子,还匪夷所思的成了自己的"后妈"。
在今天人们看来,这是一不可思议的一幕,是吧?就这么发生。
唐玄宗看上了儿媳妇,皇帝能胡来吗?肯定不行是吧,这太不成体统了。必须想一个巧妙得方法,办法很快就想到了,玄宗有先例可循。想当年,高宗李治在纳庶母武媚为妃之前,武媚不也是曾经在感业寺当过一段时间的尼姑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杨玉环"出家"当女道士,唐玄宗命令这个杨玉环去道观出家,然后秘密暗度陈仓的将杨玉环从道观中接出来,做了自己的妃子。其实这在当时是不违法,只是说唐玄宗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当老爸的抢儿子的老婆,这太说不过去了,是吧?所以要演出这个入道观这一处。而且呢,这个事呢,其实也确实可行,唐朝是这样,如果你出家去道观,你的所有档案就销毁了,因为唐朝政府看来你现在归神仙们管了,是不是政府不管了?杨玉环这个人从唐朝的档案中就消失了,所有人只知道那唐玄宗是娶了一个女道士太真,没有人知道这个女太真就是寿王妃。天下的美女多了,谁知道杨贵妃就是杨玉环呢?开始的时候,这个事还真的就瞒住了,大家都不知道。要不是这个杨玉环,他们杨家人后来卷入了政治的争夺,他哥哥是吧?他哥哥后来得罪人太多,成为众矢之的,杨玉环的身世这个事,才会闹得尽人皆知,这个人就是杨国忠。
所以杨玉环十七岁的时候,她不是一朝选在君王侧,她是一朝选在寿王侧。
十七岁,杨玉环是做了寿王妃。开元二十九年,二十三岁的杨玉环出家,直到二十六岁杨玉环被封为唐玄宗的贵妃,正式再嫁唐玄宗。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六宫就是指后宫皇帝住的地方,也就是啊,指所有皇宫内的女人吧?六宫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是真有后宫佳丽三千人呢,这个儒家呀,咱们汉人的儒家是认为我们自己是延续的是周礼。周礼对皇帝有多是老婆,是有专门规定的。
周礼规定就是六宫,天子立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一共一百二十一个,后代的皇帝除皇后以外,嫔御的名号、数量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都没有达到这个配置。连一百二十一个老婆都配不齐,那后宫佳丽三千人是怎么回事呢?是汉武帝的故事。汉武帝闲着没事,把后宫所有的这个岗位呢,都给定了级别,每个人都定岗,不止这五级,所有的人都算上了,最后定出了十几个级别,这些级别都算上,一共定岗了三千人,就是皇宫里所有的女的都算上,一共是三千人。这三千人不是都为皇帝服务的,这还有为皇后服务的呢,还有为夫人服务的等等。那些个后宫的妃子全靠边,皇帝眼里现在就只有杨贵妃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华清池就是诗中提到的这个杨贵妃洗澡的这个地方。这个华清池啊,不在皇宫里,而在骊宫,就是在长安的郊区。骊宫那个时候是冬宫。皇帝只有冬天才在这住几个月,因为这里的是天然温泉,开春皇帝就搬回皇宫住。
为什么说赐浴呢?这个华清池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是只有皇帝皇后才能用,别人是根本就不能靠近的。换句话来说,这是个很隐蔽的地方。这其实就是说,杨玉环被秘密地接进了皇宫,与皇帝背着人幽会。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读到春寒赐浴华清池的时候是吧?我们不惊会问,这杨玉环对这门会事是什么态度?他自己是愿意啊,还是不愿意啊?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你说杨玉环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呢?
当然是愿意的,李隆基那是一代名主,是皇帝,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而且李隆基这个人风流倜傥,你想想,像李白那样的大诗人都是陪着李隆基喝酒,他还是音乐家,有钱有权有势业,还是个文艺范的皇帝,李隆基,这应该是全民偶像,人见人恩爱的好夫君。而李瑁呢,这是一个失去了靠山的皇十八子,不能比这个。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云鬓就是唐朝皇宫中的那个女人,将要将那个头发向上隆起那个样子。古代画卷中的女图,就是那个样子,那个就叫云鬓。杨玉环云鬓了,花颜就是彩妆,唐朝的时候,中国就开始有彩妆,抹粉了。
金步摇是一种金首饰,它一边插在这个云鬓里,一边是一挂坠儿。走路时摇曳生姿,还能发出声音,就是所谓金玉之声。 这是描写杨玉环这时候的打扮
芙蓉帐暖度春宵,芙蓉是一种花,芙蓉花,但是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就是指成都,就是指养玉环。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几句都是讲杨玉环入宫的过程
西安的这个皇宫实际上是分成好几个部分,华清池所在的是骊宫,皇帝只有冬天才在这,大臣们现在啊,还在皇宫那边等着皇帝早朝呢。可是皇帝就没在皇宫,怎么上早朝啊?君王为什么不早朝?那唐玄宗现在就没住在皇宫。
唐玄宗都住在骊宫呢,可大臣们都不知道,还每天早上到皇宫那去等着皇帝上早朝。这就说明从冬天到春天,这个事儿一直被严格的保密着,大臣们都不知道。这个秘密直到杨玉环正式被加封为杨贵妃。这个杨玉环原来的老公李瑁是什么意见呢?寿王的这个母亲一死啊,这个寿王就失去了这个靠山,后来这个寿王也没有什么作为,估计就是郁郁而终不高兴。
那白居易怎么看这个事?就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这层特殊关系,白居易其实是不在乎的。不但白居易不在乎,当时的人也不在乎,是后来的人很在乎。这放在大清朝,你要是敢写一个试试,看看你的脑袋能不能保住?别说你的了,我的都保不住,这得诛九族。可唐朝这个事情就没关系,这异域风俗很强。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这一句写得很缠绵,写出了两个人在一起如胶似漆的样子。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上面说了除了六宫还有侍奉她们的各种宫女呢,两个都加上这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金屋实际下是指皇帝宠妃的居所,这个是源自汉代的那个金屋藏娇的典故。玉楼当时是御花园的主楼,真有一座主楼叫玉楼,这是一座宫殿的名字。
金屋藏娇这个故事就是汉武帝刘彻的故事,是刘彻和那个陈阿娇的故事。刘彻很小的时候几岁的时候这个样子,他就看见一个小美女阿娇。刘彻当时玩过家家的时候就和这个,就是说我将来要娶你,说我会用黄金屋子。后来他还真的,他们就成了夫妻,也真的有这个黄金屋,但这两个人的结果并不完美。
实际上这里是说开篇的这个汉皇就是汉武帝刘彻。这就是说,从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合春,从这一句开始,这个皇帝和杨玉环就不在是偷偷摸摸的约会了,这个时候的这两个都已经是皇宫里的宫殿,这时候就是说杨玉环这是已经被册封为贵妃。
这贵妃是什么地位呢?贵妃是夫人,杨玉环入宫就是贵妃。
当时的皇帝没有皇后,贵妃就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人,实际就是准皇后。但杨贵妃始终也没成为皇后,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是杨玉环的这个身份有问题,他经不起追究。
再一个是什么呢?现在的皇帝有太子,一般来说只有太子的亲妈才是皇后。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当中这个姊妹,就是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后来这这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夫人,分别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列土就是封号的意思,有封号,姊妹兄弟皆列土,那姊妹都封,都被封为夫人了,那兄弟呢?
杨玉环的兄弟就更厉害了,就是因为杨玉环这个哥哥的势力太大,才招来记恨,杨玉环的身份这才被不怀好意的人有意泄露。最终这场乱伦的丑剧被曝光天下,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他的原名是杨钊,是杨贵妃的远房堂兄。
这也是一个世家子弟,到杨国忠这个时候,杨家这一致已经开始家业败落。杨国忠后来从军在四川发迹,受到他长官的赏识,这长官后来无意中都知道了这个杨国忠和杨贵妃是亲戚。这就派他来给皇帝送贡品。杨家四姐妹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个哥哥呢。
这个时候的杨国忠还叫杨钊,国忠是唐玄宗给改的名字,叫杨国忠。
杨国忠很快就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有一门好亲戚,又碰上一个好时机,一下子就火了。最后杨国忠接替了李林甫做了宰相,杨国中一个人兼任着二十多项职务,一个人干二十个人的活,确实能干。
其实唐玄宗李隆基啊,是很能识人,他挑选的这个宰相是真为皇帝出力的。 杨国忠给这个皇帝唐玄宗做了三件事,你听听,第一件是帮着皇帝整治了权贵,皇权现在又一次掌握在皇帝手里了。这是皇帝的意思,是杨国忠不会执行,但必须说,杨国忠干得干净利索,很能干,有魄力,这是皇帝给杨国忠的评价。
第二件就是收藩,把天下的兵权都收到皇帝手里,削弱这帮藩王的势力,杨国忠干的也尽心尽力,是吧?只要皇帝高兴,在杨国中不屈万夫所指。 杨国忠干得挺卖脸,但是最终惹出了事情,杨国忠有没有私心?当然有。这就是杨国忠干的第三件事。什么阻止太子继位?杨贵妃虽然整天围着皇帝,但是没小孩,没儿子这是个缺憾。要是有儿子,估计这个儿子就是新的太子,但没有,可是万一要有了呢,所以不能让现在的太子继位。只要皇帝不死,那杨玉环就没准有儿子,太子继位,那不是就全完了吗?所以杨国中是竭尽办法,就是不让现在的太子继位。
杨国忠给自己树立了三大敌人,现在大臣们恨他,藩王们恨他,因为他要削藩呢,太子更是恨之入骨。
可怜光彩生门户,这句话就是这一家人飞黄腾达啊,这太让人羡慕了。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杜甫的兵车行有这么一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杜甫的这一句是夸张,而白居易的这一句是调侃。
你看白居易到这个时候,其实心里还是对唐玄宗和这个杨玉环这个事情还是有反感。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这个地方地址又变了,又搬回骊宫去了。骊宫就是咱们前面说过的冬宫,就是华清宫,建在骊山上,所以又叫骊宫。
这里是说皇帝后来啊和这个杨贵妃啊,索性就搬回离宫不走了。
那上朝怎么办呢?不上,国家的事情,现在皇帝真的不管了。这就是安史之乱的缘由。唐玄宗这个时候把国家大事都交给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了,自己和杨贵妃去了华清宫,过起了神仙日子。看到这里,好像觉得皇帝和杨贵妃啊,好像好了没多久。但实际上皇帝和杨贵妃一起相处了十多年的。
仙乐风飘处处闻的时候,这个时候已经不杨玉环而是杨贵妃,已经三十多岁了,但仍然得到皇帝的喜爱。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六十多岁的皇帝,每一天就是在后宫与杨贵妃一起,泡泡温泉,看看歌舞。这是一幅太平景象,人似乎生活在无边的快乐中,这样的日子,连皇帝都心满意足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阳就是一个北京的旧称,在这里驻守的唐朝大将是安禄山。鼙鼓是一种小鼓,军队专用的。
渔阳鼙鼓动地来,就是说安禄山的军队打来了,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史之乱,这个安就是安禄山,始是史思明,就是两个人,安禄山和死史思明,先是安禄山带着史思明造反,然后呢,安禄山死了,史思明接着安禄山继续闹
安史之乱的根子就在杨国忠这,但是不赖杨国忠。从武则天开始,汉人就得到重用,原来的那个政权主要的力量是关陇集团,宇文泰所创建的府兵制,现在被渐渐取代,到李隆基借助汉人的力量推翻太平公主,然后张说改革,府兵制到募兵制。
经济的繁荣反而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旧的体系被打破了,这些新贵们纷纷登场,这些人不错,他们年富力强,懂经济懂政治,再加上这个唐朝皇帝的好政策,一下子大唐就兴盛起来,这也让这些人的野心膨胀起来,于是地方势力在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以后,开始要求更大的权力,要求政治上的自主。
安禄山就是这么一个军阀,当时唐朝有十大藩镇,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而安禄山就当了三个藩镇的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
杨国忠在他执政以后,一个重要的国策就是帮着皇帝建立中央政权。撤藩,将安禄山这帮人的权利收回来。 但就是这个政策,杨国忠操之过急了,引发了藩王们的反叛,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然后他又惊慌失措,处事不到其当时啊,已经没办法了。
当时要命的问题是什么呢?唐朝是募兵制,这些藩王现在手握重兵,但是没有人来增援,为什么呢?讨厌杨国忠,不满杨国忠的这个撤藩政策,甚至巴不得安禄山除了杨国忠。
这就是当时的形势,大唐繁荣背后的重重矛盾。安史之乱其实你说是杨国忠的责任吗?其实未必。
惊破霓裳羽衣曲。咱们终于提到这个霓裳羽衣曲去了。咱们说说这个皇帝唐玄宗,唐玄宗非常懂音乐,这是个音乐家。 这音乐歌舞剧就是唐玄宗创作。唐玄宗和杨玉环和这个杨贵妃联合创作,可惜的是失传了。
所以你看四海升平,一片祥和,这时候就是皇帝每天就陶醉在骊山的歌舞中,潜心创作。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安禄山造反,是不是北方的军队一路过关斩将向长安杀来?
其实这个安禄山呐,是唐玄宗啊非常信任的大将。安禄山是说什么呢?是说皇帝没错,皇帝是好皇帝,只是这个杨国忠是奸臣,我们要清君侧,他是以这个名义叛乱。
安史之乱最后成为唐玄宗人生的转折,整个唐朝也由此由胜而衰。
这个安禄山是一个胡人,但是他很难管理军队,而且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是一个很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安禄山的溜须拍马,到了无耻的地步。杨玉环,比安禄山小十八岁,安禄山遇到杨玉环的时候,那个时候杨玉环才二十几岁,不到30岁,刚刚被封为贵妃,安禄山这时候已经四十多了,结果呢,安禄山任杨玉环为干妈,给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杨玉环当了养子。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喜欢杨玉环,安禄山这是为来让皇帝高兴。
在此以前我们看到写的全是快乐,是吧?皇帝和杨玉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他们的美满婚姻让天下人羡慕。
第一段就讲到这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