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命令行常用指令
前言
在某些环境下开发经常不能使用 Navicat
等数据库界面化客户端,这就要求开发人员退而求其次使用 MySQL
自带的命令行客户端。本文主要介绍MySQL
常用的命令,基本上可以平替界面话的操作。
常用命令
常用命令主要有数据库连接、切换数据库、查看表信息、创建索引、创建表、修改表和清空表等。
查看 MySQL
版本
# 注意 V 是大写
mysql -V
结果如图所示:
用户
-- 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用户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 赋予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用户名>'@'%';
-- 刷新更改
flush privileges;
连接数据库
mysql -h<IP地址> -u<用户名> -p<密码>
# 示例
mysql -hlocalhost -uroot -p123456
结果如图所示:
切换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
-- 示例:
use sys;
结果如图所示:
查看表
查看表信息
show table status;
结果如图所示:
如果列比较多,可以在结尾处将 ;
号改成 \G
,表示每行数据竖向展示。
由上图可以看到 sys
数据库只有一张表 sys_config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张表的数据库引擎是 InnoDB
,还能查询到这张表的创建时间、更新时间、表注释等信息。
查看表结构
-- 查看表结构
describe <表名>;
-- 示例
describe sys_config;
结果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 sys_config
表有四个字段,它们的字段类型是 varchar
和 timestamp
,字段是否可以为空,字段的默认值等。
但是 describe
命令并不能得到表的索引信息,所以我们还需要 show indexes
命令单独查询表的索引。
查看表索引
-- 查看索引
show indexes from <表名>;
-- 示例
show indexes from sys_config;
结果如图所示:
主要返回字段:
Non_unique
: 0表示是唯一索引,1表示不是唯一索引Key_name
:PRIMARY
表示索引的名字是主键索引Seq_in_index
: 索引项在索引定义中的顺序位置。对于单列索引,Seq_in_index 的值总是 1,因为它只有一个列;对于多列复合索引,每一列都会有一个递增的 Seq_in_index 值,指示该列在索引定义中的位置。
例如,假设你有一个表 users,并且在 (first_name, last_name) 上创建了一个复合索引,那么:first_name 在索引中的 Seq_in_index 值将是 1,last_name 在索引中的 Seq_in_index 值将是 2。
Column_name
: 索引列的名称
创建表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
column1 datatype constraints,
column2 datatype constraints,
column3 datatype constraints,
...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PRIMARY KEY (column_list)
);
-- 示例
CREATE TABLE `sys_test` (
`id` big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主键id',
`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名称',
`status` tinyint DEFAULT NULL COMMENT '状态,0:禁用,1:正常',
`cre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COMMENT '创建时间',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MMENT='测试表';
修改表
添加表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LUMN <字段名> <字段类型>(<字段长度>) NOT[DEFAULT] NULL;
-- 示例
ALTER TABLE sys_test ADD COLUMN 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修改表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COLUMN <字段名> <字段类型>(<字段长度>) NOT[DEFAULT] NULL;
-- 示例
ALTER TABLE sys_test MODIFY COLUMN 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创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字段名>[(字段长度)]);
-- 示例
CREATE UNIQUE INDEX `uk_name` ON `sys_test`(`name`(255));
唯一索引的名字一般是以 uk_
的前缀开头。如果唯一索引字段是 text 类型的,需要在创建唯一索引的时候指定索引的长度。
创建普通索引
ALTER TABLE <表名> ADD INDEX <索引名>(<字段名>) USING BTREE;
-- 示例
ALTER TABLE `sys_test` ADD INDEX `idx_name`(`name`) USING BTREE;
普通索引的名字一般是以 idx_
的前缀开头。上述示例给 sys_test
表创建了一个名为 idx_name
的普通索引,索引字段是 name
。
删除索引
-- 两种删除索引的方式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索引名>;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 示例
ALTER TABLE sys_test DROP INDEX idx_name;
DROP INDEX idx_name ON sys_test ;
导出
-- 导出表结构
mysqldump -u[username] -p[password] --no-data --routines --triggers [dbname] > file.sql
-- 示例
mysqldump -uroot -p123456 --no-data --routines --triggers dp-pro > d:\dp-pro.sql
u [username]
是你的MySQL用户名;p[password]
之后直接跟上你的密码,或者可以输入p
然后按回车键输入密码;-no-data
表示只导出表结构而不导出数据;-routines
和-triggers
是可选的,如果你的数据库包含存储过程或触发器的话,可以加上这两个选项来包含它们;[dbname]
是你要导出的数据库名。- 要将输出保存到一个文件中,可以使用重定向操作符
>
清空表
-- truncate
truncate table <表名>;
-- 示例
truncate table sys_test;
-- delete from
delete from <表名>;
-- 示例
delete from sys_test;
truncate
和 delete from
两种清空方式的区别:
- 清空速度:
truncate
不需要逐条删除记录,而delete from
是逐条删除,所以truncate
更快,truncate
会删除所有数据页,并重置表的大小; - 事务处理:
truncate
是非事务性操作,而delete from
是事务性操作。truncate
之后不能回滚; - 自增字段重置:
truncate
可以重置AUTO_INCREMENT
自增字段,delete from
不能重置; - 返回行数:
truncate
返回0行被影响,因为truncate
是DDL(数据定义语言)
命令,而delete from
是DML(数据操作语言)
命令; - 权限要求:
TRUNCATE
需要DROP
权限,而不仅仅是DELETE
权限; - 条件过滤:
DELETE
可以带有WHERE
子句来删除指定的行,而TRUNCATE TABLE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