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端 26岁 | 2024 7-10月 秋季总结

282 阅读7分钟

4年前端 26岁 | 2024 7-10月 秋季总结

回望这几个月的时光,总感觉懒惰和拖延占据了不少生活的角落,很多原本计划完成的事都未能如愿。时间仿佛悄然流逝,秋天的脚步已渐行渐远。

编程

独立开发

我的理想工作模式,是能够以独立开发为主,并且通过远程办公自由地工作。之前与一位阿里毕业、现已投身独立开发的朋友共进午餐,聊到了一条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第二曲线”发展路径。

首先,我想向大家抛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海外远程工作机会会青睐中国开发者?

答案其实很明确:那些追求高产品质量和代码质量的精干小团队。低质量的海外外包市场基本已经被印度包揽,而大公司由于政策限制,通常不会给国人提供远程工作的机会。因此,机会的关键在于高效的精英团队

那么,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如何与这些海外团队建立联系?

答案也不复杂——出现在他们活跃的社区中。无论是像X、Product Hunt,还是Reddit这些平台,你需要通过这些渠道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论是编程、产品设计,还是营销和运营。你要让他们看到你所具备的价值,从而为你打开通往他们团队的大门。

对于那些想走向海外独立开发的国内程序员来说,关键在于调整心态,不必抱着“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若赚不到钱就回去找工作”的想法。你在X上进行“build in public”的营销时,或者在Product Hunt上推广产品时,与那些同样活跃于这些平台的海外开发者和创业者的接触,可能正是你迈向海外远程工作的转机。

Void(0)

昨天观看了 ViteConf,大会中尤雨溪正式宣布成立新公司——VoidZero。这个项目的目标在于解决目前 JavaScript 工具链中存在的碎片化、依赖复杂以及性能瓶颈等棘手问题,致力于为开发者打造一个更加顺畅、高效的开发体验。VoidZero 虽然目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它将对 JavaScript 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一名开发者,这样的项目无疑让我感到兴奋。我希望能够在未来逐渐参与其中,把它作为我开源之旅的重要一环。通过投身到这样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项目中,我不仅可以帮助改进开发工具,也能与全球的开发者们一起推动技术的进步,提升自身能力。

英语

我一直在学习英语,但总感觉进步缓慢。我逐渐意识到,问题在于我往往只是在“想学英语”的时候才开始学习,这样的随意性让我的进步受限。接下来,我必须逼迫自己随时随地使用英语,不论是否舒适。只有通过将自己完全浸入在语言环境中,我才能看到自己期待中的提升和进步。

公益

关于公益项目,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虽然有些细节并不适合在此详谈。然而,最近我陷入了一些深层的思考。我们往往能迅速策划并举办一场活动,但活动结束后,却缺乏足够的沉淀和积累。这种短期的影响力虽然可见,但却很难形成持久的效应。

因此,我们亟需培养一种长线思维——不仅仅是把每一次活动当作独立的事件,而是要思考如何让这些活动产生连锁反应,积累成更大的影响力。通过长期的努力和逐步的积淀,我们才能真正推动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

健身

最近我减重了10斤,虽然速度并不算快,但让我感到特别满意的是肌肉的明显增长。体重的减少带来了外形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肌肉的提升让我感受到力量的增长和身体线条的改善。每一次训练都有所回报,这种进步让我对健身的热情更加坚定,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变化。

临近30岁的感悟

离三十岁还有四年,按传统观念,三十而立似乎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然而,真的每个人都能如期“而立”吗?其实并不一定,除非你有着某种特别的内在驱动力。与其执着于追求所谓的价值和意义,不如全心投入去体验、去engage in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不要站在岸上看着,而是要敢于跳入其中,dive into something。

那些在当时看来毫无价值的事情,往往在未来会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life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当我们向前看时,那些点是离散的、毫无关联的,只有当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串联成了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因此,不要太过纠结眼前的得失,勇敢去尝试、去经历,因为每一个经历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连结的点,构建出属于你独一无二的道路。

法国奥运会

法国在奥运会筹备中的一件“小插曲”——把奥运五环旗挂反了。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们这里,可能会被视为一次严重的事故,但在法国,它更像是一个随意的故事。法国人活得相对松弛,他们似乎更把奥运会开幕式当成一场盛大的派对,不会太纠结于形式上的小差错,也不会因一时失误而上纲上线。

然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奥运会依然是关乎“为国争光”的大事,尤其是在面子文化的背景下,所有展示的内容都必须精心雕琢、尽善尽美。那些所谓的“边缘”元素,别人在讲多元,我们这里则可能被视为格格不入的“边缘内容”,被认为是不应被展现的,必须一律清除。我们只想展现那些符合自己审美标准、能带来荣誉感的内容。

法国人或许觉得展示多元文化是一种前卫、先进的表现,但在另一些人看来,这些不合常规的东西,怎么能登上如此高规格的舞台?“给我统统撤掉,不要给我们丢人!”——这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折射出各自对待文化、面子与展示的态度差异。

职场

最近职场上的一些烦心事终于告一段落,具体的细节不便在这里详述。这段经历让我反思了很多,也让我对职场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有了四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国企、私企、外企都待过。令我惊讶的是,我万万没想到,类似于写日报,甚至要求在日报中标注每项任务耗时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甚至带有惩罚性质的要求,居然是在外企遇到的。通过和同事的交流,我得知我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冷漠对待、拒绝沟通,甚至职场威胁和霸凌,似乎在这个环境中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让我困惑的是,我真的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这样做的动机和利益,似乎这些行为更像是一种无理的情绪宣泄,缺乏逻辑上的解释。最开始提到的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我看来不过是表面功夫,缺乏真正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这种行为其实缺乏了对基本人性的尊重,将个体的尊严完全忽略。

尽管如此,我这边依然保持冷静和克制,如往常一样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后续安排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