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65 亿融资成形,估值暴涨至 1500 亿美元!微软苹果英伟达相继「输血」

156 阅读5分钟
【新智元导读】OpenAI 的新一轮融资将筹集 65 亿美元,如今估值已升至 1500 亿美元,跻身「千亿美元俱乐部」。

OpenAI 的「吸金」能力又要爆表了?

据彭博社周三报道,OpenAI 正在与投资者洽谈筹集新一轮 65 亿美元的融资,或将推助公司估值达 1500 亿美元。

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还正在向银行寻求循环信贷约 50 亿美元。

消息一经报道,就引发了一波热议,特别是金融圈的关注。

结合此前传出的,ChatGPT 或将按年付费 200 美元,当然也免不了被疯狂 Diss。

此外,还有网友组织了公开投票,讨论 OpenAI 最终的 IPO 价格。

参考阅读:巨亏下艰难转型,OpenAI 变 CloseAI?奥特曼或计划 IPO 上市

据早前的报道,Thrive Capital 将领投此轮融资。同样,预计投资 10 亿美元的 Thrive Capital 也对 OpenAI 最新估值「三缄其口」。

此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越来越依赖 OpenAI」的科技三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预计也将投入资金。

其中,作为 OpenAI 最大投资者的微软,过去已经投资了约 130 亿美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此前也讨论到投资约 1 亿美元的程度。

事实上,OpenAI 也并不是第一个向华尔街银行寻求循环信贷便利的大型科技初创公司。

Meta、Uber 等科技公司也曾在筹集 IPO 之前向银行寻求信贷额度,以加强和银行的联系。

按照惯例,公司常会奖励那些做出大额信贷承诺的银行,让他们参与到 IPO 过程中。作为回报,贷款方也会为公司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条件。

自 2015 年成立以来,OpenAI 一直处于 AI 快速转型的中心。

ChatGPT、Sora、GPT-4o mini 等一系列大热产品相继推出,所展现的强大的文生视频、语音、文本能力,将 OpenAI 推为备受瞩目的投资「新宠」。

但是,去年年底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宫斗」事件。据有关人士分析,即使事后已采取了整改措施,也势必会对此次融资造成不小的影响。

毕竟,初创团队均已纷纷离职,CEO 奥特曼至今也还饱受争议。

前两天,还没上线的「期货」模型 GPT-4o 的项目负责人,也离开了 OpenAI

虽然 Sora 研究被曝深陷泥沼,GPT-4o 看起来也是前途未卜,但对 CEO 奥特曼来说,融资的优先级还是更高一级。

毕竟还没能实现盈利、自己「造血」的 OpenAI,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今年的净亏损可能达到 50 亿美元。

此外,据报道,OpenAI 首席财务官 Sarah Friar 在上个月给员工的备忘录中提及,「这笔融资将用于支持计算能力和其他运营费用的需求」,此外她还透露,「公司计划允许员工在股权回购中出售部分股份」。

参考资料:

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

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