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蘑菇,是一个苟全于乱世,三十未立的程序员,养了5只猫,在空闲时间积极探索副业给主子们挣罐罐钱。我探索过不少路子,都不说半途而废,在这些路上刚出发,就躺倒在地,睡上一觉,醒后对自己说,“哎呀,这条路不适合我,换一条罢......” 最近我看上了海外独立开发这条路子,打算再出发一次。这次我打算开一个账号,记录自己走过的这段路,看看这次能走多远。
为什么选海外独立开发这条路呢?
因为靠自己的能力构建一个好的产品,还能挣到钱,这种获取收入的方式几乎是每一个程序员的梦想。其次,是现在海外独立开发很火,大模型很火。让自己置身事内,无论成与不成,总是一条还不错的路子。
最近两年大模型很火爆,号称“第四次工业革命”。去年用过 ChatGPT 和 Stable Diffusion 之后,我对这种说法是嗤之以鼻的。ChatGPT 经常告诉我错误答案,尤其是回答里大多数描述是正确的,但里面又夹杂着几条不正确的描述。它的文字那么坚定,看起来那么严谨,但它却用最高级的环境欺骗了我,自己有种被渣男骗了的感觉。 而 Stable Diffusion 出的图呢,实在是太不可控了,出图跟抽盲盒一样,让我深感无力。程序员这个职业天生就厌恶不确定性。但是今年,眼看着这些大模型能力越来越强,幻觉越来越可控,着实是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到独立开发上来,大模型让我们的学习成本大大降低,简单的代码直接问大模型,就能告诉你个七七八八。并且,大模型的能力类似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和IOS操作系统,现在各种平台能力百花齐放,我们开发者只要能找准需求,在应用层面,不加入华为,也是大有可为的。
而为什么要出海,那当然是因为海外用户为软件付费的意愿更强,同时用一些大模型技术,或者网站上线什么的监管更友好。
打算写点什么?
初步设想会写几个专栏,包括
- idea 获取与分析:去哪找需求,如何分析需求。目前打算从 Product Hunt 按排名找优秀的产品,也会去 IndieHacker 网站找那些做的好的产品分析。
- 学习过程分享: study in public,将海外独立开发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也借此督促自己思考和总结。
- 开发过程分享: build in public,学以致用,将学到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学,应用到一个小产品的开发中。
- 学习资料分享:学习或者开发过程中,用到好用的工具,或者看到写得好的文章,也会记录下来。
争取一周写两篇。
暂时就这么多了,之后想到再补充好了。管它呢,先出发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