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只需要做到这三点就够了。
事前有规划、过程有反馈、结果有复盘。
事前有规划
人们常说谋定而后动。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做任何事情时,不应盲目行事,而应事先深思熟虑,制定出详细的策略和计划,确保每一步都经过考量,从而提高行动的成功率。
工作这么多年,包括我自己之前做事的时候,都会着急做,而没有好好规划,导致事情没做好。
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一件工作交到手上后,要么就特别着急,没做好规划,就匆匆忙忙开始了;要么就是不知道怎么入手,能拖就拖,拖到最后时间快到了,就匆匆忙忙开始,草草结束。这两种事情都做不好。
一件事情没有了规划,行动就无章法,比较混乱,结果也是东拼西凑。这种人,做事非常不靠谱。靠谱的做事方法,就是提前做好规划,再着手行动,懂得“谋定而后动”。
那么,我们如何做好事前规划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通盘考虑,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要有全局观,要从整体考虑,要用系统化思维来考虑问题。
只有系统化思考问题,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才能考虑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看透一件事情和看清事情背后的东西,即事情的本质,你才能做正确这件事。
这件事到底是做什么?我们能不能做呢?那应不应该做呢?如果做选什么方向开始,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样 的资源等。
事前我们想清楚,事中就不会返工,结果就是可预见,也可控。其次,我们要抓事情的重点。2/8原则,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支撑那少部分工作创造价值,因此,只有少部分工作能创造极大的价值。
如果我们事前不做规划,不去识别那小部分价值大的工作,那我们可能在过程中将80%的精力或资源投入到那些价值少的事情上,导致即浪费时间,又浪费了资源,最后可能那部分价值比较 的工作没时间也没资源做。
所以,必须抓重点,将精力和资源投入到那些关键事情上,那些创造价值大的事情上。
最后,找准事情的入口,即切入点。晚上开头难,如果开头做好了,后面顺风顺水。所以,当我们做好规划后,事情的优先级也定好了,就很好选择做事的切入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切入点,对事情的成功至关重要。
过程有反馈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计划就是为了变化的,没有计划,那有变化?另外也有一句话叫: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我们常要求大家在工作中拥抱变化。
过程有反馈就是不断地接收关于进展状况、成效或存在的问题的信息,并基于这些反馈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
所以即使反馈是做事成功的关键因素,一般过程反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事实性反馈
何为事实性反馈呢?就是基于事情的实际情况,定时准确的反馈事情的进展情况,给别人了解事情目前的进展情况,从而提升对事情的安全感。
职场上最忌讳的一种人就是被称为反馈黑洞的人。
试想一下,领导交给你一件事,然后你过程无交代,做事也不提前沟通。领导那也没回应,也不知道事情的进展如何,有没有问题,能不能按时完成,心里一点都没底。他会对这样的下属放心?
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定时汇报,反馈事情进展情况,让领导准确无误掌握信息,做出他的判断,为后续事情的发展提供决策意见。
进度是否与计划匹配?如果不匹配,原因是什么?那需要不需要领导干预协助?是否需要提供资源支持等。
工作中很多人没有向上汇报的意识,经常等领导来问,才跟领导汇报。领导忙忘了,也就没有汇报。可能这过程中已经产生了风险或者问题,而你没有识别到,等领导过问的时候,很多风险已经变成问题了,错过最佳不就时机。
领导心理就会给这人打上管理不行的标签。
所以在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汇报反馈,领导站的高度不一样,看到的事情也不一样,有可能你看不到的风险,他能识别,及早才去措施,降低风险,避免风险变成问题。
还有,如果领导不知情,问题全在你,如果领导知情,那问题领导至少要承担一半。
第二 纠偏性反馈
所谓“纠偏性反馈”,就是找出与计划之间的偏差,采取断然措施,及时纠正,识别风险,解决问题,以确保最终能按计划达成。
如果你是项目经理,发现进度与计划偏差,那你就要及时找出偏差原因,是有工作未识别,还是有风险未识别到,或者风险发生转换成问题阻碍了进度,还是计划落实的不到位。及时找到问题,进行纠偏。
而这种偏差,不要自己捂着,觉得自己能搞定,能弥补。还是那句话,一定要让你领导知道,哪怕你能解决,他知道后,他就有了责任。如果捂着可能小问题变大问题。
其实大部分人不原汇报,主要愿意就是太看重面子,觉得这自己没管好,会被说能力不行。
而真正懂管理的人,总会拉上领导一起。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太完美,那你就是领导了。
而且纸是包不住火的,没有不透风的墙。
03 结果有复盘
不管一件事结果怎么样,成功还是失败,都一定要进行复盘。"复盘"就是对已完成的项目、事件、活动或一定周期内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类似情境提供指导。
回顾目标
明确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是否设置的合理?为什么设置这样的目标?如果这些都有问题,那一定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分析结果,结果是好,是坏?是否达成目标?没达成的原因是什么?过程中那些做的好,哪些地方未达到预期?
过程中一定要收集数据,作为复盘的依据。
分析原因
从分析中提炼出关键的学习点,包括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可复制的模式和需避免的错误。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决定你的思维,思维决定你的行为,行为有决定事情的结果。
所以我们需要从结果倒退回去,去看看到处我们制定的计划、设定的目标,以及过程中的行为。
那些计划和目标达成了,为什么能达成?那些没达成,什么愿意导致没达成?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那些心动?为啥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当时决策依据是什么?
要不断的反问,不断的追进,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最终一定能找到问题的本质,看到问题的真相。
经验总结
复盘不是追责,也不是过场。而是我们要从中汲取好的经验,总结不好的教训,为今后的工作积聚能量。
复盘可以在一件事情结束时做,也可以在阶段性结束时做,如果在阶段性结束时做,复盘的目的除了汲取经验外,还要判断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或者需不需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等。
复盘就是一个审视自己,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复盘我们要经常做,坚持做,定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