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测验1:线段长短
观察下面两条等长的水平线,即使你相信测量的结果,但仍无法控制大脑带给你的直观感受:下面的那条线似乎要长一些。
测验2:三门问题
- 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游戏节目,你被要求在三扇门中选择一扇:其中一扇后面有一辆车;其余两扇后面则是空的,选对了车就归你。
- 你选择了一道门,假设是1号门,然后知道门后面有什么的主持人,开启了另一扇后面是空的门,假设是3号门。
- 他然后问你:“你想选择2号门吗?”
- 实际改变选择对你来说是概率变得更大,但大脑的直观感受可能是:换不换都是一样。
测验3:快速思考
观察下面左右两边的问题,评估你的思考有什么区别。
可以发现左边的问题很快给出答案,好像没怎么经过思考。右边的话就要比较长的时间,要认真想一下才能打出答案。那么,我们真的了解思考吗?
二、认识思考
思考方法
思考,指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常见的一些思考方法如下:
但今天我们主要不会讲思考方法,而是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
从前面的测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即快思考与慢思考。
- 例如,由一张愤怒的脸便知道此人正在生气,即为快思考
- 判断1724是否等于418即为慢思考
心理学家将快思考和慢思考分别称作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特点
- 直觉判断:快思考通常基于直觉和经验,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
- 简化思考:快速思考倾向于简化复杂问题,忽略细节和潜在风险。
- 感性主导:快思考更倾向于感性思维,依赖情感和印象。
- 快速反应:快思考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反应,提高生存和竞争能力。
系统2特点
- 理性分析:慢思考注重理性分析,通过深入思考和评估做出决策。
- 逻辑推理:慢思考依赖逻辑和证据进行推理和判断。
- 细节关注:慢思考更注重细节和潜在风险,避免因忽略细节而导致的错误决策。
- 长期规划:慢思考有助于制定长期规划和目标,考虑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
快与慢
那么应该平时使用哪种思考模式更好呢,实际是两种思考模式没有好坏,都很重要。他们之间要相互补充。
最省力法则
懒惰是人类的本性,“最省力法则”不仅适用于体力活动,同样会作用在脑力活动。为了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行,我们会不自觉的使用系统 1(“快思考”)的模式来达到目的,也就是“惰性思维”。
但惰性思维会让错误答案脱口而出,请看下面这道相对简单的题目:
实际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给出错误答案(0.1美元),这个测试说明,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再看下面这道题,其论证是否符合逻辑:
看似正确,但实际结论是有问题的。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如果系统1也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们总会先得出结论,然后才进行论证。
系统1习惯让事务处于常态
快思考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模式,他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
第一次是惊喜,第二次就会习以为常 如果你去某地旅游,在那里碰到一个老朋友,你肯定会觉得惊喜,因为你凭以往的记忆和经验,认为这个朋友不会在此时出现在这里。两周后你又去另一地出差,结果又在那里碰到了这位朋友,你此时的惊喜肯定没有第一次强烈。在之后外出时,你可能还会抱着再次与他相遇的幻想,因为你已经将异地与他相遇习以为常。
自我控制与心流
心流(Flow)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或任务中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
-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积极的思考,即“慢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
- 因为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的运转速度都不会让人感到快乐,因为最省力法则,人们总是避免这种情况,所以需要额外的自我控制才能够进行慢思考。
- 但我们达到“心流”状态时,便不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控制精力,这种一种最优体验。
举个例子,你可以一边走路一边思考,但当你越走越快后,你就很难去思考,当你控制你去思考时,你会不自觉慢下来。
能力与思考
思考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因素,系统1维护我们的世界模式,当需要突破世界模式时,需要有意识自我控制引入系统2进行“慢思考”,慢慢掌握能力、突破边界,最终更新个人的世界模式。
三、运用思考
慢思考训练
系统1是我们认知工具箱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很多情况下非常有用。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系统1的影响,而是学会如何恰当地使用它,并在必要时用系统2来补充和调节。
- 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系统1的存在和它的作用机制,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偏差。
- 放慢决策过程:当面对重要或复杂的问题时,不要急于作出直觉判断,而是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 使用系统2复核:激活系统2(逻辑思维系统)来复核系统1的直觉判断,尤其是在高风险的情况下
- 引入外部视角:引入外部意见和数据,以减少内部视角带来的偏差
-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习批判性思维技巧,对直觉判断持怀疑态度,并寻求证据支持
- 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对认知偏差的认识,并学习如何识别和减少它们
在决策中运用快与慢的思考模式
快速直觉思考
利用直觉快速做出决策,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情况下。
慢速理性思考
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运用理性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权衡利弊。
避免认知偏误
了解并避免常见的认知偏误,如过度自信、代表性启发等。
在生活中运用快与慢的思考模式
快速应对挑战
在面对生活挑战时,利用快速思考模式迅速应对
慢享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适时放慢节奏,享受生活,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深度思考和反思
平衡快与慢
通过快与慢的思考模式平衡工作和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提高生活质量
人际交往中的快与慢
在人际交往中,根据情境运用快速或慢速的思考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个人发展的启示
学习与成长
意识到慢思考的价值,学会在重要决策中放慢速度,以便更全面地考虑信息和潜在风险。
自我认知
理解自己的直觉和快速思考模式以及它们在决策中的角色。这有助于识别和纠正自己的偏见和错误。
情绪管理
理解情绪对快速思考的影响,学习在决策过程中控制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做出冲动的决定。
总结
我们的思考模式,可以总结为两个系统、两个物种、两个自我。
- 两个系统:分别是运用直觉、进行快速思考的系统1和需付出努力、运行更慢的系统2。系统2进行的是慢思考,能监督系统1的运作,并在其自身有限的能力下尽可能地占据控制地位。
- 两个物种:分别是活在理论世界的虚拟经济人以及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
- 两个自我:指的是感受当下的经验自我以及记录并做出选择的记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