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课:前端,我眼看它出现、它成长、它成熟,却远远不是结束。因此,我想说给你听,让你对我们身处的行业,有个大框架式的认知,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从而去判断,它要往哪里去。
前言
为什么写这个东西:这几年,从实体到各种衍生出来的行业,都显的不景气,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从之前的"大干快上"到现在的"小心翼翼",确实让职场中的我们唏嘘不已。
那么,工作,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被对待呢?工作,是什么?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题。
灵光乍现
我喜欢在早晨昏昏沉沉的时候灵光乍现的得到一些道理,那些“突现”的道理,似乎是上帝的赐予,在我人生的无所谓的时刻来辅助我前行(尽管到现在为止,我还不信上帝)。换个角度想,这又似乎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就像是稻盛和夫说的“神灵”的道理一样:当你真正沉浸到一件事、一段思考中的时候,在你睡觉或者放松的时候,大脑回路会在不经意间打通,你的既得认知会得到升华,然后这个“神灵”就告诉你了答案。总之,不管是什么道理,我经常会在早晨的时候得到一些结论性的东西,我会好好回味一会,然后记录下来。这个道理,被稻盛和夫写到了《干法》这本书里,他把它用到了工作上。(虽然我不太欣赏日本人的成功哲学,有一种洗脑的成分在里面,作者总是试图让你首先承认他传输给你的价值观,然后他的理论方法才是可用的,如果你不接受他的”洗脑“,那这本书基本就是扯淡,根本会无感。)我虽然基本不太认同这种方法和心态,认为这有种极端在里面,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专注,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那么重要并需要创造力,不是所有的环境都允许你去把自己沉浸到里面。
什么是”工作”
工作价值观
那就先说说工作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我对工作下的定义如下:工作是一种个人职业规划和企业愿景的互利的实现途径。 通过工作,个人职业规划和企业愿景可以得到完美的匹配:
• 个人对自己能力进行锻造、实现自己的目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 企业也通过个人的劳动(脑力或体力)付出完成了自己的短期或是长期的规划
简单点说,就是相互汲取价值。当个人的职业规划与企业当前的盈利规划匹配度更高,那么双方的”合作“满意度也更好。
什么时候该分道扬镳了?
那必定是至少其中一方的”规划“变了,抑或个人的目标更远大了,抑或是公司的规划不需要这个人了。这就是我对个人和公司关系的一种认知。
工作的态度 -“认真”和”严谨”
那再说说”态度”?我认为工作的过程虽然不需要想稻盛和夫那么沉浸,但也需要基本的”认真”和”严谨“的态度。
认真最基础的
我十分讨厌在工作中嬉皮笑脸的人,虽然不能确认ta是否是真的态度不认真,但表面上会让同僚有种被轻视和不被尊重的感觉,而尊重是沟通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尊重,也就没有信任,如果没有信任,也就谈不上是有效沟通。所以我很讨厌这类人,因为他们基本上会把一次本来认真的沟通给毁掉。
严谨,让工作优秀
最近的工作让我真是头大,然后我进行了思考,发现了问题所在——不严谨。我所处的部门是研发部门,我自己的习惯是,接到一个工作就要在开始着手做之前把工作的大局方向和目的了解清楚,弄明白此次工作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着手制定方案,探究这么做是否最合理;进而核实上下游资源是否可用和合理,最后一步才是着手做具体的工作。我甚至认为这是很自然的方式!但我在着手做工作的时候发现,很多上下游的物料根本就不严谨,开发人员的目的只是为了躲过测试人员,只要测试过了,就万事大吉,这就导致了后来人员十分难受,甚至根本无从下手,这种伤害也是巨大的。是什么导致工作被草率对待?
我深深地进行思考,为什么我认为很自然的事情却没有自然发生? 最终我得到了答案:
领导过分成果导向
尤其是研发部门领导,如果过分的只是追求结论,没事就把”我只要结果”挂在嘴边上,那最终你得到的也就真的只是个徒有其表的、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结果(因为我相信领导的风格绝对的是一个团队的风向标),总有一天,各种物料问题会暴露出来,你就会陷入无止境的补丁之中,最终你将被补丁淹没,然后死在这句”我只要结果”上。
做事的人没有系统思维
现在越来越多的以为快就是敏捷的领导者开始通过外包、借调的方式找人临时解决问题,但这类对工作来说的”临时员工”会相对短视,他们也是只是为了躲避测试人员,之后的问题就跟第一条一样了。当然,不能说所有的借调和外包人员都是短视的,不排除有责任心的”好临时工”,但站在人性的角度,短视貌似才是更应该做的,毕竟这“没有真爱,只有交易”。不是说不能用外包和借调,但要有度,我认为满足以下两条都是可以的:
• 只在应急的时候才用”临时工“。
-“临时工”的占比绝对不能超过三成。
触及答案
最终,我得到了答案:工作应该严谨并认真。是啊,这就像我们小时候考试卷子上的家长签字”下次努力“,说起来那么苍白,但是却是道理所在。这个被互联网碎片化了的时代(我想,用时代这个词应该是合适的),人们都那么忙碌、都那么浮躁,有多少人能做到严谨、有多少人能够认真的去做一件事。希望接下来已经受到简单素质教育的我们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素质的下一代,让我们把蛋糕做大,让他们把蛋糕做得更美味吧。(此处不是消极,而是觉得在短时间内人们的心态发生转变是不太可能的)。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前端大师课”**,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前端大师课:把模块化搞透,这一篇就够了
前端大师课:“鬼剑士,听我指令,砍碎屏幕”是怎么实现的?
前端大师课:麦当劳对讲机,手撸一个!
前端大师课:最有用的Hybrid/H5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