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公司
刚加入公司时,我被分配到A部门,负责一款To B产品的开发,同时兼任移动端负责人。我们的团队由两名Android开发人员和两名iOS开发人员组成。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全力以赴,不断优化和迭代产品。然而,命运常常不按计划行事。
由于公司高层的战略调整,决定将我们自研的核心产品换成第三方解决方案(纷享销客)。这一决定让我们二十多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前后端团队的代码被彻底替换。结果是,移动端的工作量骤减,iOS团队的两位同事被约谈后拿了礼包离职,Android团队的一位同事也转岗去了广州。而我,则被调到了另一个部门。
新部门的新项目
幸运的是,新部门的技术leader是我当初的面试官,他邀我负责开发一款新零售的Android平板产品。进入新部门后,我开始了各种技术调研和开发工作。产品经理的离职,让我不仅要负责技术开发,还要对接各个硬件厂商,独立处理产品相关事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成功将该软件安装在公司投放的几千台设备上。
移动端转向后端
随着新零售产品趋于稳定,移动端的工作需求减少,我开始兼做一些前端开发工作。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移动端只剩下我一个开发人员,处境变得有些尴尬。公司技术总监与我沟通,计划让我从移动端转到公司后端的供应链组(技术栈主要是Java)。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会。
然而,在技术总监与我谈话后不到一周,我被告知要调到销售端组(技术栈主要是PHP),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我之前有PHP开发经验,能够更快适应;二是销售端的其他组员都是该组长心腹,而供应链组人员比较复杂,销售端组长为后来四个月之后裁员做准备。于是,我进入了销售端组,开始了新一轮的挑战。
屎山
在销售端组,我从去年8月到11月30日干了四个月,接手的PHP项目总共的交接文档不到300字,技术文档一个没有,而且可恨的是,GitLab上的代码和服务器的都不一致。后来研究发现是因为三个项目的PHP框架都不一样(分别是:ThinkPHP、Laravel、CodeIgniter),本地运行各种问题,所以之前的开发都直接是在服务器上改,直接在线上调试。因为我之前也没怎么搞过后端,又没有技术文档,同时部门另外一个PHP开发人员自己本身需求也多,问了几次都是自己很忙很忙,也就不好再请教别人了,只能自己每天研究,每天要看那三座屎山,还时不时的要改需求,同时还要时不时的修改线上数据库的数据,还要开发组内的另外一个项目,那两个月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国庆前一天上线需求
这两个月内,我有两次通宵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才回家。特别是去年国庆节前一天,我们全家计划在30号中午出发回甘肃老家。产品经理也不知道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还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竟然要求需求要在9月30日上线。我又是部门新人,也不好说,只能硬着头皮上。
我从29日工作到30日中午一直在公司没回家(终于知道了半夜三点去楼下抽烟是一种什么体验)。本来和妹夫计划的是怕堵车所以提前半天走,但是直到中午十二点还是无法上线,后来产品经理一再坚持要在节前上线,但是我们定的时间点又不能变,所以我就在下午两点的时候请假回家,在妹夫的车上继续搞,车上搞了会又晕车,一点一点的坚持到晚上八点多才上线了。上线之后感觉整个世界清净了,迷迷糊糊睡了两个多小时,由于我前一天晚上一觉没睡,所以也没办法换着开车,所以妹夫一个人连着开了1600多公里干到了甘肃,接下来的假期就是把工作的事放到脑后,好好地过这个来之不易的假期。
领礼包离职
假期回来后,工作又恢复了常态。想着熬过了这么累的几个月,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会是春天。然而,事与愿违,11月30号前后几天,公司里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办公室里的风吹草动都在暗示,裁员的阴影再次笼罩了我们。
这次裁员的消息传得飞快,传言一个组裁一个,没得商量。思来想去,组内其他成员都是组长的心腹,只有我这个“编外人士”最没有保障。于是,我心里默默地做好了准备,想着这次大概是躲不过了。
终于,轮到了我。HR把我叫进办公室,气氛异常严肃,仿佛要上演一出“职场大结局”。HR温柔地跟我聊了聊公司的赔偿制度,按照“N+1”的标准来赔偿,还包括未休的年假按照2倍薪资补偿。算下来,在公司工作三年的最后,拿到了小二十万的赔偿。第二天上午办完离职交接手续,下午就背起那个陪伴了我十几年的背包,和领导同事做了道别后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接下来就是找工作,找工作这段经历更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