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基础-PDMS数据库中保温伴热等级的创建

93 阅读4分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保温和伴热是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涉及到 高温或者低温 的管道和元件时。在PDMS 中,保温等级和伴热等级的创建并不复杂,在本节中,笔者将先观察现有的保温和伴热等级,再介绍二者的创建方式,读完本节,读者应该可以独立的从无到有创建出工程需要的保温和伴热等级,并掌握测试创建出来的保温和伴热等级的方法。


观察伴热等级:

点开伴热等级后Modify-Specification,可以观察到伴热等级的界面非常干净,空无一物,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创建伴热等级也相当简单,只需要修改Spec Type 为 Tracing。

这么创建一个等级的意义就是:Tracing 等级作为一个标记,这样用户就可以在抽单管图中有伴热的标记。

并非在所有工程公司中都是使用这种创建方式,也可以采用将伴热作为一个保温等级的方式来创建,因为无论是蒸汽伴热还是电伴热本身也需要保温,所以按照保温等级去创建。这里只是介绍方法,按照公司要求即可。


观察保温等级:

保温等级的设置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比较简单的,设置有两个Questions,分别是绝热类型和管道直径范围。保温厚度在Catalogue Ref中显示。

    image.png

  • 3个Questions,分别是保温类型,温度范围,管道直径范围。三者组合共同决定保温的厚度。

    image.png

    观察其Catalogue Ref.,右键Navigate- Catalogue Component,Modify-Category 找到其模型,可以发现,没有点集、数据集、型集,**只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单保温层厚度和两倍厚度:

image.png


创建保温等级

  1. 先编写好厚度CATEGORY,如下。

image.png

  1. 创建好绝热等级。
  2. 修改Spec Type 为 Insulation。

image.png

  1. 设置好表头Heading,选择标准的INSU 即可,标准的表头设置中有三个参数,TYPE、TEMP、PBOR0。
  2. ADD NEW ITEMS,写好STYPE 和 SIZE RANGE,选择我们刚才创建的绝热厚度CATE后CE & APPLY。
  3. 对ANSWERS 做修正:对TEMP修改;PBOR0 应该是管线的直径而非厚度,所以也应该修改。

注意1: 我们所输入的TEMP 和 PBOR0 都应该是一个范围,中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注意2: 我们应该先修改温度范围后修改尺寸范围,因为我们如果先修改尺寸范围,则可能会导致ANSWER都完全相同,从而重复报错。


测试保温等级

  1. 进入Design 界面,切换到PipeWork 模块。
  2. 创建Pipe,在弹出界面中可以选择保温等级和伴热等级,选择想要测试的保温等级和伴热等级,调整温度为想测试的温度。

image.png

3. 创建一段管道(记得收尾!),抽单管图。

image.png

image.png

可以在单管图中看到就证明保温等级和伴热等级已经应用成功了。

  1. 可以在左侧浏览器中右键管道-Attributes-修改其温度,查看不同温度范围的保温厚度的区别(元件的温度按照Branch的温度,所以不用单独修改元件的温度)。

默认情况下,保温是在Design 观察区隐藏的。但是可以通过 Settings - Graphics - Representation - Insulation,调整想要的透明度。

image.png

可以看到上面图中,元件的外侧没有保温层出现,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元件库中做三个对应的设置,才可以显示出元件的保温层。

  1. 回到Paragon 界面,找到对应元件 Modify-Category 打开界面,切换到型集。
  2. 需要在型集的主要部分的Diameter 加一个 ipara 1,(i代表insulation)

image.png

  1. Settings - Model Parameters - 设置好温度和保温等级

  2. Category - 右上角的Representation 选择保温层的透明度。

到此元件保温层可见。 image.png

总结

伴热等级的创建只需要修改Spec Type 成 Tracing。

保温等级的创建需要:

  1. 创建绝热厚度Category(绝热厚度和两倍厚度表)。
  2. 创建等级并修改Spec Type 成Insulation。
  3. 设置好Heading。
  4. ADD NEW ITEMS。
  5. 对ANSWERS 做修正。(涉及到不同温度范围和不同管线直径范围对应的不同绝热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