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 五级模型

23 阅读2分钟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是一种软件过程改进的模型,由美国软件工程协会(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开发。CMM的目标是帮助组织改进其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以提高软件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CMM认证实际上是对组织软件过程能力水平的评估和认证。CMM有多个不同的级别,分别标识了软件过程的不同成熟度阶段。这些级别从初始级别到优化级别依次是:

  1. 初始级别 (Level 1 - Initial):

    • 描述: 过程是不可控的,通常依赖于个别英雄式的努力。项目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依赖于个别的能力和经验。

    • 特征:

      • 项目过程是无序的,通常是由个别人员的技能和经验驱动。
      • 项目之间缺乏一致性,每个项目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
  2. 重复级别 (Level 2 - Repeatable):

    • 描述: 组织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可控性,可以在项目之间重复使用过程。过程的管理焦点在于项目层面的管理。

    • 特征:

      • 项目过程已经定义,可以在相似的项目中重复使用。
      • 项目具有基本的项目管理实践,能够进行计划、追踪和控制。
  3. 定义级别 (Level 3 - Defined):

    • 描述: 组织对过程进行了标准化,定义了一套适用于所有项目的标准过程。过程的管理焦点在于组织层面的过程定义。

    • 特征:

      • 组织在整个组织内定义了标准过程,确保在所有项目中一致性。
      • 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过程,而不仅仅是单个项目。
  4. 管理级别 (Level 4 - Managed):

    • 描述: 组织能够量化和管理自己的过程,并对其进行量化的改进。过程的管理焦点在于量化的过程管理和改进。

    • 特征:

      • 过程的性能通过度量和监控得以量化。
      • 组织能够主动进行过程的改进,以提高过程的效能。
  5. 优化级别 (Level 5 - Optimizing):

    • 描述: 组织通过对过程的不断优化,实现了持续的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焦点在于持续的过程优化和创新。

    • 特征:

      • 组织通过分析数据和经验不断寻求创新和优化。
      • 持续的过程改进已经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