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通识01-数学的起点

46 阅读5分钟

前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B站数学通识课,做一下笔记,都是些基础知识。

通识课的目标:从理解初等数学到理解高等数学,对于数字与数学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具体的,上升到动态的规律的。

1.数学的起点

1.1从猜想到定理

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在人类早期社会中,充斥着 ‘前科学’,也就是经验性、巫术性的知识,它们没有经过严密的系统论证,加之受到时代的局限、宗教思想左右,常常有不少逻辑上的漏洞

将数学这一知识,从‘前科学’阶段过渡到真正系统性学科的第一人是 —— 毕达哥拉斯。 他确立了数学的起点,也就是必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证明,才能得到结论的研究方法。
这样一来,就将数学从需要通过日常经验、测量与观察中脱离出来,并且与物理学、天文学等需要观察测量的学科根本性的区分开来,成为这些学科之上的根本性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西方社会之所以将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因为我国古代先贤是发现了多组勾股数,如勾三股四弦五,但没有将其提炼、归纳为普适性系统性的定理,另外最早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都发现了多组勾股数,比古代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更早,但都不能称之为定理。

1.2数学的预见性

数学是建立在逻辑上的,必须具有严密的推理证明,无法用物理实验来证实某一定理的所有情况,例如无穷大、无穷小、无理数等等。

毕达哥拉斯坚信世界由数字组成,数字必须是完美的,都能写成ab\displaystyle{\mathbf{\frac{a}{b}}} 的形式,a与b都是整数.
然而,毕达哥拉斯定理反倒预示了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的存在, 接下来用简单的推导证实:

  1. 毕达哥拉斯定理核心公式:a2+b2=c2a^2 + b^2 = c^2,(下文中简称老毕定理)那么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都为1,那么套入公式即12+12=c21^2+1^2 = c^2, 可得斜边C的平方等于2,即C是一个与自身相乘等于2的数.

在毕达哥拉斯的世界中,一切数字都是完美的,我们先假设他是对的,那么该斜边C就一定可以写成ab{\frac{a}{b}},即c=abc = {\frac{a}{b}},那么c2c^2就可以写成(ab)2{(\frac{a}{b})^2},且a,b互素,也就是说不能再约分了,还有一个条件就是(ab)2=2{(\frac{a}{b})^2} = 2

总结下这三个条件:

  1. c=abc = {\frac{a}{b}} ,a与b都是整数.
  2. a、b互素,即不能再约分了。
  3. (ab)2=2{(\frac{a}{b})^2} = 2

接下来我们将(ab)2=2{(\frac{a}{b})^2} = 2 变换一下去掉括号:a2b2=2{\frac{a^2}{b^2}} = 2 ---> a2=2b2a^2 = 2b^2 ,此时a 是一个偶数还是奇数呢?如果我们看等式的右边是2乘以某个数, 那么显然a只能是一个偶数。
如果a是一个偶数那么它可以写成 2r的形式,r是一个整数,即 a2=(2r)2a^2 = (2r)^2, 将其代入上面的等式---> (2r)2=2b2(2r)^2 = 2b^2, 展开即为:4r2=2b24r^2 = 2b^2,等式两边都可以化简除以2得到:2r2=b22r^2 = b^2

此时你可能发现了问题,等式的右边b是偶数还是奇数?如果看等式的左边是2乘以某个数,b为偶数,可是我们总结的三个条件中的第二条要求a、b互素,不能再约分了,可是逻辑推导下a、b都满足偶数的性质,与条件产生了矛盾。

回顾一下推导过程,并没有错误,那要么是数学本身错了,要么是我们存在一个认知错误,老毕定理是经过严密的逻辑认证的肯定也不会错,那么只能是存在某个数字,是我们无法写成ab\displaystyle{\mathbf{\frac{a}{b}}}的有理数形式。

老毕的一位弟子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老师,但遗憾的是老毕是一个将数学看作宗教的人,自己就是教主,如果这个发现公之于众,会对数学的大厦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为了保卫宗教的完美,老毕将这一弟子淹死在了海里,成为了后世人眼里他身上的一大污点。

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个与自身相乘等于2的数字称为无理数,即2\sqrt{2},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总结

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往往危机就意味着机遇,历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为人们带来了无理数,丰富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提供了新的数学思想。

当我们在遇到逻辑上的矛盾时,如果推导确定没有错误,那么必然隐含着一个重大问题,例如物理学家亚当里斯在计算宇宙质量时,发现最后结果是负数,这怎么可能呢?经过反复推导确认逻辑上没有错误,那么必然有地方出了问题,要么是观测的仪器,要么是数学本身,最后他们确认在数学上是正确的,并提出了宇宙中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暗能量,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数学的定理出发,可以推导出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推论,从而改变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这就是数学的预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