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初
突然这么一想2023年初做了什么,还真是一脸懵,对照手机里的照片才回忆起来,年初找工作来着,随便面了几家,
感觉有点厌倦,进了最后一家,接下来就是地狱开局式的工作了......
如果对年初做个总结的话,就剩下关于找工作过程中的反思了:
1. 不要急于选择,多看几家,找真正跟自己合适自己的公司。
2. 面试官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的大概技术水准。(有些面试官是真的水,足以见得公司也...)
1.遗憾与喜悦
有时候真不知道该如何总结这一年,有收获亦有失去,有遗憾更有喜悦,与七情六欲所纠缠往复,或许是我一个普通人必定会经历的吧。
1.1遗憾
所谓的遗憾只不过是没有实现的野望。年初时,想着搞明白部分底层技术栈,例如虚拟机、数据库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年底回忆了一下,每一部分都仅是浅尝辄止,并没有付出全部的时间精力,尤其是操作系统方面,看了8086汇编、51单片机汇编、操作系统理论书籍还有实操类资料,目标就是实现自己的操作系统内核,可惜的是等实操的时候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再加上工作突然忙了起来,这一放下就很难在捡起来了。
总结了个教训:别太高估自己的业余时间与精力,每年实现一个大的目标或两个小的目标就很不错了,2024年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这一年全力去攻坚一个困难问题,不要分散自己的专注力。
1.2喜悦
23年8月1日家里添了位小公主,无论什么词汇都难以表述我当时的喜悦、激动,尽管历经了10个月的铺垫,成为一个父亲的那一瞬间,自己在待产室还是没绷住,小珍珠没少掉(😄)。
记得当时出了点意外,本来媳妇是顺产,但等到进手术室,小宝贝出来的格外困难,我在外面心焦的来回走动,没想到最先出来的是一个护士,手里拿着个单子跟笔,我猛一看见就心里咯噔一下,是出了什么意外吗?人在担心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尤其像电视剧里这种情节,通常是孕妇要不行了,问男人保大还是保小!?
我尼玛!?说真的,听护士喊着我名字,冲我走来那几步路的时间,我心肝儿直打颤,脑子里只剩下一句 “保大 我们保大~😭”。
所幸老天爷保佑,情况没我臆想的那么严重,是医生感觉宝宝心跳变慢了,怕影响宝宝缺氧,建议侧切加快顺产,护士说明情况后我立即签字,但最后医生见孩子心跳速度恢复后,还是没有侧切,导致后续媳妇用力时受了些伤。光缝针就缝了2个小时,唉...... 女人生孩子太不容易了,善待自己的媳妇与妈妈,她们决定生育的那一刻就是伟大的女性,老婆辛苦了嗷~
当她们母女二人被推出手术室,看着媳妇与其身旁脸蛋略显皱巴的小宝贝,眼泪又差点没绷住。(😂)
把小可爱抱起来的那一刻,我确确实实的成为了一位父亲了。除了开心之外,还感到有些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肩上,希望她成长的路上我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父亲😄。
2.收获与失去
2.1收获
除了收获成为父亲的喜悦之外,在工作方面,这一年也还蛮有进步。细细想来,主要集中在代码工程实现方面,设计实现了订单模块,售后、商家抽佣模块等,涉及的逻辑细节比较多,对实际写代码的功力有所提高,尤其是随着复杂度的增加,对于代码解耦合、设计模式等理解的更加深刻,能基本想到某处该使用什么模式设计,如何简单封装解耦,24年争取能够达到灵活运用设计模式,避免过度设计的水平,就非常满意了。(😄)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更大的可能是需要终生提升、终身学习才行。
另外,在计算机体系底层方面也略有点收获,再次阅读了神书《编码》,《8086汇编》、《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等,当然没有全部读完😄,还买了个51单片机,学习到了定时器附近,由于工作忙起来一阵断开了,希望今年再捡起来,感觉学习单片机,对于理解操作系统或计算机底层很有帮助,可以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可惜电路基础分析、模电、数电等专业知识,对于我一个小小Java码农,又有些过于硬核了,以至于相关书籍只翻了头几页,看着就觉得头大🥲。
对于数学与物理方面,再次学习了小部分的高数、基础物理等内容,但对于职业发展方面的帮助十分有限,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深入的学习才行,这个倒是不急,与计算机硬件底层知识一样,都是属于内功修行,需要循序渐进,最忌浮躁,个人认为,当以道家无为而为方可,直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2.2失去
说到失去,这一年有三位亲人去世,每次参加亲人的葬礼,都让我有种恍惚感,仿佛躺在那里的是我,顿感韶华易逝,时间珍贵,人类的生命如此脆弱而短暂。
第一位去世的是我奶奶,走之前已经几乎没有意识了,家里那边的习俗老人死时不上床,用了一个简易的木板铺上褥子,放在老屋的地上,老人蜷缩着躺在上面,当时正是寒冬,屋里燃着炉子,两个姑姑还有我父亲都轮换守着,奶奶就在此熬过最后的生命时光。
虽说奶奶的意识时有时无,但偶尔还是能呼唤我的乳名,左手敲敲紧挨的墙壁,说想尿尿,可是哪里还有多少尿呢,水在几天前就已基本喝不进去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趋于停滞,初时还会喊着疼痛,后来已经彻底没有意识了。
我不想批判老家的习俗,可奶奶最后躺在那个简易‘木板床’上面去世,却令我感到十分不快,可能也有网友疑惑为什么不是在医院,这是因为奶奶的身体已经无法维持输液了,由于血液循环缓慢到几乎停滞,挂上点滴后药物基本无法进入,家人们也多次寻求医生的帮助,可是在多器官衰竭下一切昂贵药物与措施也没了用处。
尽管我理解家人种种不容易,但还是对那个 ‘木板床’ 很不满意,为什么不让奶奶躺在她最熟悉的地方,多铺几层被褥,唉,可惜奶奶也没多少意识,舒不舒服冷不冷估计也全然不知,上面提到过,我在亲人去世时有种自己躺在那的恍惚感,或许这些不满是我一个正常人的怨念吧...我不知道...
愿奶奶在另一个世界再也没有病痛缠身......
老家的葬礼有一个环节很是熬人,叫做 ‘送汤’,选择一个村里长辈用扁担提着个陶罐,内中盛些干净的水,家人们穿白带孝分作男女两组,跟在这位长辈后面,排成一行,从家门口走到不远处的河边,将陶罐中的水撒出,烧纸磕头后回返,如此模式当天要重复很多遍,每次双膝跪在冰冷坚硬且凹凸不平的地面时,都被小碎石子硌的生疼,时间一长内心悲伤减消,只希望快点结束这一环节,相信这在当时绝不是我一个人的期望...... 还有好多细节不想过多赘述了,以后有时间单写一下老家的葬礼。
第二位去世的是我对象的奶奶,97岁的高龄,自身没有什么大的疾病,算是寿终正寝,走前不像我奶奶受那么多痛苦。 跟对象参加葬礼时,我随着人群磕了几次头,她老家这没那么多环节,很快结束,值得说道的地方不多。
第三位去世的是我大伯,老家的人民教师,是我爷爷奶奶眼里的骄傲,我刚念初中时,还与大伯住在一起一段时间,他作息规律,不抽烟,除了逢年过节日常极少饮酒,亦从不暴饮暴食,总之平常我们熟知的坏习惯他都没有,本人身高185以上,人高马大相貌端正,私以为他身体十分健康。
然而老天爷从不讲道理,六七年前我从父母口中得知大伯患了癌症,十分惊愕,真是不敢相信,总感觉这种毛病只有我这种作息不规律,又时不时熬夜的人会中招,唉,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逐渐加重,后来趋于平稳,毕竟几乎无法根治,只能尽量阻止癌细胞扩散的速度,直到近日多器官衰竭,再加上脑出血等严重病症导致去世。
大伯生前入了基督教,所以葬礼基本由当地教会主持,遗体火化之前举行了追思会,这还是我头一次参加基督风格的葬礼,看着大伯躺在我们面前,听着基督徒们的祷告,我又有自己躺在那的感觉,止不住的想如果是我去世,那时我的女儿会不会特别伤心,可亲人再如何悲伤,死者也不能起身安慰了。
唉,人这一生时间真是太宝贵了,无病无灾的多数都集中在黄金年龄,等年纪大了,各种毛病肯定会找上门来清算。
愿大伯在天国永享喜乐。愿所有的亲人们远离疾病,健康平安。
3.回首与展望
都说往事不堪回首,我到这个年纪才深刻理解,回忆里通常都有刀子,一不小心被戳到就是一阵Emo...
从毕业后的浑浑噩噩,到练习写作时的坚定,再到创作时卡文的迷茫,然后又转化赛道学习编程时的专心,哈哈,一切都是为了能有一口饭吃罢了,不过关于学习科学知识,我确实深有兴趣,可惜能力有限,没有精力深入下去。
不过谁又说的准呢,24年我计划实现一个大的目标,或者几个小的目标,以后亦是如此,不求能做出什么卓越成就,能让我女儿上学的时候提起她爸爸时很骄傲就足够了哈哈。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面开花,单纯的后端开发岗位怕是难以满足未来岗位竞争力,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真正的经住历史考验的知识,如数学、物理、哲学、文学等,今年打算主要偏向数学与代码实现方向,学习人工智能相关数学,代码设计模式等灵活运用等内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4年争取利用好业余时间与工作时间,将自身能力再次提升,保持终生学习。
不知道人类的未来到底是赛伯飞升,还是心灵的超脱呢,到底如何才能超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