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90% 的软件从业者都是不合格的

84 阅读4分钟

不用客气,直接开怼!

首先,这里说的可不只是程序员,包括全流程、全职位角色,可能有些从业者连全流程有哪些环节,以及有哪些角色都搞不清楚呢! 来一起列举一些: 产品负责人、HR、各种头衔的架构师、各种头衔的经理、特别是还有各种头衔的Boss、CXO等,多数都是吃干饭的!

以上种种人等,真没几个是真正懂得软件开发的,一大帮天生擅长办公室政治的家伙,每天在办公室里轮番演戏,也不知道给谁看!

满嘴官腔官调,一幅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无害嘴脸,实际遇事来回扯筋运太极,本质上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正确地做事情,也不那么想做正确的事情或者也分辨不清什么才是做正确的事情。

这些人最喜欢的就是开会,可以反复刷存在感,个个在会上都变成懂王,你想插嘴都很困难,几个懂王轮番讲一些正确的废话,下面一片沉默或者几声附和,最终屁问题也不解决,占用大量时间,然后把责任往下一丢,等着第二天开会再接着表演。

几乎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听说过敏捷的概念,甚至很多开发团队的成员也是这样理解敏捷的:

  • 可以省略很多麻烦的细节流程和文档
  • 可以更快速地开发和发布
  • 可以更灵活地插入紧急需求变更
  • ……

再说说程序员,很多工作了5年以上了,甚至十年多了,一面试就知道也都是荒废了,说什么35岁危机,危机个毛线🧶,还不是自己多少年没什么长进,跟新手没太大差别?当然危机了。

有没有听说过十倍效程序员?有些高手程序员甚至可以说是百倍效、千倍效,这样的技术牛人,有什么职业危机呢?就写代码可以写一辈子。

关键还是很多程序员做了这份职业,却没有技术追求,每天得过且过,心思都放在别处了,工作任务都只是应付完成,领导层又都不懂,于是几年下来,基本没有找到编程的门道,还是个业余选手的水平,上手写个代码,跟一个新手程序员差别不大,没有章法,全凭直觉。

给领导层的建议:用架构师的薪资来招聘最高手的程序员,不要设立除软件工程师以外的其他技术岗位,什么架构师、系统分析师都不需要。

———

Chat GPT 很能啰嗦,来让 Chat GPT 补充一下:

然而,这都是对敏捷的误解。敏捷并不是为了让你偷懒省力,它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忽视流程和文档。同时,敏捷也并不等同于更快的开发和发布,或者可以随意改动需求。敏捷更多的是关于如何有效地通过强化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欲望和需求之间的透明度,以及持续改进的文化创新来提供价值。

然后是这些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问题。很多人都觉得代码能编译通过并运行出结果就是好代码。这是大多数人的误区,特别是管理层。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健壮性,效率等都是衡量代码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大多数从业者往往对此一知半解或者置若罔闻。

再来讲讲产品质量的问题。有多少做过软件测试的从业者真正了解什么是测试驱动开发(TDD)? 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编写大量优秀的自动测试,保证产品质量?

最后,来说说为什么90%的从业者都被视为不合格。实际上,这个比例可能有些偏激,但也显示出了我们行业的严重问题。我们的行业注重的是实践,而不是空谈,我们应该去积累经验,去学习,去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而不是空有其表。于是乎,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期望更严格,对自己的工作有更高的质量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我们的行业向前发展,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产品,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把这90%的不合格者转化为合格者?我想,首先,我们需要更多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更多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企业需要提供更便利的学习环境,鼓励从业者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最后,我们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崇尚实践,鼓励创新,批评空谈。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改变这个现状,才能让软件行业在中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