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谈判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正如《优势谈判》的作者罗杰·道森所言,谈判是赚钱最快的方式之一。假如你是一个买家,哪怕原价10万元的物品,通过谈判只降低了1000元,不必在意只降价了1%,这1000块钱是你的纯利。假设对方是一名销售,每一单利润只有5%,如果之前让出了这1000块钱,他需要达到两万的销售额才能取回来。你可能只谈了五分钟,但却入账千元,相当于时薪过万,这还不香吗?
越早学习谈判理论,就有越多机会去强化和巩固,从而为自己赚取一大笔财富。而之所以叫“优势”谈判,是强调在谈判之后,让谈判的双方都觉得自己是“获胜”的。
巧用谈判策略
开局谈判策略
狮子大开口
向对方索取的应该远多于期望得到的,不要担心开价太离谱招致了别人的嘲笑和羞辱。
- 增大了自己的谈判空间。如果你是买家,还能抬高报价;如果你是卖家,还能降低报价。
- 双方可能不了解彼此,你不清楚对方愿意接受的价格,或许对方能接受这个价格,那就赚到了。
- 因为报价离谱,能做的让步就会比较大,显得你有合作精神,也容易让对方感觉自己赢了。
- 假如你是卖家,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提供服务或产品的感知价值,让买家感到实际价值会更高。
Tips:
- 如果要价超出了合理的最大限度,要暗示灵活性,不能表现出“接受或放弃”的傲慢态度,否则可能直接失去谈判机会。
“在详细了解你们的需求后,或许我可以适当修改当前的报价,但是在考虑了...之后,我认为最低报价是...”
永远不要接受首次报价
假设A卖给B一台iphone,A出价10000,B要求降价到8000,A接受了B的首次报价,这会在B脑中触发两个想法:
- 我原本还可以做得更好:对方太果断了,说明这还不是他预期交易的最低价格,如果我降价到7000,他是不是也会接受,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 一定是出了什么错。如果对方这么干脆就接受了我认为他会拒绝的报价,这其中一定隐藏着我不了解的情况。
做出退缩的样子
对方出价时,可能没想过你会同意他们的要求,只是想看你有什么反应,探探虚实。如果你没有作出因惊讶而退缩的样子,就是在暗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对方可能觉得“真的能按我想的办,也许我应该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避免对抗性谈判
谈判之初要谨言慎行,先认可对方的观点,然后用“感觉,感受,发现”公式消除对方的敌意。并且用这一套话术,也会给你留下思考的时间。
“我完全理解你此时的感觉。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也都和你有过一模一样的感受。然而,当他们在进一步了解之后,总会发现我们提供的产品是市面上最好的。”
不要一上来就争辩,那样会导致对抗性谈判,要先认同对方的观点,再设法扭转对方的认知。“当你推别人时,别人也推你。同样,当你和某人争论时,对方就会自然而然地反驳你。”
不情愿的买家和不情愿的卖家
作为卖家,如果表现得急于出手,就很难卖出好价钱;如果表现得不情不愿,就能增大谈判的空间,提高对方的报价。
使用“不情愿的卖家法”,表现出很犹豫的样子:
“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对...特别有感情,一直想留着它,...,哪怕价格有一点不合适我都不会出手,请你理解,它对我的意义比较特别,但是你找我来报价也是好事,我也不想让你白费工夫,你觉得你最高能给我多少?”
“不情愿的买家法”:
“我很感谢你花了这么多时间给我介绍,但可惜的是这不是我理想的产品 / 做事方式,平心而论,你能给我的最低价是多少?”
不过,对方一般不会把价格调到买家最高出价 / 卖家最低出价,但能让出很大的谈判空间。
如果别人对自己使用这个方法,想办法让另一个人先承诺,诉诸更高权威,运用“好人 / 坏人法”达成交易。
我不认为这个价格还有多少调整空间,但如果你能告诉我怎么做才能得到你的生意,我会向公司上层汇报(诉诸权威),我会试试看能帮你们多大忙(好人 / 坏人法)。
钳子策略
本质上只是一句话“You'll have to do better than that.”,即“十分抱歉,我想你应该开个更好的价”,接下来只需缄口不言(无声成交),等对方主动让步。
如果别人用这招,只用反问“要开一个怎样的价格你才满意呢”,等待对方报价即可,先报价者输。
中场谈判策略
如何对付无决策权的人
要自己找一个“更高权威”,用于审核你要修改的提议或做出的决定。暴露“决定权在我”实际上削弱了自己的谈判地位,因为对方知道只需要说服你,否则他必须做出更多努力,做出一个可以让你向“上级”提出并得到批准的方案,把你争取到他那一边。
当上级是模糊的实体时,发挥的效力最大,这会让上级变得无法接近。
“更高权威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施压方式,不会招致任何一方的对抗。
如果你想得到...的同意,你得开个更好的价。
如果你能再降一些,或许有机会得到...的批准。
...要求我拿到5份标书,他们会选价格最低的,明天开会将做最终决定。我知道他们已经得到一些非常低的报价,所以你参与竞标的意义不大,但是如果你提交超低报价的方案,还是有机会的。如果我能决定,我很乐意继续与你做生意,但是...只关心谁的价格最低。
反制方法:
在谈判开始之前,让对方承认,如果报价满意的话可以当场作出决定,消除对方诉诸更高权威的可能性,也可以消除对方告诉自己需要时间考虑一下的权利。
我要问清楚一件事,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你有什么理由不在今天签合同呢? / 假如这个方案能满足你们的所有要求,是否还有其他理由让你无法在今天给我一个确切答复?
如果无法消除诉诸更高权威的可能性,还有以下三个步骤:
- 迎合他们的自尊心,“他们总是听从你的建议,对吧”。
- 让他们承诺会积极地向更高权威推荐你的方案。到这一步,对方可能会透露,所谓的更高权威纯属子虚乌有。不论对方愿不愿意,你都赢了,即使听到反对意见,拒绝本身也是够买的信号。
- “取决于”成交法。
我不知道能不能...,这取决于...
这取决于...,如果超出了我的权限,我必须获得...的认可。
持续衰减的服务价值
在提供了一项服务之后,它的价值总是会迅速消失,因此应当事先商定服务收费标准,而不是事后。
实物有可能会增值,但服务永远会贬值,不要在让步后惦记着对方今后会还给你的人情。
不要主动提议分摊差额
分担差价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均分,因为你可以做不止一次。
不应该主动提出自己承担一部分差额,而是始终鼓励对方先提。可以一再强调你们在这件事上耗费了多少时间,以及你们对价格的分歧多么小,对方迟早会提出均分差额,就能上调谈判范围。这时候,变成了你接受对方的提议,而不是你迫使对方接受你的提议,让对方认为自己赢了。
“我想这应该行不通,唉,想想就觉得可惜,我们双方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这个提案上,结果成了这样,只差一点点就可以达成交易了,这时候停止合作,真让人感到难为情,要知道,我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区区...。”
僵局、困境和死胡同
- 僵局:产生巨大分歧,影响谈判进展。做法:“搁置术”,不要把整件事局限在一个问题上,先解决小问题,为谈判制造一些动力,当双方就一些小问题达成共识后,对方就更容易被说服。
- 困境:双方各执一词,在解决问题上无法取得进展。做法:通过调整与谈判相关的一个要素,来为改变谈判提供动力,比如更换谈判小组成员、调整谈判氛围、缓解紧张气氛、寻找在财务安排上融通的可能性、讨论与对方分担风险的方法、谈一些细节问题。
- 死胡同:由于缺乏进展,双方由于挫败感认为无须再谈。做法:引入三方仲裁者或调解员,调解员只能敦促双方寻求解决方案,但仲裁员可以强制双方接受裁决。
索取回报
在谈判中任何时候对方要求你让步,都应该要求回报,通过要求回报,提升了让步的价值,也可以阻止对方得寸进尺的要求。
“如果我们同意你们这样做,你们会为我们做什么?”
要求回报的行为只赚不亏,即使没有回报也无所谓,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随时坚持要求回报的立场。
要让对方主动提出回报方式,不要自己提出具体要求,否则显得咄咄逼人。
好人 / 坏人法
两个人,一个扮好人,一个扮坏人,坏人先施加压力,再让好人出面说好话,这样就会让对方觉得好人和自己是一伙的,能帮着自己去和坏人谈判。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既施加了压力,又不会招致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