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不同环境、使用publicPath、Vue插件

623 阅读2分钟

区分不同环境

在开发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设置不同的环境变量,常见的有三种环境:

  • 开发环境:development;
  • 生产环境:production;
  • 测试环境:test;

如何区分环境变量呢?常见有三种方式:
方式一:手动修改不同的变量(不推荐)。
方式二:根据process.env.NODE_ENV的值进行区分,这个process属性是definePlugin插件给我们注册的。这种方式也是使用很多的一种方式(推荐)。

// 根据process.env.NODE_ENV区分
// 开发环境: development
// 生成环境: production
// 测试环境: test

let BASE_URL = ''
const TIME_OUT = 10000

if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
  BASE_URL = 'http://123.207.32.32:8000/'
} els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BASE_URL = 'http://coderwhy.org/prod'
} else {
  BASE_URL = 'http://coderwhy.org/test'
}

export { BASE_URL, TIME_OUT }

方式三:编写不同的环境变量配置文件,vue cli支持这种方式,我们创建.env.development.env.production.env.test文件

通过环境变量配置文件,默认情况下,我们只能给BASE_URLNODE_DEV设置值,这些值会自动被注入,如果是我们自定义的名字,可以VUE_APP_XXX这种格式开头,也可以被注入。

.env.development文件:

VUE_APP_BASE_URL=https://coderwhy.org/dev
VUE_APP_BASE_NAME=coderwhy

.env.production文件:

VUE_APP_BASE_URL=https://coderwhy.org/prod
VUE_APP_BASE_NAME=kobe

.env.test文件:

VUE_APP_BASE_URL=https://coderwhy.org/test
VUE_APP_BASE_NAME=james

在JS中,我们直接使用不会报错,在TS中直接使用会报错:

// 打印会报错
console.log(process.env.VUE_APP_BASE_URL)

我们在shims-vue.d.ts文件中声明一下即可:

declare const VUE_APP_BASE_URL: string

使用publicPath

npm run build打包项目,打开打包后的build文件夹下的index.html文件,通过live serve打开index.html文件,这时候很多文件是加载不到的:

截屏2023-10-30 15.53.47.png

加载不到的原因是因为上面的路径是根据域名拼接的绝对路径,我们可以进入index.html中,将加载文件的路径改成相对路径:src="./js/chunk-xxxxxx.js",也就是加载当前路径下的js文件夹下的文件,一个一个改路径,比较麻烦。

打包之后,如果不想手动一个一个改路径,可以进入vue.config.js文件中,添加publicPath: './',这个值其实就是修改加载资源的路径,但是部署到服务器的时候肯定不需要这个值了,注释掉即可,或者加个环境判断也可以。

Vetur插件

Vetur插件是使用的最多的。

截屏2023-10-30 14.12.20.png

Volar插件

截屏2023-10-30 14.11.56.png

目前使用的不多,但是Vue官方打算通过这个插件开发一个官方的Vue插件。

Volar插件也有优势,比如在模板中对TS的检测更加严格,比如$store会有警告

截屏2023-10-30 14.15.49.png

解决办法就是在shims-vue.d.ts文件添加类型声明:

declare let $store: 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