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
是一种广泛的类型,把明确数据类型的工作提前到了编译时期,借鉴了数组的特点。
泛型是数据类型的一部分,我们将类名与泛型合并一起看做数据类型。
泛型,用来灵活地将数据类型应用到不同的类、方法、接口当中。将数据类型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E:代表对象
T:代表类型
泛型的特点
静态方法、静态初始化块、静态变量中不允许使用类型形参 T 泛型
创建集合对象,不使用泛型:
- **好处:**集合不使用泛型,默认的类型就是Object类型,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
- 弊端:不安全,会引发异常。
创建集合对象,使用泛型:
- 好处:
- 避免了类型转换的麻烦,存储的是什么类型,取出的就是什么类型。
- 把运行期异常(代码运行之后会抛出的异常),提升到了编译期(写代码的时候会报错)。
- **弊端:**泛型是什么类型,只能存储什么类型的数据。
使用泛型的好处:
- 将运行时期的ClassCastException,转移到了编译时期变成了编译失败。
- 避免了类型强转的麻烦。
- 可以减少黄色警告线
- 可以简化我们代码的书写
自定义泛型类:
public class MyGenericClass<MVP> {
//没有MVP类型,在这里代表 未知的一种数据类型 未来传递什么就是什么类型
private MVP mvp;
public void setMVP(MVP mvp) {
this.mvp = mvp;
}
public MVP getMVP() {
return mvp;
}
}
使用:
public class GenericClas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泛型为String的类
MyGenericClass<String> my = new MyGenericClass<String>();
// 调用setMVP
my.setMVP("大胡子登登");
// 调用getMVP
String mvp = my.getMVP();
System.out.println(mvp);
//创建一个泛型为Integer的类
MyGenericClass<Integer> my2 = new MyGenericClass<Integer>();
my2.setMVP(123);
Integer mvp2 = my2.getMVP();
}
}
泛型通配符
当使用泛型类或者接口时,传递的数据中,泛型类型不确定,可以通过通配符 <?> 表示。但是一旦使用泛型的通配符后,只能使用Object类中的共性方法,集合中元素自身方法无法使用。
通配符基本使用
泛型的通配符:不知道使用什么类型来接收的时候,此时可以使用?,?表示未知通配符。
此时只能接受数据,不能往该集合中存储数据。
举个例子大家理解使用即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Intger> list1 = new ArrayList<Integer>();
getElement(list1);
Collection<String> list2 = new ArrayList<String>();
getElement(list2);
}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Collection<?> coll){}
//?代表可以接收任意类型
tips:泛型不存在继承关系 Collection list = new ArrayList();这种是错误的。
通配符高级使用----受限泛型
之前设置泛型的时候,实际上是可以任意设置的,只要是类就可以设置。但是在JAVA的泛型中可以指定一个泛型的上限和下限。
类型通配符上限:
- 格式:
类型名称 <? extends 类 > 对象名称
- 意义:
只能接收该类型及其子类
类型形参的上限:
- 格式:
修饰符 class 类名<T extends 类 & 接口>{...}
泛型的下限:
- 格式:
类型名称 <? super E > 对象名称
- 意义:
只能接收该类型及其父类型
泛型构造器:
- 格式: 修饰符 构造器名称(T t){}
泛型方法:
- **格式:**修饰符 <T,S>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
static <T> void fromArrayToCollection(T[] a,Collection<T> c){
for(T o : a){
c.add(o)
}
}
泛型方法和类型通配符的区别
大多数时候都可以使用泛型方法来代替类型通配符。
类型通配符
public interface Cllection<E>{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
public static <T> void copy(List<T> dest,List<? extends T> src){}
}
泛型方法
public interface Cllection<E>{
<T>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T> c);
<T extends E>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T> c);
}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
public static <T,S extends T> void copy(List<T> dest,List<S> src){}
}
比如:现已知Object类,String 类,Number类,Integer类,其中Number是Integer的父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Integer> list1 = new ArrayList<Integer>();
Collection<String> list2 = new ArrayList<String>();
Collection<Number> list3 = new ArrayList<Number>();
Collection<Object> list4 = new ArrayList<Object>();
getElement(list1);
getElement(list2);//报错
getElement(list3);
getElement(list4);//报错
getElement2(list1);//报错
getElement2(list2);//报错
getElement2(list3);
getElement2(list4);
}
// 泛型的上限:此时的泛型?,必须是Number类型或者Number类型的子类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1(Collection<? extends Number> coll){}
// 泛型的下限:此时的泛型?,必须是Number类型或者Number类型的父类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2(Collection<? super Number> c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