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一章学习笔记

58 阅读7分钟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时间很短只有大概两百六十多年的,传入中国也才一百多年。但是美学的萌发是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

美学发展是有一个过程,是有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就是:审美意识。

比如花瓶,头顶插上漂亮的羽毛等等,这就是审美意识的诞生,人们就是觉得好看。

所以第一阶段的审美意思是一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其定义就是:人们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有种不明晰的审美追求的意识。

其特征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审美活动体现出来,缺乏明确的,系统的理论表述,是不成熟,不自觉的。

第二阶段就是:美学思想。

随着审美意识的萌发,人们在追求审美过程中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思考什么是美。

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率先去思考美是什么,他认为真正的美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形而上的东西。 现实的东西是会变化的,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不一样,都不是永恒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形而上的意思就是超脱形状,上升到另一种层次。

美学思想是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是思想主体对审美现象的本质 特征 规律比较自觉的理性认识。 以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围来表述自觉 系统的理论思考。

第三阶段就是:美学学科

美学逐渐发展成一个学科是以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为基础,以审美现象为专门课题,从整体上独立的,系统的思考审美现象所获得的理论体系。

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最初是感性学,后翻译成美学。1750年出版的美学这一书为标准。美学是一门感性认识的科学

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标志: 1.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 2.形成了独立的,区别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883年日本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中江肇民)

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现象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自然科学(天文地理,物理化学,自然),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文科学(文史哲艺术)。而美学属于人文科学。

通过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方式方法不一样,研究对象:人文科学面对的是心灵,情感。自然科学面对的是自然现象,社会科学面对的是社会现象。

研究方式:自然科学追求客户事物属性规律的精确,社会科学追求客观性及公正性,不能主观参与和情感介入。人文科学关注人的精神现象,需要研究者介入和参与。

(客观性又称真实性,与主观性相对,客观性,即客观实在性,它指事物[客观存在],唯有将主观性通过实践与客观性统一才能获得[客观真理])

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特点: 1.不追求客观性,而是让研究者介入和参与,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域中,去体验,感悟和揭示审美活动。 2.美学研究无法采用精确,全化的科学方法,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的审美精神现象。 3.美学与其他许多学科密切相关,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其他众多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

美学性质(属性):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美学和哲学的关系 1.美学诞生起就属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2.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 最复杂的精神活动,需要哲学方法去参与。 3.涉及人生在世,生存实践等深层本源问题。 4.美学的逻辑推演和理论提升,离不开哲学思考。

美学属性: 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有明显的差异。 2.美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哲学,艺术,心理等有着交叉和渗透关系。

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集中看法

有4种看法: 1.研究美和美的规律 2.研究艺术 3.研究审美经验和研究审美心理 4.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研究美和美的规律:柏拉图 代表作 《大希庇阿斯篇》 西方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美的著作。开始研究美的本身,美的本质。

研究美学是艺术的学科: 德国 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代表作《美学讲演录》译为美学。 是学生听课笔记整理出来 美学=艺术哲学

研究审美经验:研究人本身,人自身的审美经验。 维特根斯坦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是个伪命题,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要自身能感觉到,一种体验。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

实用主义美学家 杜威 《艺术即经验》 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 托马斯.门罗 中国美学家 李泽厚 《美的历程》

通过审美经验更加深入一层,审美心理活动。研究审美心理活动。

德国费希纳 《实验美学》 《美学入门》

所以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分两个层次,偏重主观方面。 层次一: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 代表:语言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认为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 《艺术即经验》 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 托马斯.罗门 中国美学家 李泽厚 《美的历程》

层次二:比层次一 审美经验深一层,研究审美心理活动。 代表:德国费希纳 《实验美学》 《美学入门》

美学是研究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主客之间的审美关系

代表 中国蒋孔阳 《美学新论》

美学研究对象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

艺术的美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能成为现实审美对象,我觉得你美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自然的美:与人产生关系,才会有审美。

科技美:科学家的创造活动中所产生的美。杨振宇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狄拉克公式有种简洁的美。 造物者的不朽诗篇。

生活美:美无处不在,艺术融入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美是一种宽泛的概念:美的形态广义的美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等。

所以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人与世界,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和审美对象,因此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艺术美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来看:艺术的美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从自然界的审美现象来看:自然美以及其他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 科技美从科技活动的审美现象来看:科学技术的美也是在科学家创造活动中所产生的。 日常美从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来看:审美活动已经成为人的极其重要的生存,生活方式,艺术融入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2.审美形态来看,广义的美不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把丑,荒诞等形态都包括进去。

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自然只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自然只有在与人发生亲和关系并逐渐生成审美关系,才会成为审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