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第五届青训营 」伴学笔记创作活动的第 2 天
1.数据流动:数据》后端服务器》数据库
2.数据的持久化:检验数据的合法性》修改内存》写入存储介质
3.注意要以寿命&性能友好的方式写入硬件,需要重视。
4.潜在的问题: (1).保证数据不丢失 (2).多人同时修改 (3).存到非一种的存储系统 (4).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 (5).操作数据库的编程语言的方式
5.存储系统:一个提供了读写、控制类接口,能够安全有效地把数据持久化的软件,就可以称为存储系统。
6.存储系统系统特点:性能敏感、容易受硬件影响、存储系统代码既简单又复杂. 7.数据从应用到存储介质: (1).“缓存” 很重要,贯穿整个存储体系。软件实现cache,实现硬件层友好 (2)."拷贝" 很昂贵,应该尽量减少。关键路径上减少拷贝 (3).需要有抽象统一的接入层 8.RAID技术:为了实现 价格低,单块磁盘性能写入性能高,高可靠性 9.RAID 0 :多块磁盘的组合、数据条带化存储(数据写入后只有一份,数据会被切割),提高磁盘带宽(条带式写入实现并发写入提升了磁盘带宽),但是没有额外的容错设计 10.RAID 1: 一块磁盘对应一块额外镜像盘,空间利用率只有50%,容错率高,无任何性能方面的考虑 11.RAID 0*1 :空间利用率50%,条带化写入,性能高,容错率强 12.关系 = 集合 = 任意元素组成的 若干有序偶对,反应了事物间的关系 13.SQL=一种DSL=方便人类阅读的关系代数表达形式 14:数据库与经典存储 数据库:表形式,事务能力强,复杂查询难度低 经典存储:文件存储,无事务,复杂查询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