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在我的更新中谈论我写不出东西。
我确实写不出来,于是不得不谈。
是的,距离我坐在电脑前准备写这2022年的年终总结,已经过去1个半小时,90分钟,5400秒。
我先是阅读一章《猎人笔记》,以期像往日一样,找到能写下第一句的灵感,这大概花去10分钟。总结并非纪实,我并未找到灵感,思绪跟着作者飘去了崇山峻岭。
我打开李宗盛的《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听到《阿宗三件事》按下暂停,我感觉这做我工作学习时背景音乐已好几十次的演唱会,有一些吵。
看看过去的总结。
停下来认真听老李的讲话,接着笑一笑。
写下好几版开头,挪进草稿箱。
再打开《微信读书》,看一段最近被推荐的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书中提到《蒙田随笔》。看过两段《蒙田随笔》,我决定不再追求汪先生所说的“首句的陡峭感”,我决定老实一些,老实记下我现在的感受。
最近几个晚上睡下后睡着前,脑子中会一直想如何写这年终总结,晚上想多少,早上便忘记多少……即便“晚上想早上忘”是我的思维常态,我还是记下了一个大体框架——从工作、生活、学习三个方面来说说看我在22年的状态。
工作与生活是只需要几句话便能概括完毕的。
因为疫情,今年在家办公累计时长,大概有3个月;公司是挺好的,同事们都很好的。
我终于搞定结婚这件事,婚后婚前,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我猜无差别是因为暂无小孩。生活上再值得提上一笔的是睡觉习惯的改变:从五一开始的“每天11点准时睡觉”,已经坚持8个月了;中间违约不超过10次,违约大部分是因为赶路,两次因为篮球。
我想重点整理的是22年的学习情况。
22年的单词打卡,我缺席了两天。翻阅日记,一次是因为和宝帅花生老江打篮球到很累,一次是因为睡觉太早。22年背的单词书是《专八词汇》和《考研2023完整版》,专八很难,我第二次复习时依然80个错30个;考研词汇是简单的,目前不认识的单词比较少。
背单词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背单词,而是一种提醒我做事需要坚持的工具。在我坚持的第1500天,和正在读高三的侄子有了一个约定——一起背单词,每天互相打卡,直到他高考结束。
我已经在周一将2022年的读书清单分享了出来,迫不及待地。是的,对2022年耗时350小时读完23本书,我是很有一些成就感的;我终于开始了阅读,在我30岁的时候。
今年读书的一个变化,是读书APP从《京东读书》切换到《微信读书》。或许真是“想霸榜”的心思起了作用,使用《微信读书》之后,我感觉每天阅读时长似乎变得长些,2022年后4个月的总阅读时长为165小时,日均1小时20分钟。
随着读书的增多,我越发发现很多(甚至是全部)我自以为是自己悟出的道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是前人已经整理过的。我的某些想法,因为在书中看过相关内容而变得饱满起来。我开始有一丝勇气称自己是在“写作”了。
2022年,我开始使用《喜马拉雅》听故事,散步听、做饭听、扫地听、睡前听。《喜马拉雅》也有年度统计,它说我听《百家讲坛》120小时,《秦始皇》《汉武帝》《三国》《毛泽东传》,是已经听完的内容;或许对历史的兴趣,不止来自于《血酬》系列,也来自于《百家讲坛》。
今年7月,我做了减法,去掉自我介绍中的“学做菜”3个字,不再一个月内的每周末都吃相同菜品。写本篇时是有些遗憾的,或许未来某天,我会再捡起来。
2022年,是我坚持周更的第二年,我在公众号上的原创一共79篇,写东西的状态在前两周已经聊过,此篇便不再重复。
2022年,我经常能看到听到各种“寒意”;我身边也有裁员,幺姨也放假很久,岳父到新疆“旅游”好几个月,我的父母进厂也担心工作弄丢。但我们终于,都度过了2022。
我坚信,一切是都会好起来的。
2022年,我有了人生第一笔稿费,我上过一次报纸。我相信这是坚持的意义,是变好的标识。
2023年,我依然不给自己设限,只每周发表一篇更新便好。
但我对自己是多了些期望的,期望有两个:一是每个月录一个视频,读书分享、月度总结或是技术教程都可以;二是每个月输出一篇技术博客,作为程序员,我觉得我技术博客写得少了些,好多的半成品躺在笔记里面,我希望它们能够完整起来。
本篇草稿成形时,不觉又把《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听完一遍,就到这里吧。
非常感谢您在2022年的陪伴。祝您在2023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天天开心!
「回顾2022,展望2023,我正在参与2022年终总结征文大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