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展望2023,我正在参与2022年终总结征文大赛活动」
前言
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翻了翻文章列表,21年的年终总结仿佛还在昨天,有些恍惚。
打开掘金的草稿箱,光是写下这个标题就纠结了十分钟,本来也想写点正能量的标题给大家鼓励,结果思来想去最后发现是真的写不出来。
对于2022年,我只想说:
这破2022年真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怎么好像去年也说过这句话呢?
工作
关键词:晋升,成长、焦虑、不确定性
相比去年,22年的互联网就业环境属实是更差了,如果说去年还能期望下新入职的同事的话,那么在22年这份期望就已经变成了“不裁员就不错了”。
在这种背景下,能做的也就只有“做好自己”,其他的,就随缘吧。
晋升
其实本身对于晋升这件事也是没抱太大期望的,尤其是在裁员的大背景下。
春节放假前被通知准备晋升材料,于是伴随了我二十几年的传统技能——焦虑症又犯了。在老家刚过完除夕没两天,大年初三我就开始折腾写材料——陪着我写材料的,还有每次一犯焦虑就在嘴角冒出来的若干个水泡。就这样一直折腾到系统关闭的那一天,嘴角起的一排水泡才算是下去了。
晋升评审的那天一如读书时期的毕业答辩,从坐到工位开始就紧张地胃抽搐,直到从会议室走出来才算好。
在那之后等待晋升结果又过了半个月。总而言之,得益于21年厂妹摸爬滚打一年的工作产出以及上级和周围同事对我的认可,晋升通过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新业务
22年上半年的工作基本还是在做和21年差不多的内容。6月份由于组织架构调整,我不再负责原来的业务,而是接手了一个新的业务。
业务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当大:
- 技术栈变化。从
Vue
转到React
,从舒适圈转向未曾探索的领域。于是每天的日常变成了一边做需求一边学React
(不得不说一句,React
,真香!) - 有设计了。终于在入职一年半后见到了设计图,感动.jpg;
- 有了合作的业务方。由于是直接依赖对方的业务,开发需求的时候用在沟(che)通(pi)上的时间变多了。有时候遇到问题还没办法直接去问,经常遇到找不到一个明白人的情况(最极端的情况一天拉了五个人emm),非常考(zhe)验(mo)人;
- 得益于3的业务方,我的工作加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永远不知道在测试环境、线上环境有什么样的坑等着你去踩,经常本地开发好好的功能一部署到环境里就开始发现问题,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可以说,新的业务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成长,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下半年的工作基本都是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度过,相比于成长,更多的是焦虑。尤其是进入十月份后,开始开发新的项目后,焦虑地更加严重了。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预期:
- 被工作消耗,精神不稳定。某个星期连续加班干到十点之后,睡觉前躺在床上想的是今天遇到的bug怎么改,午休时闭上眼睛想的是哪里的代码逻辑有问题……这样的状态持续一周后,哪怕后面没有这么忙了,也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感觉就是整个人被消耗了;
- 学不进去。有很多时候想沉淀下自己,想复盘下,然后发现自己十分浮躁,静不下来,业务推进也不给我喘息的机会。这时候有人可能要说了,为什么不利用下班时间or周末时间呢?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状态,我只知道我现在是一种对着书也不想翻开的状态……
- 玩不进去。学不进去也就算了,玩也玩不进去了。曾经的我到了周五就会早早下班准备周末生活,而现在我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周五早早下班是什么时候了;以前的我会在周日晚上感到焦虑——因为周一即将到来;而现在的我,已经到了当周六晚上十二点一过就开始焦虑的程度了……
除此之外,再加上十一月份北京疫情的影响,居家办公也给我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模糊,有那么几天早上醒来就是打开电脑干活,再关上电脑已经是十一点了。
有时坐在电脑前感觉恍惚,想要找个地方发疯,但是理智告诉我:工作要紧,工作要紧:
唉,也不知道这样的状态还要多久才能缓解过来,2023年立个小目标吧:先把容易焦虑的老毛病治一治吧。其他的,随缘。
生活
关键词:疫情、居家办公、🐑🐑🐑
回顾2022,我一时间竟然想不到什么值得我回味的生活记录。
- 年初过年回了家,时隔九个月终于又回了家,见了爸妈和几个老朋友。只是那个时候我一定想不到,这竟然是22年唯一一次回家的机会;
- 再然后,就是五月份北京疫情,被迫居家办公一个月,当然,五一放假也是哪也没去;
- 七月,大学室友结婚,和另一个室友去山西参加了她的婚礼,时间过得真快;
- 好不容易快到中秋节了,本来计划去厦门玩几天,结果因为疫情风险,取消了;
- 好在是中秋节后团队组织了一次团建,工作日不用请假还吃了顿海鲜痛风大餐,在汤泉泡了一天,还不错,HP+100;
- 以为国庆总能出去玩了,图样了,国庆甚至没出过家门口两公里的范围,走的最远的地方是1.5公里外的舞蹈室。没错,还是因为疫情,没敢回家;
- 十月底,妈妈在工作的月子会所半夜晕倒,叫了120急救,当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索幸没出大事,但也不乐观,脑梗复发,脑血栓前兆。直接叫她辞职了,给她打了几万块钱好好养病,我又不在身边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有些难过。幸好之后养病还算顺利。
- 十一月底,北京疫情又开始了,又是半个月的居家,再复工就已经是放开了,复工没两天同事们就陆续🐑了。我呢,也在那之后🐑了一星期,现在在接近阳康的状态写下这篇年终总结。
除了疫情还是疫情,除了居家还是居家。21年的时候还能期望下疫情好转,22年发现,嘿,还不如21年了。
对23年也没什么太大的期待,至少,让我过年平安顺利回家就好。
身体
一句话总结:全身上下没一个好地方
工作三年半,老实说直到22年之前,我在北京去医院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连医保是怎么用的我都不知道。
22年,如果说除了公司还有什么地方是我每个月都一定会去的,那么答案就是——医院。
因为这一年的疫情,没有出去玩也没有回过家,今年的年假仅仅用掉了两天,都是拿去看病了……
这一年里,从头到腰再到脚,基本每个地方都能数出来毛病,甲状腺结节、颈椎间盘膨出、腰间盘突出、手部神经压迫、缺铁性贫血、慢性胃炎……太多了。光是左手的神经压迫就去医院看了不下三次,甲钴胺吃了三盒了也没见好;腰间盘突出导致整个左腿都处于一种酸胀无力的感觉,在吃药了也没好。
工位上有个前同事送我的小玻璃碗,本来是拿来放水果的,结果变成了放药的碗;病历和保险单一年攒出来了一打(此处感谢公司的商保报销制度,四舍五入看病不花钱)
因为颈椎腰椎都出了问题,所以买了个可升降的桌子,每天下午都会有一段时间站着办公:
周围也有很多同事也因为公司的椅子太难坐,自费买了人体工学椅。家里已经有一个椅子我就没在公司再买了而是买了这个升降桌,还挺好用的,颈椎不好的打工人可以买一个。
2023年许个小愿望吧:希望不要再生新的病了…… (不然按照这个趋势好像活到30岁感觉都很困难啊
跳舞
一句话总结:今年跳舞了,但不多
我可以不工作,但是我不能不跳舞。不能跳舞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然而今年,只能说努力跳了,但不多。因为疫情,北京的舞蹈室开了关关了开,公司的街舞社活动也是时有时无。没办法,只能靠自己练了,就是没有人多一起跳舞的那个劲:
- 3-4月,利用公司的瑜伽室录了三个视频,还行,B站小透明up的粉丝还没掉光,欣慰.jpg,甚至和同事约了个合作的宅舞,泪,流了下来;
- 5月,北京疫情,线下健身机构全部关门,舞社线下课转线上课,囤了一堆线上课(至今还没学完……
- 6月-7月,疫情好转,公司街舞社恢复线下课,跟着社长搞了个快闪活动,跳了bloodline,没隔两天跳舞视频就在内网被同事发现了(社恐惶恐.jpg
- 9月,在和疫情极限撕扯的情况下参与了公司的summer party(mini版,听说规模不如疫情前的大,不过能办下来也很不错了)。参与了开场曲和爵士串烧,在现场见到了厂长,满足了。然后第二天就因为演出当天的化妆师里有密接被要求居家了,间接导致中秋没能出去玩,手动微笑.jpg;
- 10月,国庆七天,五天都泡在舞社上课,哪也没去;
- 11月,疫情,居家,舞社无法开业;
- 12月,疫情,居家,🐑了,舞社开门了但没法去上课,也不敢去,怕🐑完了没养好再跳出病来……
2023年,许愿🐑康,能好好跳舞。Keep on dancing。
老二次元生活
关键词:精神食粮、塞尔达传说
如果说除了跳舞还有什么能支撑我的,那必然是二次元了啊我好想去二次元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会选择跳舞。然而因为疫情没法跳舞的时候,我还有二次元。此处感谢二次元,感谢各种漫画动画电影游戏等等的文化作品,还能让我吊着一口气面对这一团糟的生活。
春节期间发现B站买了哈利波特系列,趁着大会员还没过期,一口气补完,爽。
看了这么几本漫画:
- 《拜见女皇陛下》:时隔十年终于补完第二部。在我心中是国漫中的神作,不止一次看哭(说好的动画化呢?
- 《死神-千年血战篇》:又一个时隔近十年才终于补完的作品。文艺还得是久保带人。心碎一露党;
- 《全职猎人》:只能说富坚义博牛逼,暗黑大陆篇看得我一愣一愣的。有生之年不求完结;
- 《电锯人》:看完了只能说,幸好藤本树只是个画漫画的;
- 《炎拳》:同上,看完了怀疑自己的精神状态;
日常也少不了打游戏,重质量不重数量:
- 《逆转裁判》:逆转裁判系列,玩了都说好,123合集剧情紧凑短小精悍,巧舟的剧本yyds。逆转4不行,逆转5太拖沓了。期待新作;
- 《星之卡比:探索发现》:谁会不喜欢卡比呢!全图鉴收集进度还差一点,有些收集隐藏关设计的过于巧妙。流程不长,但是玩的就是一个开心;
- 《Nintendo Switch Sports》:NS运动,可以联网对战,直接买了数字版每天上线虐人,发售到现在依旧保持每周一套时装的频率,已经玩成了暖暖(套装我可以不穿,但不能没有)。除了击剑项目已达成全A制霸:
- 《锈湖系列》:The past within发售后就买了,和男友用了两个多小时通关,于是入坑锈湖系列。一口气玩完了锈湖:根源、锈湖:天堂岛、锈湖旅馆。
-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为什么2022年了我还在玩野炊?那是因为王国之泪还没发售啊!地图收集率终于100%,封盘了,等待2023年5月12日王国之泪发售;
- 《马里奥奥德赛》:又是一个玩了几年了还没全收集的游戏。上次玩存档在19年,收集月亮400+,继续玩了两个月,收集月亮达到600+,嗯,我还可以努努力。任天堂yyds;
有一个游戏我非要单拎出来讲一讲,那就是《守望先锋》。16年的那个夏天,我入坑守望,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玩FPS游戏了,直到《守望先锋2》发售,可以说是把我彻彻底底劝退了。10月5号,守望2开服第一天,我上线打了两把,之后两个月我再也没点进去过,实在是太丑了呃呃呃,垃圾暴雪还我守望1!(嚎叫)
总结
balabala竟然又写了这么多。让我点开去年的年终总结看看立下了什么Flag:
哦,好像基本没完成多少。
既然完成不了,今年也不再立flag了,留个小心愿,只求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就好。
你说2023年的期望?
还能是啥,必然是《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发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