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上海的一枚前端,是躲过2021年部门大裁员(裁员比例70%)的幸存者。裁员就像突入其来的疫情一样,时间久了,你总要习惯与“被裁”共生。2022年我的工作思维方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称之为:面向“被裁”式工作。这一年,我开启了“自卷”以及“外翻”模式,以确保自己在目前团队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目前来看,颇有成效。如果你目前也深陷“被裁”的惶恐中,不防看看我是如何“自我救赎”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引言:
临近年底了,大家是不是都在忙着拉工时,卷工作呢?听说一年中,只有后几个月卷工作才最直接有效(hh)。扯远了,回想起去年年底,我还着重研究了下,绩效到底该怎么算?那你还记得,你的绩效是怎么被打骨折的吗?囧 ...... 我所经历的几家公司,各团队都会按照人数分摊专利指标,留意下你就会发现,强一点的团队通过率和核心专利的比率都会很高。而普通团队基本上也会有会写专利的人存在。我粗略统计过,初稿提交上去的只有50%的投中率,这50%投中率中,核心专利通过率又会坎半,所以说,投中一篇“核心专利” 的概率是25%左右,就你已经干掉了75%的人。
如果你看到这个文章的标题,觉得 “专利有什么好些的?”、“专利有什么难的?”。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已经掌握到了写专利的技巧,所以才会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事实上,有很多人,根本就不会写,或者没有搞明白“什么样的技术方案”才叫做专利。我最近几个月,几乎每个月都在帮团队/部门完成了专利指标,我的专利准确率有100%过审,75%以上的核心率,因为我掌握了写专利的技巧,所以只要是我想明白的idea,写出来绝对不会出现不过审或者跟别人撞车的情况。
本文结构:
(1)专利应该如何选题?
(2) 如何挖掘技术创新的点子?
(3)怎么写技术交底书?
以下是正文:
(1)专利应该如何选题?
当然首先要选题。你去问公司的专利负责人专利有什么要求吗,公司的负责人只会告诉你,任何领域、范围都可以,只要具备“创新”性。
建议在自己所在的技术领域中找切入点,先划分子领域,然后,基于某一个子领域的研究现状,做分析:
- 目前是怎么实现的?有哪些关键环节?
- 哪个关键环节,可以做优化?
- 你想做什么优化?目前是否有最新的技术可以应用上?
只要能解决一个关键环节中的问题就可以,但是一定要保证,你的技术方案有创新性。我总结的写专利技巧就是,“用【最新的技术】应用在现有领域某个任务的关键环节中”。专利不像学术论文,你不必做实验,用数据来验证你的技术的有效性。hh,懂得都懂。
比如,前端领域,我可以研究的方向有很多(如下图),我目前有几篇过审的专利都是针对【前端智能化】+【低代码】这两个子领域来写的。
编辑
图表来自 Examples - Apache ECharts。参数配置如下:
option = {
title: {
text: '前端细分领域',
subtext: '',
left: 'center'
},
legend: {
left: 'center',
top: 'bottom',
data: [
'rose1',
'rose2',
'rose3',
'rose4',
'rose5',
'rose6',
'rose7',
'rose8'
]
},
toolbox: {
show: false,
feature: {
mark: { show: true },
dataView: { show: true, readOnly: false },
restore: { show: true },
saveAsImage: { show: true }
}
},
series: [
{
name: '前端细分领域',
type: 'pie',
radius: [20, 140],
center: ['50%', '50%'],
roseType: 'area',
itemStyle: {
borderRadius: 5
},
data: [
{ value: 30, name: '大前端安全' },
{ value: 30, name: '低代码架构设计' },
{ value: 24, name: '智能监控' },
{ value: 20, name: '跨端技术' },
{ value: 28, name: '前端智能化' },
{ value: 18, name: '前沿渲染技术' },
{ value: 16, name: '小程序、移动开发' },
{ value: 16, name: '音视频前端创新' }
]
}
]
};
(2) 如何挖掘技术创新的点子?
这就要讲一讲“创新型”思维。“创新型”思维可以复制,只要你懂它的底层逻辑:
创新行为的本质,不是重新发明创造一个新事物、新观点、新思想,而是对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拆解,再将它的基本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是一种有逻辑、有套路的思维方式。
“系统创新思维”对创新是这样定义的: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有的资源,生产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的行为。注意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分别是“新颖”和“有价值”,只要满足这两点,你就是在创新。“新颖”并不是指其他人从来没想到过的方案,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而是说别人已经知道,但没有在你的领域中应用或者实践过的创意。
(3)怎么写技术交底书?
我们技术交底书一般是写给“专利工程师”看的,因此,要讲究“结构化”和“逻辑性”。
一般会分为如下几个结构:
- 现有业内或产品是否有类似的,现有技术是否有缺陷或不足或问题(需客观指出现有业内或产品的缺陷或不足或问题,如有相关的现有技术文档,也可以提供)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方案的改进点或创新点主要在哪里?(需对方案的改进点或者创新点进行详细阐述,并请结合图示说明方案,图示包括但不限于示意图、架构图、流程图、交互图等)
- 改进后的好处(本技术方案改进后有何优点或改进后的好处)
- 备注 (如有已知现有技术的文章、专利文献、论文或者网址链接等,请提供可插入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