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研发流程中,机械重复和信息孤岛或成为阻碍高效协作的头号因子。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浪潮袭来,基于系统和工具优化管理方式,构建数据闭环和流程自动化是研发提效的主旋律。
本文将从需求痛点解析和解决方案建议两个方面,对研发效能优化展开解读,帮助企业更好地打造坚固、可持续发展的研发生态。
一、研发流程管理中,企业的关键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01 五个关键需求
企业研发流程管理的五个关键需求分别是安全、自主可控、高效、低成本和可拓展。
- 安全性。包括代码安全、数据安全等。企业可以使用独立的代码仓库、依赖服务 / 数据可私有化等提高安全性。
- 自主可控性。企业的核心业务应自主可控、不受限于外部;常通过可扩展的、可信的开源组件提供自己的服务实现。
- 高效性。持续透明的研发流程是高效运转的低线。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敏捷项目管理机制,并结合 DevOps 进行持续集成与构建,追求更高效的研发流程管理。
- 低成本。项目研发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 —— 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产生尽可能低的附加成本,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高性价比。
- 可扩展性。满足当下技术需要的同时,企业还应当与可扩展性共成长,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底。
02 人治管理痛点
人治管理模式下,研发流程管理非常灵活,但也存在诸多限制:项目信息不透明、代码同步滞后、状态更新耗费时力、信息传递易出错等等;
更重要的,项目信息和研发持续输出难以形成良性闭环,信息孤岛极大地限制了管理优化的上限。
其次,由于个体能力差异和能力阈值限制,疏忽和错误总是在所难免;身经百战的老手如若缺乏趁手兵器,也无法保证高效交付高质量成果。
除此之外,随着研发效能越来越受企业重视,研发流程管理也延伸出更多的诉求:
- 有没有一种更稳定、可控的管理方式?
- 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定制方案,解决问题?
- 哪些可借鉴的流程管理经验可加速突破难关?
- 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研发流程优化?
在信息化的旅程中,更多基于人治的管理痛点和需求逐渐浮现,企业也开始探求更好的研发流程管理办法和方案。
二、基于 SaaS 的研发流程管理方案
许多实践经验发现,小规模研发团队的效率有时会更高。因为团队越大,部门越多,同步和沟通就变得复杂,再加上缺乏合适的工具佐助,协同成本便会大大增加。
相比之下,使用系统 / 工具搭建流程闭环,或许是更高效的管理方式。而基于系统提效的核心就是解决协同问题 —— 代码协同、项目协同,以及代码和项目间的协同。
01 代码协同工具 ——GitLab
对所有研发型企业来说,其核心资产就是代码,而云版 GitLab 可以满足代码管理、CI/CD、知识管理等需求。小规模团队使用云版 GitLab,甚至可以不需要 Jenkins 或运维团队;如果想要进行代码私有化管理,可以考虑托管版的 GitLab。
同时,GitLab 还拥有丰富的拓展能力,比如 Jenkins、镜像仓库、maven 仓库、K8S 集成等等,对于打通研发全流程有显著意义。
02 容器化工具 ——Kubernetes
随着研发团队的规模逐渐变大,具备专业的运维团队,需要更多的资源协调能力时,企业可能会考虑选择容器化工具如 Kubernetes。
在 GitLab 使用 K8S 集成可以完成自动编排,让部署容器化应用简单又高效。
代码是研发流程中最重要的产出,而 GitLab 以代码为核心,能够以极低的代价(甚至无需运维成本)实现简单的 CI/CD 流程,还能以私有化部署解决代码管理问题,提升代码协同管理的效率。
显然,GitLab 解决了部分的持续集成问题,但是在定制化项目研发流程和项目信息协同方面,却不一定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可将两者结合的研发流程管理方案。
# 总结
研发效能优化与提升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命题。与人治管理相比,基于系统的研发流程管理方法更加符合企业定制化管理和低成本转型的需求。
「LigaAI+GitLab」的精简化流程管理方案能够在实现项目协同和代码协同的同时,打通项目信息与研发持续输出的壁垒,完成项目与代码间的协同,并通过丰富的可拓展方案打造研发全流程数据闭环,高效赋能研发团队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