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选择
既然要云端存储和展示(云端列表),那就需要有云端服务器,中间其实我选择过两套方案。
方案一
自己家用的台式机(性能比较强,我安装了CentOS和Windows的双系统),家里用的是移动的宽带,现在移动、联动这种共享网络基本上没条件去申请独立IP的(互联网可达),所以那时候是通过花生壳内网穿透来实现的。
花生壳有软件版和硬件版的。软件版开通下会员,然后他会提供域名供你互联网访问,最开始我用的就是软件版本的,问题也蛮多的。一个是网络不稳定,另外就是很麻烦,家里网络不小心被人动了或者电源断过,马上就不行了。因为家里人不太懂电脑,所以就算你断了,也没办法指导家里人去启动起来。
软件版本的架构
后来是买了花生壳的硬件设备,是直接接在入口路由器上的,简单设置以后,就能对内网所有设备上的端口进行穿透,稳定性也会高很多。当时买硬件这个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个设备支持远程重启电脑(通过花生壳带的软件), 当然前提是你要对你的电脑BIOS进行设置,支持网络唤醒(这个也很简单,不细说)。 那时候在家里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穿透网络,顺带重启电脑的功能。
硬件版本的架构
用了一两个月以后,发现效果还是不太行,主要还是在网络上,花生壳有瓶颈(家里千兆带宽),每次远程上传或者下载文件的时候,效率很低,有时候要部署各应用上去,会花费很久的时间,这个也达不到我的预期。
方案二
内网穿透还是局限性太大,所以后面就考虑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的话确实省事(本身服务器都被托管了的,也提供了独立的互联网IP),就是比较贵点。
最开始用的阿里云的服务器,那时候搞活动,2核8G三年一千多。所以就入手了。就是这个带宽不太行,只有1M的带宽,一般满速也就600K的样子的,着急要上传下载的时候是真难受。
云服务器都是新账户注册的时候会比较便宜,优惠也会比较多。后续续费或者第二次去购买就很贵了。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的,比如是内存型的还是计算型的,或者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共享型的,很便宜。
后面闹了一系列幺蛾子,我就没选择阿里云了。
阿里云的售后基本上都是外包出去的,这就造成了售后人员的能力参差不全。云服务还剩下一年的时候,就有售后联系我,要不要续费什么的,我也问了有没有优惠(续费的同学要注意,联系售后会有很多优惠券的,我最多的时候拿到满5000减2000的,华为云拿的),他说有优惠,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第一次续费+升级配置,拿到了优惠券(力度不是很大),我下单了,毕竟自己确实要用。然后骚操作就来了,好像是他说我已经满足多少的消费记录了,他可以给我拿更大的优惠了,他让我把原来的订单做退费操作(不影响拿新的优惠),我那时也没在意,有更多优惠那不是更好。所以直接做了退费的操作。
我们从来不会关心那些阅读须知什么的,真出问题的时候,你就没办法了
我感觉当时售后人员是真的不知道退费会造成什么影响。感觉他确实是好心。我原来不是还剩下一年么,然后又续费了三年,正常来说我应该还剩下4年,然后退费操作以后,我的有效期就只剩下几天了,你没看错,我原来的一年也没了,我当时就有点懵了,我问这个售后怎么回事,然后他很久没给我反应。
后来我直接打电话给阿里云客服,听完以后简直恼火的不行。他们给我解释的逻辑就是,因为我续费了,所以原来剩下一年和新续费的三年就合并到一起了,也就是变成一个订单了,因为是一个订单,所以我退费的时候就是变成四年一起退了。那原来一年退的费用呢,他们是这么说的,因为原来我是搞活动购买的,他们经过一些列的算法以后,这个一年退费费用为零。我当时听完这个解释,感觉头都要炸了,乱七八糟的逻辑,订单还合并,退费还为零,我经过简单的思考以后,得出结论就是故意坑人,把剩余的年限和其他订单绑定,然后这么一操作,他们省了多少成本。(后面证明全是胡说八道)
- 当时11:37分下的单,然后12:05分退的单,这时候看到退费记录只有一条,他是一股脑把我所有剩余的都算到一起退了
- 然后12:07分的时候重新下的单,因为当时也没注意有效期,所以直接按照售后说的重新去下单了
- 后面发现有效期不对,我联系售后,联系客服都没解决
- 在18:17和18:19分的时候全退了,一年反正要不回来了,我也不想再阿里云玩了
这里就很有意思,我第二次下的订单和第一次一模一样,第二次的时候 升级配置和续费的费用是分开算两个订单的,所以我18:17和18:19分别退了两次,而第一次就一次性一个订单全退了,那时怎么都想不通。
我当时挺生气的,把客服也骂了一顿,客服还挺委屈,说我为什么要退费,我说是你们售后告诉我的。客服就说,哪些售后都是外包的,然后还让我去找售后解决。
当时这个售后不知道在干什么,很久以后才回我的消息,然后一轮沟通所谓请示领导以后,说没办法了,云平台就是这么个规则,他们也没办法改。
我后来重新打过客服,建过工单,所有人给我的回复都是没办法,因为退费是我自己去操作的。谁让我是小老百姓呢,也不知道往哪投诉,所以一怒之下,把数据备份出来,就直接放弃阿里云了。
后来一次工单联系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字眼,退实例和退续费,我已经记不清楚当时的操作了,但是我自认为按照我的性格这种事情肯定会确认了又确认的。但是没有更好的解释,只有这个退实例的操作解释看起来好像是比较完美。
客服,售后都在那胡说八道
阿里云家大业大吧,我们这种小客户他也不关心,一句没办法就完了。后来我把原来申请的域名、OSS什么的都迁移出去了,都是放到华为云上了,不仅仅是说华为云平台大,关键是人华为云处理问题的方式接地气多了。
非针对阿里云,只是个人经历(可能真的是我自己操作失误吧),有感而发
我华为云建立账号没多久,就有华为云客服给我打电话了,问了我的需求,问的很详细,做什么用途,有多少使用量,后续准备怎么扩展等等,可能有对比了吧,感觉这个服务专业多了。那时候刚好是6.18搞活动期间,他根据我的需求,给我推荐了华为新出的 云耀云服务器, 价钱便宜,我因为是自己使用的,所以性能也完全足够。
我因为是需要内存大一点,核心不需要太大,所以也是选择了2核8G的云耀云服务器(也是一千多),但是它带宽是5M的,这个也给我后来的使用带来了很多便利。
5M来说日常使用足够了,我因为中间有大概10多个G的备份数据,所以我选择了临时提升带宽到100M,大概几个小时吧,费用不算贵,但是省了我很多时间。 所以有云平台的同学有数据需要处理的时候,可以选择临时提升带宽。
后来看这个确实便宜,因为只有很注册账户才有优惠,我后来用我家里人的身份证重新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又买了两台2核4G的,那时候工具还不多,看着这样够用了。
新账号主要是身份证要不一样,手机号可以是一样的,华为云也是根据手机号来对应指定客服的,所以我注册不久,华为云另外人就给我电话了,我跟他讲起这三台都是同一个人以后,他主动提出他去联系,把这两台的指定客服转到第一台的客服哪里,一起管理就行(我跟他讲我是主要用第一台的),所以我觉得这样就很和谐,他也不贪功,我也能省很多事情。
过了一年后,我工具越来越多,服务器有点不够用了,我就找客服问有没有优惠,然后他就给了我一个大额的优惠,因为续费按照正常加价格来算的,会比较贵,用了优惠以后,就好很多了。
总结
可能我运气好,碰到了好的客服和好的平台,也没有贬哪个平台,也没有抬哪个平台,自己觉得用的合适就行。到现在为止,我也一直在用华为云的,用的还是比较舒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