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linux增加磁盘容量

54 阅读3分钟

持续创作,加速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10 月更文挑战」的第8天

作者按:

大家在使用windows系统的时候,机器容量不够了,要么清理文件要么就再加一块磁盘,加完之后在磁盘管理选项中格式化硬盘之后就可以用了,那么在linux也是这样的吗?大致流程是一样的,但是可能要稍微繁琐一点,今天就来研究一番。

1、挂载磁盘

我这里是虚拟机,就在虚拟机设置选项中添加合适大小的硬盘即可,那么我这里添加了一个10g大小的磁盘,然后重启机器

使用lsblk命令或者fdisk -l命令查看

发现已经有这个磁盘了,但是这里得要格式化才能用所以下一步格式化磁盘

2、格式化磁盘

使用命令mkfs.ext4 /dev/sdb

如图所示,就算格式化完成了,这一步和windows一样迅速而简单。

3、挂载磁盘

已经格式化好了,咱就可以用来,找个目录挂载这个磁盘上去,就可以在这个目录存储文件了,就叫data数据盘吧,mkdir /data在根目录下创建目录。然后使用命令mount /dev/sdb /data/即可,再看看有没有挂载成功,使用df -h命令查看,发现已经挂载成功了,可是这个命令是临时的,万一重启就又没了,所以需要来一个开机自动挂载。修改文件/etc/fastb,添加一行/dev/sdb /data ext4 defaults 0 0,然后sync缓存写入机器,重启即可自动挂载。

4、磁盘分区

有时候资源拮据,不能直接一个磁盘都挂上去直接用,咱得像windows一样分一下区,有时候一些操作就不会波及整个磁盘了,例如删除文件。这里使用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

这里查看帮助,参数n就是添加新分区、d删除已有分区、l查看支持类型、t转换分区类型、p查看磁盘分区信息、w保存修改并退出、q不保存就退出。

支持类型很多,随便选。

接着看是创建新分区,输入n、系统询问要设置为主分区还是扩展,默认p、然后选择分区数字,默认为1、如果上一步选扩展,就得从4开始,选择扇区起始编号,默认2048,然后就是选择分区大小,我们这里分5g,这样就创建好第一个分区了,然后就看自己需求,w保存退出。

然后再重启机器再看一下是否分区成功,使用lsblk命令查看

发现已经分区成功了,那么这会已经有分区,还有一个好工具能够对分区进行很好的管理,我们来看看。

5、LVM管理分区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这个是一种建立在磁盘和分区之上文件系统之下的逻辑层,提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这里需要明白几个概念,存储介质就是/dev/sdb这种硬盘、pv物理卷就是lvm的基本存储块,比起硬盘这个卷是有管理参数的,vg卷组,就是多个物理卷组成一个卷组,lv逻辑卷,就是每一个卷组是一个整体,从这里面分出来一部分叫做逻辑卷。这里要对分区操作的话,分区类型需要改变为8e就是lvm类型,默认为83下面就开始操作

(1)创建pv物理卷

pvcreate /dev/sdb2

(2)创建vg卷组

(3)创建逻辑分区

(4)查看创建的逻辑分区,格式化并挂载

到这里,大家对于增加linux容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吧,要理解普通分区和lvm分区的区别,一个固定的容量一个可以弹性伸缩,快去实践吧,祝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