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

69 阅读2分钟
  • 数据库抽象级:用户、概念、物理
  • 数据库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 关系代数:并、差、交、笛卡尔、投影连接、除[1]、选择、自然连接
  • 数据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第四范式(4NF)、第五范式(5NF)、第六范式(6NF)、BCNF(BC范式)
  • 数据库设计流程: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 事务管理:ACID,Atomicity原子性、Consistency一致性、Isolation隔离性、Durability持续性
  • 并发控制:X封锁、S封锁
  • 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NoSQL、大数据

 

附录:

关系代数:讲解文档连接

 

锁:

  • 共享锁S:若事务T对数据A对象加了共享锁,其他事务只能对A加共享锁,不能加排他锁,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共享锁。
  • 排他锁X:若事务T对数据A加了排他锁,其他事务不能再对A加任何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

 

数据库安全措施主要权限有:权限机制,视图机制和数据加密。

  • 权限机制:通过权限机制,限定用户对数据的操作权限,把数据的操作限定在具有权限的用户范围内。
  • 通过建立用户视图,用户或应用程序只能通过视图来操作数据,保证了视图之外的数据的安全性。
  •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失密。

 

模式结构:
下图所示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下部是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代表了各局部场地上局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结构,上部分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增加的模式级别,其中包括:

1)全局外模式:是全局应用的用户视图,是全局概念模式概念的子集。
2)全局概念模式:定义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整体逻辑结构,使得数据如同没有分布一样。
3)分片模式:定义片段以及全局关系与片段之间的映像。(一对多,一个全局关系对应多个片段)
4)分布模式:片段是全局关系的逻辑部分,一个片段在物理上可以分配到网络的不同结点上,分布模式定义片段的存放结点,根据分部策略选择定义片段的存放场地。
5)局部概念模式:定义了分布式数据库中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
6)局部内模式:定义了分布式数据库中局部数据的物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