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什么?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这是一个对于内卷比较官方的解释,可能大家感受不是很深,那么让我们来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
从前,有一座工厂,工厂里面每个人的人效都是相同的。我们假定这里面每个工人每年会固定生产1.2w个零件,而只要完成了1.2w个的任务,那么每个人年底都会获得5000元的奖金。
而今年工厂发布了一条新的规则:
如果有一个人的生产零件的件数能够比其他人都多,那么他就可以获得20000元的奖金;如果所有人最后生产的零件数量相同的话,那么则仍然每个人获得5000元的奖金。在所有人都清楚了这个规则之后都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加班,想要获得那20000元的奖金。
结果就是,尽管每个人都开足了马力,但是其实每个人都精疲力尽的生产了2w个零件,却仍然只是获得了每人5000元的奖金。
看懂了吗?这就是内卷。就是人人都想成为”生产最多的那个“,但是人人又都是”平均值“。
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内卷
在明白了内卷是什么之后,让我们来认真讨论下,究竟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内卷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在现在的打工人内卷大势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那么既然大势如此,是不是我们就要直接开卷,和现在大家口中的“卷王”、”奋斗X“们大战三百回合,不死不休只为了看看谁先进ICU呢?还是说我们就直接开摆,从此躺平与世无争?
其实在我看来,解决方式也很简单:
想卷又能卷的时候卷起来,卷不动或者不想卷的时候就躺下去。 —— 前端·马
现在很多职场人每天都会很焦虑,焦虑的来源有很多:
有人因为同龄的朋友或同学拿着比自己更高的薪资、有着比自己更高的职级而焦虑,每天都觉得压力满满;
有的人因为看着身边的同事每天做着更多的工作、做着更长时间的工作而担心自己是否会被领导暗中“穿小鞋”;
也有的人会因为看着身边朋友陷入焦虑而焦虑,担心自己也陷入相同的境地而陷入不断地精神内耗。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还是陷入了无效的精神内耗。我们因为我们自己的胡思乱想,因为我们自以为的未雨绸缪而焦虑。所以我们开始内卷,开始和身边的人比谁来的更早、比谁走的更晚、比谁能“生产更多的零件”。但是却从来没人想过:
只活在当下的人最轻松。 —— 前端·马
我一直觉得:人不要太过于为未发生的事情和不属于自己的事情而烦恼、焦虑,我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规划,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事情,总会出现好的结果。
所以,不如做好我们当下的每一件事,每天只和前一天的自己做比较,减少了没必要的精神内耗,才能真正的正视“内卷”这件事。
如何来面对内卷
其实面对内卷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做我们自己真正想做与真正该做的事情,而在别人内卷的时候,我们仍然保持做自己。
有的人会觉得,说起来真的很简单;还有人会说,是因为我太佛系。可是真的有人喜欢内卷吗?
有人喜欢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实现自己的规划而努力奋斗;有人为了想获得更好的生活而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也有人因为喜欢慢节奏的生活而在老家、在小县城过着早九晚六的生活;也有人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节奏,在三、四线城市自给自足。那你呢?
没有人可以左右别人的选择和态度,同样也没人可以左右你的选择和你的想法。所以首先你要想清楚,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然后在你自己的节奏中,当你真的需要忙忙碌碌的才能完成你的工作的时候,那么就用尽全力地去做,去做好规划,去快速的完成你的工作;当你工作不繁忙的时候,就慢慢的去做每一件小事,比如泡上一杯热茶,在闲暇的时候去读一本喜欢的书
,在可以早早下班的初秋,约上三五个好友去打一场篮球
。试着放下手机,远离网络与短视频,慢慢的你会发现,按部就班过自己的生活,不过度因未知的事情而焦虑,生活会美好很多。
不要再去看别人到底在做什么了。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远离“被内卷”。—— 前端·马
写在最后
人人都说不喜欢内卷,人人又都说别人在卷。那么你到底是喜欢内卷?还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奋斗?还是被别人裹挟在大势中而不得不卷?希望大家都能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的最后,引用庞博的一段话,希望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机舱门关上的前一刻,空姐冲着外面喊了一句,去上海的还有吗?
在那一刻,我真的听到一个声音说,我要去上海!
我仔细听了一下,是十八岁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