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S简介
CAS:Compare And Swap
,即比较再交换。
它是一条 CPU 并发原语。原语的执行必须是连续的,在执行过程中不允许中断,也就是说CAS是一条原子指令,不会造成所谓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它的实现借助了一个叫做Unsafe
的类。Unsafe
类是 Java 中用于直接操作内存数据的一个类(类似于C语言中的指针操作),其中包含很多的本地方法(native)。
2. CAS算法理解
CAS包含三个参数v, E, N
,其中V
表示要更新的变量,E
表示预期值,N
表示新值。仅当V = E
时,才会设置V
的值为N
. 如果V
和E
的值不同,说明已经有了其它线程做了更新,则当前线程什么也不做。最后,CAS会返回当前V
的真实值。
CAS操作是抱着乐观的态度进行的,它总是认为自己可以成功的完成操作。当多个线程同时使用CAS操作一个变量时,只有一个会胜出,并成功更新,其余均会失败。失败的线程不会被挂起,仅是被告知失败,并且允许再次尝试,当然也允许失败的线程放弃操作。
3. CAS的缺点
3.1 ABA问题
因为CAS需要在操作值的时候检查下值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更新。
如果一个值原来是A,变成了B,又变成了A,那么使用CAS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它的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却变化了。
解决方案:
- 使用版本号机制,如手动增加版本号字段。
- Java 1.5开始,JDK的
Atomic
包里提供了一个类AtomicStampedReference
来解决ABA问题。这个类的compareAndSet
方法的作用是首先检查当前引用是否等于预期引用,并且检查当前的标志是否等于预期标志,如果全部相等,则以原子方式将该应用和该标志的值设置为给定的更新值。
3.2 循环时间长开销大
自旋CAS如果长时间不成功,会给CPU带来非常大的执行开销。
解决方案:
- 破坏掉for死循环,当超过一定时间或者一定次数时,return退出。
3.3 只能保证一个共享变量的原子操作
当对一个共享变量执行操作时,我们可以使用循环CAS的方式来保证原子操作,但是对多个共享变量操作时,循环CAS就无法保证操作的原子性。
解决方案:
- 用锁
- 把多个共享变量合并成一个共享变量来操作。比如,有两个共享变量
i=2,j=a
,合并一下ji=2a
,然后用CAS来操作ij
。 - 封装成对象。注:从Java 1.5开始,JDK提供了AtomicReference类来保证引用对象之前的原子性,可以把多个变量放在一个对象里来进行CAS操作。
4. 参考资料
-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