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作,加速成长!这是我参与「掘金日新计划 · 10 月更文挑战」的第8天,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直接选择排序算法解析
一、理解直接选择排序思想
整个过程就是每一趟都将无序区中的所有元素进行逐一比较,找到最小的元素,与无序区中的首个元素进行交换,每次遍历会让有序区长度加1,无序区长度减1。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的元素均已排好。该排序也称简单选择排序。
二、算法分析
1、算法流程
- 流程图释义:
- 黄色序列是最终效果,可以看出该序列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 蓝色是无序区,意思就是蓝色会一直往后遍历,选出最小值并把最小值放到蓝色区的开头,随后该块蓝色变为黄色,有序区加一,无序区减一。
2、具体步骤
- 首先,将第一个元素固定,从剩下的元素中找到最小值下标并与固定位置的元素值互换
- 同上,只不过固定第二个元素,最后互换的也是第二个位置与最小值下标的值
- 直到该序列被遍历结束,排序才会结束
-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序列长度为n,那么遍历n-1次即可,否则数组会溢出
三、代码实现
- 选择排序算法代码:
//直接选择排序
void dirChoose(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 1; i++) {
int k = i;
for (int j = i + 1; j < len; j++) {
if (arr[j] < arr[k]) {
k = j;
}
}
if (k != i)//如果不等,说明存在无序区比固定位置的元素值小
{
int temp = arr[k];
arr[k] = arr[i];
arr[i] = temp;
}
}
}
- 辅助函数速览:
- 主函数调用速览:
四、时间复杂度分析
1、计算时间复杂度的一般步骤
- 这里要说一下分析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 找程序中的基本语句
- 基本语句就是运行最多的那一行或者一段代码
- 分析基本语句的执行次数或者执行规律,写出时间复杂度
- 符合近似计算原则,常见的有O(1)、O()、O() 和 O()
2、该算法时间复杂度
- 直接选择排序算法的外层循环和内层循环并没有执行次数上的联系,又因为外层会执行n-1次,而内层也会执行n-1次,所以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的最后我也是总结了一般计算时间复杂度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本篇博文去分析时间复杂度或者再以后的做题中思考、锻炼。